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表证的发挥
4.1 十二经皆有表证
历代医家经过临床验证当中已渐渐发现“ 六经皆有表证” 的事实, 但对其具体认识仍不清晰, 中医目前对表证的概念不清, 对十二经表证界定不明, 姚梅龄在姚荷生长年研究《伤寒论) 的理论基础下, 再通过临床实践中发现,十二脏腑经脉表证在常见病及疑难病中比比皆是, 从而进一步明确十二经皆有表证的事实。他曾在广东省中医院讲述了三十六节“ 太阴风湿表证” 的课程, 初步揭开了十二经皆有表证的面纱, 例如他认为太阴之表的涵义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 手足太阴经络(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 。第二, 脾肺所主的体表组织和器官;脾主四肢、肌肉、口( 咽), 肺主皮毛(玄府)、鼻(喉)、气道第三, 与脾肺功能关系密切的体表活性物质; 如充养于体表的卫气、营气、津液、水谷之精微脾肺之气、经脉之血。而以风湿杂合直接作用于太阴之表为瘤结的病变, 即为太阴风湿表证。总结十二经脉的表证,有助于全面地认识疾病, 疾病若能在表证的状态下得到解除, 不应误诊误治而入里成为坏病。
4.2 营分表证的创新与运用
《伤寒论》继承《内经》的理论, 以营气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提出伤寒病中营分的表证,如风寒外袭、营卫不和的
桂枝汤, 或是营气不足的新加汤等, 姚荷生从寒温沟通的高度, 提出来温病犯营也有表证, 姚梅龄则在父亲的影响下, 详细地阐述了六yin邪气犯营分之表的临床情状、病理、鉴别要点、用药趋向, 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如风邪犯营, 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疫痒、发麻及关节的抽掣痛, 症状发无定时, 乃因风主疏泄, 风邪流窜所致, 药选桂枝
麻黄等一类, 若是湿犯营, 则表现为局部皮肤或肢体发木、痰痒难耐, 痒入骨髓的感觉, 或是局部肿胀、饱满, 药选
金银花、
浮萍、
羌活、
独活一类; 风与湿犯营的鉴别要点则在于湿犯营者, 往往皮疹伴随有滋水, 典型地还会渗液流水, 而风犯营仅有以皮疹痰痒为主。通过对营分表证的认识, 临床上对于过敏性皮炎、尊
麻疹、皮肌炎、
牛皮癣等顽固皮肤疾病的治疗便可从内科的角度找出一定的治疗契机。
4.3 危重症及疑难病从表证论治
姚梅龄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众多疾病始于表, 并有着由表陷里的病变过程, 通过辨证治疗, 治疗时逐渐由里达表, 病自外而解, 疾病最终可得根治。根据其临床26 万人次的概略统计, 多种西医病种例如
感冒、支气管炎、小儿支气管
肺炎、
病毒性肺炎(包括非典)、
细菌性肺炎、支气管哮喘、
支原体肺炎、迁延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肠道沙门氏菌属感染(包括伤寒流
副伤寒)
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胃肠炎并发的胃肠动力不足、急性( 甲型、乙型、丙型)
病毒性肝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或是急性
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原因不明的肢体瘫痪性疾病等运动系统疾病, 还是病毒或细菌引起的
脊髓炎(例如病毒性
脊髓炎引起的截瘫,
葡萄球菌所致化脓性脊髓炎引起的截瘫等)、乙型
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脑炎的神经系统疾病, 其他诸如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系统、五官科、皮肤病等,通过询问病史、仔细辨证可考虑为太阴风湿表证的范畴, 通过由里达表的随证治疗后, 均取得显著的疗效。姚梅龄亦发现, 较多癌症患者癌前病变中, 均有关节疼痛麻木的现象, 透过通经脉、祛风湿、透表的方式, 而不以攻里散结治疗, 能得较好的疗效。
5 焦膜的实质及焦膜病的证治。
姚荷生于19 70 年被调到江西药科学校编写《新医药学》一书, 发表了“ 病因辨证” 、“ 脏腑辨证” 等精要之作, 尤其是对中医古今争论存疑的三焦学说, 首次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证理法方一贯到底的要求, 独具发挥, 完成三焦实质、焦膜病证分类、焦膜病证与其他其他脏腑病证的鉴别诊断、焦膜病证治则方药的研究, 提出了“ 三焦腑病辨证” 的系统框架, 他认为“ 三角应该是一个有形的脏器, 它的实质应该是人体内遍布胸腔、腹腔的一大网膜”,认为其包括胸膜、肋膜隔膜、腹膜等等, 所有脏腑都分居在它上、中、下三个地带, 受着它的包裹与保卫, 同时
心包络与它相为表里, 肌腾(揍理) 为它的外应。它的主要功能是行水。”解决了争论两千年的三焦实质问题, 填补了脏腑辨证中焦膜病证的空白。大为提高了疑难病和绝症的治愈率。
6 结语
姚氏对中医的贡献, 大致可总结几点, 第一, 初充、加固、扩建了中医理论框架体系,夯实了中医理论框架体系的基础, 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发展; 同时, 为中医的对外交流与各现代科学的相互合作渗透, 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第二, 突破了表证关(难点为表证概念营分证的重认识), 大为提高了临床各种难证绝证的治愈率。第三, 解决了争论两千年的三焦实质问题, 填补了脏腑辨证中焦膜病证的空白,大为提高了疑难病和绝证的治愈率。第四, 基本解决了“ 证的概念”、“ 六yin概念”、“ 表证概念”、“ 营分证概念”、“ 浊的概念”、“ 命门的实质” 等等一系列中医悬案和难题。姚氏的学术思想与以控制拮抗、多去少予、人为纠治为主要克服疾病手段的现代医学是迥然不同的, 主张有朝一日中医将走向循因势利导、以平为期的 道法自然的医学模式展现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