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中国医学源流论》真正的著者是谁?
    

各家经方:《中国医学源流论》真正的著者是谁?



——史学家吕思勉的《医籍知津》显露真相


祖述宪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3月20日   13 版)
由民国时期著名中医谢观署名的《中国医学源流论》(谢观著,余永燕点校,福建科技出版社),被中医界和中国医史界公认,是20世纪研究中国古代医学的一本重要著作,代表了作者的医学思想。此书对中国古代医籍的考证严谨,参照儒学的发展,揭示医学与儒学演进的关系,对其源流传承、演变分期和正误得失做出客观的评价。2003年,这本著作列为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的“民国名医著作精华”系列之一出版。秦伯未在该书的序言中称,“海内医家,叹为绝作”,“近日及门诸子,为先生编印全集,复以此篇冠其首”,足以代表中医界的评价。(秦序所说的《全集》,即《谢利恒先生全书》——本文作者注)
 谢观字利恒,号澄斋,江苏武进人,生于1880年,1950年逝世。他出身中医世家,祖父是孟河名医。其父谢锺英是清光绪的举人,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延其为幕僚,参政论学,是一位对舆地有研究的学者。谢观早年于东吴大学肄业后,在广州多所学校讲授地理课程,因善讲课而成名。他两次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辑地理和医学书籍,主编出版了《中国医学大辞典》。后来担任过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和上海神州中医大学的校长。1922年以后在上海悬壶行医,著名中医秦伯未、张赞臣、章次公和程门雪等皆出其门下。《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会,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年)卷分别列有《中国医学源流论》及其作者谢观的词条。
 《中国医学源流论》中的《谢观生平业绩及其学术思想》一文,对谢利恒的赞扬无以复加,称他在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发生巨变、西学东渐、新旧文化碰撞和中医界的动荡中,做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他集中医教育家、中国医史学家、中医文献学家、中医临床学家于一身,又是一位出色的活动家。他的医史学家和文献学家两个衔头正是来自于这一本书,而他对中医的突出贡献实际上在于他的活动家能力。他作为中医行业社团的领军人物,在反对废止中医的运动中起了“中流支砥柱”的作用。(张赞臣所撰挽联的用语)
 数月前购得吕思勉文集《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一书,《医籍知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是该书的第一种。从开始阅读那一刻起,我就觉得其中文字似曾相识,越看越觉得像过去读过的《中国医学源流论》,尤其是其中某些特别的句子,记忆犹新。于是将两者加以对比,惊讶地发现二者的基本内容相同,只是编辑不同,标题各异。
 吕思勉,字诚之,也是江苏武进人,出生于1884年,1957年逝世。他自幼受家学启蒙,未曾接受过新学堂的教育,凭着天赋和努力攀上了学术高峰,担任过上海光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和历史系主任。他著作等身,李满天下。他与陈垣、陈寅恪和钱穆被推崇为中国现代史学四大家。钱穆读中学时,曾受业于吕,晚年在他的《师友杂忆》中不止一处提到对吕师的回忆。他说,“当时常州府中学堂诸师长尤为余毕生难忘者,有吕思勉诚之师”。
 总体来说《中国医学源流论》与《医籍知津》都是从纵横两个方面介绍我国古代医书的,一方面概述从远古、汉唐至明清的历代医书本草及其传承发展,另一方面是对传统医术各科和病症的重要医书的概括的介绍。两书都只有五六万字,内容和顺序相同,各节独立,一般大多短小,许多节仅百余字或数十字,言简意赅。谢书比吕著多了最后的六节——中西汇通、东洋医学、民国医学、时代病、地方病和结论,约五千余字。
 此外,两书还有两点差别:一是《中国医学源流论》分节更多更短,一共65节,《医籍知津》为30节,少了一半。有些主题本是相互联系、顺理成章的,但在谢书中被分解成多节,显得有些支离破碎,失去连贯性。以吕著的绪论为例,概述中国古代医学的分期,并以古代儒家学术的传承发展为喻,来解释古代医学代表性人物及其医术的传承。在《中国医学源流论》里,这个绪论的内容则分成医学大纲、儒学比例和医学变迁三节,医学大纲大约只有一百来字,十来句关于中国古代医学各期特点的话,显得有点文不对题。古代中医各科发展不平衡,所存医书数量不等,因而反映在这个书上对各科评述的文字长短不一。由于儿童的传染病较多,古代幼科的书籍亦多,因此这一节较长,故谢书将其中儿童传染病的一个症状——痘疹作为痘疹学单独成节。应当指出的是,吕思勉的《医籍知津》手稿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他的女儿吕翼仁重新抄录,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杨宽教授共同校对、补正、分节和加标题的。
 二是两书的文字只有不多的细小差别。《中国医学源流论》与《医籍知津》的很多内容和文字基本相同,有些似乎只是在吕著的基础上改动几个字,或添加一点琐屑的个人经验。举几个例子:针灸学一节,谢书的注释中比吕著多了“余于民国二十三年五月,至北平游故宫,入延德殿,见所谓宋代铜人者……恨不能拓样本携回也”。在辨证学一节提及蒋金镛所著《临病考证》一书时,吕著说“书虽浅近,实于病家大有裨益”,谢书则多了“尊生者所宜家置一编也”。在祝由科一节的最后,谢书加了以下文字:“今此术虽少,然社会上述其奇效甚多,有非科学所能解释,亦非凭书籍所能研究者。”这说明谢观相信祝由巫术。吕著第二十四节为霍乱与痧胀,谢书中则分为霍乱病和痧胀病两节。吕著霍乱一节的最后一段为:“谓得此方后(指前面说的“白痧药”),治霍乱皆令先嗅此药少许……无不愈者,不知信否。”而在谢书中称霍乱为“霍乱病”,该节的末尾没有“不知信否”四个字,表示作者对白痧药疗效深信不疑;同时加了几句临床辨证的话,并以“但西医之盐水针,能救危亡于顷刻,其术较中医为优,故治疫能用中西合参,方为完善”结尾。此书是论述中国医籍的变迁及其源流的纲要性著作,不是诊疗手册,加进有关中医临症知识的四行文字,实是续貂之笔。
 于是,我进一步去探寻造成这种一文二主的原因,究竟出自谁的手笔?起先读了附在《医籍知津》后面的史学家胡道静的文章——《吕诚之先生〈医籍知津〉稿本题记》。此文最初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二期,后来收入俞振基编的《蒿庐从学记》(三联书店,1996年),题目为《读吕诚之师〈医籍知津〉》。胡文说,他是1986年,“就夫子大人女公子翼仁大姐处盥手恭读遗著原稿”的,吕思勉对中国古代医籍深有研究,有这种作品是不足为奇的,但是该文没有提及《中国医学源流论》一书。再读的是李永圻和张耕华为《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所写的前言以及张耕华著的吕思勉传——《人类的祥瑞》。李、张的前言说:“《医籍知津》写于1919年夏,吕先生由谢利恒(观)介绍进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协助谢先生编纂《中国医学大辞典》,撰《中国医籍源流论》(原文如此。——本文作者注),后未出版,由谢先生私人木刻印行少许册,分送同行友人。”二位作者都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在吕思勉遗作的整理出版及其研究方面,与吕翼仁女士有密切的接触,当早读过1952年吕思勉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所做的自述。(《自述——三反及思想改造学习总结》,载《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4期,第51—60页)但是,他们似乎不太了解以谢观署名的《中国医学源流论》及其在中医和中国医史界的评价,或者没有看过这本书。
 谢观与吕思勉是同乡,少时即已相识,吕在1952年的《自述》中对进商务印书馆的缘由做了记述:
 “1919年,入商务印书馆,助谢利恒君编辑中国医学词典。予于医学,本无所知,而先外王父程谷先生,先舅均甫先生,先从舅少农先生,皆治汉学而兼知医,故予于中国医书之源流派别,略有所知。谢君本旧友,此时此书亟欲观成,乃将此一部分属(嘱)予襄理。至暑假中事讫。”
 这里的“此一部分”,很可能指的就是《医籍知津》。但不知什么原因,谢观并没有把这个材料纳入《中国医学大辞典》,而是在时隔16年后,即1935年,用《中国医学源流论》的书名,由自家的澄斋医社刻印出版。在正文的开头署名是武进谢观利恒著和门人张赞臣校录,前有弟子秦伯未撰写的序言,而将同邑吕思勉撰写的《谢利恒先生传》置之卷首,使得这本书的著作权似乎是铁板钉钉,容不得半点质疑。但是,《医籍知津》的手稿,却一直保存在吕家。1986年,在吕思勉逝世30周年的前夕,吕翼仁将父亲的手稿示于胡道静先生,次年胡先生写的《题记》发表,胡也是史学家,长于古代文献的研究。《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中的《医籍知津》是以抄本为底本,并与原手稿进行了校对(《前言》)。从此《医籍知津》公诸于世。但在中医和中国医史界迄今却毫无反应或浑然不知。
 总体来说,吕的《医籍知津》是为辞书而写的,分题细小,篇幅不大,但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吕先生称此为《医籍知津》,即中国古代医书的入门或导引,恰如其分。《中国医学源流论》帽子似嫌过大,文体也不相称,内容与书名形成反差。由于吕思勉的大著原来是为《中国医学大辞典》所撰写,谢观是词典的主编,吕应聘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做事,其实就是为了他的的这个目的,似乎成为谢观掠人之美而心安理得的一个理由,不过《中国医学源流论》上所加的闲言赘语,是否为了做点改头换面做点掩饰呢?
 也许有人说,吕思勉在为此书所写的《谢利恒先生传》中承认,《中国医学源流论》是谢观与其弟子论学的成果,当如何解释?吕文说:“君年五十有六,乃谢世务,居澄斋不复出,但日为弟子讨论学术,而君弟子群谋言论辑君言论行事,以告当世。曰《中国医学源流论》……”他们二人差不多是同龄人,其时吕已是上海光华大学知名教授和历史系主任,根本不会参与谢这个圈子讨论中医问题,而且《医籍知津》写成于十多年前,也不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吕思勉为什么这样写,的确有些令人费解,但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指在此时吕的稿子在出版前由弟子“张赞臣校录”或是讨论过,二是吕是宽厚之人,受传主的示意亦未可知。
 吕思勉是史学家,而此书在短期内完成,对中国历代医籍及其源流条分缕析如数家珍。那么,有没有可能吕著是在谢观帮助或指导下完成的呢?这种疑问是出于对吕先生的才能、经历和家庭背景的不了解。吕先生旁出中医世家,耳濡目染,“读过的古典医籍之多,钻研之深,是罕有伦比的”,其实他“是一位精通祖国传统医学的学者”(引自胡道静《题记》)。也可以说,正因为谢观了解他对中医书籍了然于胸,才邀请他应急协助他编写《中国医学大辞典》的。吕先生此前就在东吴大学等校教授过文史课程,历史和中国医学的学问兼备,所以,称他为中国医学史家是实至名归的。同样,也可以在《谢利恒先生传》中找到辩驳的理由。吕在称赞谢观以后接着写道:“予颇读古书,喜事考证,自度无一逾于君。于医学则一无所知,顾君不以为无所知,读古医书,或时下问,相与赏奇析疑……”虽然吕自谦对医学一无所知,但谢却经常向他请教,研讨医籍的疑难问题,学术上高下自现。
 《医籍知津》的绪论以简约的文字,对我国各个时期的儒学发展源流作全景式的概括,以“惟医亦然”,衔接到各期重要医家及其医籍的传承,以及与儒学的关联;高屋建瓴,由博返约,这正是学养深厚的史学家撰写专门史的优势;中国医家即使熟读医籍,恐怕也难达到这个境界的。
 《医籍知津》是站在学术研究立场上的写作,对中国古代医书的系统考证,究其真伪,辨其是非,察其传承,所以能够客观公允,实事求是,不凭虚拔高,不敝帚自珍。如果中医业者仔细阅读此书,思想狭隘、坚守传统的中医,对书中的一些观点,如对脉诊、五运六气和宋代医学新说之兴起等的评价,未必能够接受。他评论说:“然学术之真必存于事物,后世解剖之学既已绝迹,形下之学又日湮晦,欲明医理,果何所据以资推求哉?于是冥心探索,而其说转遁入于虚无,而五运六气之说兴矣。”从这些话来看,此书也非作为中医业者的谢观所出,而这正是吕思勉先生的真知灼见,是他的科学思想和精神的显现。
 《谢利恒先生传》当然是应谢观的请求而作,赞扬历来是传记的主旨,在这点上吕思勉也难免俗。吕先生的为人博得广泛一致的称赞,台湾著名史学家严耕望与吕思勉未曾谋面,但他说:“我想象他一定是一位朴质恬淡、循规蹈矩、不扬露才学,不争取名位的忠厚长者……人生修养极深,冷静、客观、勤力、谨慎、有责任感的科学工作者。”他反对治学作为争取名位的警语手迹,可在有关他的著作卷首见到。从《谢传》中看不出他对自己的心血作品被谢据为己有表示异议,相反却给予肯定,宽宏大量,高山仰止。但是,吕先生未必对己出爱物无违心之痛,因此吕翼仁女士将父亲的《医籍知津》手稿,在两位当事人均已离世数十年之后整理发表,一方面既为父讨还公道,又免除了可能产生的恩怨。
 我对中国历史只有一点零星的常识,近些年读了一点吕著历史教科书和有关文化史的启蒙著作,领略了大师的风采,更感到相见恨晚。十多年前读过吕先生的《先秦学术概论》,其中阴阳数术和方技两章,对于深入了解中医的渊源至有裨益,有关中医分期的注释尤其令我欣赏,因而把它摘下编入拙作《哲人评中医——中国近现代学者论中医》(2012年台湾民生书局出版)书中。他在该书中对清代与当时中医的批评是:“惜无科学以为凭借,仍以阴阳五行等为推论之据。遂至非徒不能进步,反益入于虚玄矣。”“直至今日,医家之风气,犹未大变。”
 中国旧时的名医大都是洞察人情社会、善于应对进退的聪明书生,有些人的医术并无师承,只是读了些医书行医,发些议论,写了些心得感想。吕思勉先生虽幼承家学,饱读医书,已具备了名医的要素,但没有挂牌行医,这也正是他更为高明的境界。有时书以人兴,设想《中国医学源流论》以吕思勉《医籍知津》问世,会不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医界如此的崇奉呢?《医籍知津》的作者一时被张冠李戴,未始不是这本书的一种幸运。

-------------------
前阵子我也在皮国立的博客上看到这篇,很震惊,尤其是吕思勉先生的胸襟,超出想象。

-------------------
在祖述宪先生的博客里转载过他这篇文章的一个简要本,后来他回复说还有一个更详细的版本,应该就是这篇了。

-------------------
张冠李戴了,删除

-------------------
有点震惊!吕思勉是我很敬重的一位史学大家,其博古通今,低调务实严谨,我想应该不会有作假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