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读《
伤寒论》,从初次接触到名师指点,大致分四个阶段:
初读《伤寒论》:刚学习时,用一年的时间读完了《药性赋》、《濒湖脉诀》、《医学三字经》等啟蒙读物之后,才开始读《伤寒论》。由於其父亲在解释《医学三字经》“越汉季,有南阳,六经辨,圣道彰,伤寒著,金匮藏,垂方法,立津梁”时,知道了《伤寒论》临床辨治中至高无尚的地位,故对《伤寒论》非常崇敬和好奇。当时读得认真、虔诚,又是抄又是背。可没读几天就有些厌烦了,连规定每天背5条原文都完成不了,花了大半年时间,起早摸黑,还是不能全部背诵出来。因為它行文古朴,很容易这条窜到那条,不像《汤头歌诀》、《三字经》之类,有律有韵,朗朗上口。加上年龄小,理解不透,又没有实践经验,所以,读了大半年,反而认识模糊,產生了畏难情绪,甚至怀疑这种经典,究竟有多大作用,能否指导临床实践?
再读《伤寒论》:那是1954年.陈老有机会到江西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时值姚荷生先生讲授《伤寒论》。姚老讲课,深人浅出,条条剖析,由《伤寒》猎涉《内经》、穿插《金匮》和《温病条辨》,并结合临床实例,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联繫起来,举一反三,纵横贯通,听了使人茅塞顿开。不象过去死记硬背,不求甚解。通过这次学习,大大加深了陈老对《伤寒论》的理解,也似乎品味到一点《伤寒论》的真諦。从此,下定决心要学好《伤寒论》,用好《伤寒》方。进修结业后,有意识地运用《伤寒》方,疗效确有所长进。
三读《伤寒论》:1958年,陈老為了继续深造而考入江西中毅专科学校(即江西中医学校的前身)。按照课程安排,《伤寒论》是必修之课。当时是由
万友生教授主讲,万老课堂演讲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犹如剥茧抽丝。学术思想主张“发皇古义,融汇新知”,对六经病机赋予新说,把体质与病候有机地结合起来,阐述伤寒病机清晰明瞭;临证处方亦颇具特色,曾用吴茱黄汤治
高血压病,显示了他的临床根底和卓识。万老的授课风格对陈老影响很大,以至於溶入到陈老自己后来的教学与临床之中。
四读《伤寒论》:1960年的秋季,学院选派陈老到成都中医学院,参加全国第二期伤寒师资培训班,為期半年,专修《伤寒论》。由西南名医邓绍仙(雅号邓伤寒)教授主讲。邓老的学术观点,强调气化学说。突出“医不离气化”的主旨,认為凡是中医的理论与临床都不能离开气化学说,否则不知其变。他就什麼叫气化,怎样解释,怎样掌握气化规律.作了详细的阐述。从更深层次诊释《伤寒论》。使陈老又从另一个层次领略了《伤寒论》之旨,加深了对《伤寒论》的理解。
在治学《伤寒》的过程中,陈老多次受到名家指点,而后又在担任《伤寒论》教学过程中,涉猎诸家。他体会到读《伤寒论》要花时间来背诵,书背熟了就会悟出点东西来。陈老推荐的伤寒论注本有四: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张志聪的《伤寒论集注》,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和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因为“成氏溯其源,张氏综其全,柯氏察其微,尤氏析其法”。
-------------------
-------------------
-------------------
陈老是伤寒大家!学术经验丰富!著作写的非常好!学习之后收益多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