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经方名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谷才
    

各家经方:经方名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谷才

名医张谷才
700)this.width=700;" >
??? 张谷才,号济民,江苏如皋人,生于1921年。8岁入小学学习4年,后因日军侵华入私塾熟读四书五经等书。18岁师从当地世传名医刘朗甫。在3年的学徒中,熟读《内经》、《伤寒》、《金匮》、《温病》、《脉诀》、《药性》、《汤头歌》等书,并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后在当地开业行医,并带徒授课。
????1950年参加当时的如皋县卫生工作者协会,组织成立联合诊所,任区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联合诊所所长,后任县卫生工作协会秘书、主任等职,并参加卫生防疫工作,任县人大代表。
????1955年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从事针灸、诊断、药物等教学工作。1962年调至金匮教研室工作,后一直从事金匮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教研室硕士研究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参与编写《金匮要略选读讲义》等书;总结教学中的体会及临床经验编写的《金匮教学参考资料》、《金匮题解》、《金匮方解》等书,为后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帮助;编辑出版的《仲景内科学》、《肿瘤药物学》总结了多年的教学及临床经验,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为《金匮要略》的学习、教学做出了贡献。
????1991年退休后回如皋市常青镇高井老家,开设中医门诊部。重点治疗肝病、肿瘤、中风等内伤染病以及妇幼疾病。在门诊中自制中成药供门诊应用。由于中成药疗效好,治愈疾病多,因此门诊病人越看越多。现在来门诊看病的人,除本市者外还有泰兴、泰县、泰州、靖江、如东、海安、东台、南通、通州、海门、江阴、张家港等地者。
????在门诊治病中,除应诊业务外,并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先编成《张谷才临征集》已在河北出版社出版。后编成《简明中医》、《中医内科全书》、《中医士牙科全书》、《中医方剂学》等书,现已出版。
????他不仅是一名中医专家,而且在其他领域也有所成就。他爱好广泛,特别是自退休后十多年来,他除治病救人外,还致力于收藏,收藏的品种范围很广,至今已成立博物馆,名为济民博物馆。馆中藏品以石刻雕像为主,石材选用上等汉白玉石,聘请能工巧匠精雕而成。人物雕像自远古的黄帝至现代的革命家,整个系列藏品就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再现,让人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特别是长征历史图片展和解放战争四大战役图片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

-------------------
张谷才:九旬教授扎根乡村20年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2010-3-24




700)this.width=700;" >

?
  今年90岁的张谷才老人,曾任南京中医药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全国知名中医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9年,张谷才退休后放弃南京的优越生活,回到了老家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开设门诊,治病救人。20年来,他治疗肿瘤、肝病等内伤杂病及妇幼疾病6万余例,出版医学专著9部,研制中成药71,并用门诊收入在当地建起了座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2009年12月中旬,张谷才老人被评“如皋市老有所为先进人”。
  妙手回春? 惠及乡民
  “癌症不等于死亡!”是张谷才对病人常说的一句话。他望、闻、问、切,根据肿瘤不同的部位与脏腑关系,辨别虚实、寒热、阴阳、表里,运用不同的抗肿瘤方药,辨证用药,不但能控制肿瘤的发展,而且能使肿瘤奇迹般地缩小,有的甚至消除。从而使被判了“死刑”的患者有的恢复了健康,有的实现了“带瘤生存”,大大延长了生命存活期。到目为止,经他治疗的癌症患者恢复健康的有70人,“带瘤生存”满15年的有17人,“带瘤生存”满10年的有36人,“带瘤生存”满5年的有百人。
  张谷才妙手回春的神奇医术,加上低廉的医疗费用,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病人。他承诺有钱没钱照样看病。多年来,他免收930多名孤寡老人、特困村民、重症病人及残疾人的诊疗费18万余元,为1500多名困难农民、下岗职工减免医疗费7万余元;贴补病人伙食费、住宿费、差旅费5万余元。张谷才救死扶伤,竭尽全力为贫困患者服务,常常是救人救命后再拯救其贫困家庭。到目前为止,他已相继安排17位特困农民患者的家属到制剂室工作;引导31位家庭困难的康复者种植中草药,增加家庭收入,从而使不少家庭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路。
  大医仁心? 治病救穷
  家住江苏泰兴的农村妇女周月珍,2004年患乳腺癌,当地医院为她实施切除手术,花光家中积蓄后又欠下一屁股债。2007年夏,周月珍又患上骨癌,且癌细胞已扩散至盆骨、大腿骨、脊椎骨。她每天疼痛难忍,日夜哭叫不停,再进院治疗时已拿不出分文半钞。周月珍丈夫借债无门、走投无路,后来听说张谷才教授医技高超且是热心肠的人,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陪同妻子前来求医。
  “医生行行好,救救她吧!”周月珍丈夫一进门诊室便“嗵”地一声下跪在地:“我暂时没钱支付医药费,先欠着,这是我们两口子的身份证!”
  “兄弟,快起来,没钱一样看病!”张谷才连忙扶起他安慰说:“你们先住下,看病食宿,免收一切费用!”
  “咋、咋、咋有这样的好人哩!”周月珍的丈夫感动得语无伦次。经过张谷才精心治疗,周月珍一个月后疼痛明显减轻,第三个月已无疼痛感,第四个月行动自如,已能下地干活。面对救命恩人,周月珍与丈夫感激不已,执意要留下义务为张谷才做一年的杂活,被他婉言谢绝。
  就要告别了。那天,周月珍与丈夫特意起了早,悄悄地将张家门诊楼前后打扫得干干净净。临别时,张谷才特意雇了一辆出租车送他们,还塞给周月珍1000元钱,让她回去增加营养,滋补身子。然后他又将一袋中草药种子递给周月珍的丈夫,鼓励道:“困难是暂时的,回去利用零星空地种草药,我高价收购!”
  架桥建馆? 善人善举
  张谷才所在的草张庄村是一个近3000人的大村,村里有4条主干道,但路面狭窄,坑坑洼洼,既影响了村民出行,又制约了经济发展。“要致富先修路”,张谷才与村干部一拍即合,决定投资修路,造福村民。他率先出资购买160车碎砖后又捐款。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村民闻风而动,纷纷加入修路行列。经过几个月奋战,原来弯弯曲曲的乡间泥路变成了笔直宽阔的水泥路。路宽了,车多了,可村头的两座狭窄小桥常出现堵车现象,村民们叫苦不迭。张谷才拿出多年积蓄的17.9万元稿酬送到村委会,言明要为修桥出点力。半年后,桥面加宽了,车辆畅通无阻,不少村民建议为桥取名“谷才桥”。张谷才连连摆手:“能为大伙儿做点事是我的荣幸,就叫‘致富桥’吧!”
  “没有营养的人容易生病,没有文化和信仰的群体容易浮躁,这‘浮躁病’比身体疾病难治愈。”张谷才如是说。近年来,他用门诊收入在乡村建起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博物馆,以传承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博物馆设展室36个,展出实物2300余件、图片近3000幅,已累计接待中外游客7000余人次。
  张谷才认为,一个人的健康包括对传染病的抵御,在很多方面与生活卫生习惯和科学保健有关。他根据古代八段锦,自创了老少皆宜、简明易学的“归翁健身操”。农闲时,他带领乡亲们一起锻炼。如今,这套行之有效的健身操已被他印成图文并茂的小册子,赠给本村及附近乡镇的千家万户。科学养生、全民健身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已在当地蔚然成风,并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
一位名老中医的乡村情
来源: 江海晚报?? 2009-03-28
本报记者吴银华 本报通讯员鞠九江
  3月,乍暖还寒,春雨下个不停。汽车奔驰在如皋的乡村公路上,记者不时停下问路,尽管数十里外的乡亲都知道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名老中医张谷才其人,记者一行还是迷了路。不得已,只好让张谷才的孙子来接。同来的还有张谷才的儿子,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退休教授,他一开口就有些抱怨:“老爷子明年就90岁,退休近20年了还是不停为人看病,真拿他没有办法!要不是他在老家乡下,我根本就不会从南京赶回来,放心不下他呀。但是,话说回来,乡亲百姓都喜欢他。”
  临近张谷才在常青镇高井草张庄村的“归园”,一股不同凡响的春风扑面而来,西洋风格的建筑,高高的塔顶,独一无二,让人一看便知主人的不俗。
  来自泰州、如皋等地的患者在风雨中等候张谷才看病。张谷才正在为远道而来的患者诊断,仙风道骨,精神矍铄。
  张谷才说,大千世界有两种人最快乐:一种是看着小孩洗澡的母亲,一种是看到病人康复出院的医生。他要尽毕生精力为患者治病袪痛。
  一
  1990年,70岁的张谷才光荣退休。“这下可好了,老头儿该回家享福了!”老伴喜形于色。“逗鸟、养鱼、种花草;下棋、打牌、放风筝;绘画、雕刻、练书法;品茶、旅游、赏戏剧。”儿子已为他安排好养老的日程。聘书、邀请函、合作意向书也像雪片一样飞进他家的信箱,有高等院校请他当客座教授的,有医院聘他当名誉院长的,有华人请他出国讲学的,有个体老板邀请他加盟开药厂的,还有商人愿出高价购买中药方的。但是,张谷才惦念着生他养他的家乡,惦念着家乡的父老乡亲。“我回老家走走,三五天即回!”一个闷热的午后,张谷才在餐桌上留下便条,登上了从南京到老家如皋的班车。
  他的家乡地处革命老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艰苦,系肝癌肺癌、食道癌等重疾的高发地区。由于缺医少药,当地及周边乡镇每年有数百人丧命于绝症和疑难杂症。张谷才心情沉重,在随后的几天里,他走村串户为13名重病患者义诊。
  回到南京后的张谷才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家乡重病患者的身影不时浮现在他的眼前。几经考虑,他决定将自己退休后的余生奉献给生他养他的故乡,奉献给家乡父老。1990年10月,张谷才说服家人,携老伴回到如皋市常青镇高井草张庄村。他说:“故乡的水土养育了我,我的根在故乡。现在老家缺医少药,我要发挥余热,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报答父老乡亲,让家乡的贫困病人解除病痛,安居乐业……”
  刚回到家乡,张谷才就和乡亲一道挥锹铲土建成了一幢颇具特色的二层六间中医门诊楼。烈日当空,他在河边坟头采集青蒿野菊花、车前草等草药,以作研制中成药的原料。他手提肩扛,从南通、扬州、南京等地购回《卫生保健知识》《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李时珍评传》《张仲景评传》等200多本书籍,建立了全乡第一个民间图书室,免费向村民开放,还不时赠送一些医学书籍。他认为,防病胜过治病,要不断提高农民的卫生保健和科普知识。他还利用农闲间隙,开办中医药培训班,传播中医药文化……
  二
  张谷才妙手回春的神奇功夫,加之低廉甚至是免费的医疗费用,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患者。他接触的大多是来自农村的患者,看着他们的窘迫样子,他感觉很不是滋味,他恨不能全部免费为乡亲们看病。
  泰兴农村妇女周月珍,2004年患乳腺癌,当地医院为其实施切除手术,家中花光积蓄后又欠下一屁股债。2007年夏,周月珍又患上骨癌,且癌细胞已扩散至骨盆、大腿骨、脊椎骨。她每天疼痛难忍,日夜哭叫不停,再进院治疗时已拿不出分文半钞。周月珍丈夫借债无门、走投无路,听说张谷才教授医技高超又是热心肠的人,于是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陪同妻子前来求医。果然,张老让他们住下,看病食宿费用一切免收。精心治疗一个月后,周月珍疼痛明显减轻,第三个月已无疼痛感,第四个月行动自如,已能下地干活。面对救命恩人,周月珍与丈夫感激不已,执意要留下为张谷才做一年的杂活,被他婉言谢绝。
  退休回乡近20年来,张谷才的左邻右舍,邻村近乡,免费找他看过病、抓过药的不计其数,张老共治疗肿瘤、肝病等内伤杂病及妇幼疾病6万余例,病员遍及周边县市,远方也有不少病人慕名前来求医。张教授总有求必应,笑脸相迎,竭尽全力为患者服务。他说:“什么都可以放下,唯独放不下病人。”他家中挂满了“再世华佗”的锦旗,他被大家誉为“活菩萨”。
  为使自己的科研成果服务更多的癌症患者,2008年,豁达坦荡的张老作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向政府捐献自己的科研成果——《中药治疗肿瘤秘方》。在给如皋市人民政府、常青镇人民政府洋洋万言的《献方书》上,老人这样写道:“谈癌色变”“癌症猛于虎”,目前苏北农村肿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威胁老区人民的生命健康。我毕生从事中医学研究,治病救人是天职。风烛残年之际,我将用后半生心血研制成的《中药治疗肿瘤秘方》(共21首)献给人民政府,敬请政府部门转送相关医院临床应用,以造福老区人民,使更多的癌症患者延长生命存活期……
  为进一步弘扬祖国的中医药瑰宝,并使之发扬光大,退休后的张谷才出版了《张谷才临证集》《论中医改革》《简明中医学》《中医内科全书》《中医七科全书》《中医方剂学》《济民医术》等9部医学专著,计250万字。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沈风阁评价他:“毕生从事中医学理论与实践,不断挖掘和探索中医学奥秘,精于医,敏于思,勤于书,扬名于海内外也。”
  三
  张谷才不仅发挥自己的专长为乡亲百姓治病祛痛,也让自己的雅趣喜好发挥得淋漓尽致。
  年轻时的张谷才养过猎犬、老鹰,退休后张谷才养起了牛、乌、芙蓉鸟、梅花鹿,还养了鳄鱼、孔、猴子等,还为这些禽兽建造了一个小型“动物园”。张谷才说,养花鸟虫鱼,一来陶冶情操,二来为治病服务。为饲养梅花鹿,他种了两亩地的麦草、蚕豆、玉米、山芋等做饲料,自己学会了锯鹿角,制成中药治病。鳄鱼有抗癌作用,他就将鳄鱼肉制成抗癌药。
  如皋有一座古老的石桥,石桥上刻有一副流传了千余年的对联:“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张谷才退休后一直将这副对联写在本子上,同时也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张谷才40岁时每天跑7.5千米,直到80岁时他还每天早晨跑步1千米,现在也坚持每天慢跑。他根据古代“八段锦”原理,通过人体几个主要部位的运动,发明了简明易学、老少皆宜的“归翁健身操”。农闲时,他带领乡亲们一起锻炼。如今,这套行之有效的健身操已被他印成图文并茂的小册子,赠给本村及附近乡镇的千家万户。一个科学养生、全民健身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已在当地蔚然成风。
  四
  1921年,张谷才诞生在如皋西部高沙土地区一个农民家庭。18岁时,他师从当地名中医刘朗甫,精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名著……3年学徒期满后,他开设门诊,悬壶乡里,声名起。
  1955年秋,张谷才作为全县仅有的两名名中医之一,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毕业后,因德才兼备,尤其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卓有成效,张谷才留校任教,从事针灸、诊断、药物等教学工作。1962年,张谷才调至金匮教研室,先后担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78年起,他兼任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硕士研究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培养了8名硕士研究生。张谷才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带学生上山采药时,他头戴草帽,足蹬草鞋,身背茶壶,手持铁锹,穿越于深山丛林中,不顾树枝藤条划破手臂脸皮,白天采药,晚上连夜赶制标本。在领学生认知的同时,他自己的中药知识也得到了丰富和积累,这为他后来成为名医奠定了基础。
  他编写《金匮教学参考资料》、《金匮要略选读讲义》、《金匮题解》、《金匮方解》等书,为后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帮助;编辑出版的《仲景内科学》、《肿瘤药物学》为金匮的学习、教学作出了贡献。
  张谷才研制了数十种行之有效的中成药。他认为汤药味苦难服,有人服后出现呕吐,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他经常先拟好治病处方,配好中药,然后将药碾成粉末用胶囊灌装贮存。临床实用时,有效则守,无效则改,从而达到用药有效、药到病愈之目的。
  张谷才常言:“病人求于你,是对你的信任;委你而治,性命相依,千万不可马虎,当殚思极虑,尽能所为;贫寒之家,非病痛之极不求医;富贵之家,万不可负盛名乘危而劫财取物。”
  1988年,张谷才教授作为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名中医学家吴以岭这样评价张谷才:“精研医术,师古而不泥古,继承中有发扬。论医理法方药,自成一体,临床辨证施治,独辟蹊径。临证经验丰富,尤擅血证、痰饮,诊病视疾,常起疑难解沉疴,福泽一方。悉得仲景深意,每遇疑难怪症,妙手回春,治疗红斑狼疮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重症更是颇有心得,游刃有余……”
  2001年3月,张谷才80华诞时,南京中医药大学特为其庆贺。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数百名学生弟子欢聚一堂,为其祝寿。
  至今,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还在网上高度评价张谷才等老师,他们认为张谷才教授虽然一口如皋话,但是他不拘泥于教材,理论联系实际,讲课生动活泼,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
  明年是张谷才90岁华诞,还在忙着治病救人的张谷才希望他的生日那天,能和记者一道再聊一聊医道。我们一行说:“一定!”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OO5年3月第21卷第2期
张谷才教授临证特色

徐成贺 ,蒋明 ,赵红兵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广东广州510515;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张谷才,号济民,晚年号归翁,生于1920年2
月4日,江苏省如皋县高井乡草张庄人。全国著
名老中医,享誉海内外之金匮大家,全国高等中医
院校教材《金匮要略》第4、5版的主要编写者,南
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老一生勤奋,一生俭朴,淡
泊名利,穷究医籍,奖掖后学,为人治病,一心为病
人着想。自青年始,从内难、伤寒、金匮,至各家医
书,无不披览,力求荟萃百家精华,为我所用。张
老治学严谨,写出的东西必反复推敲,讲求有理、
有据、有用,非成熟则不轻易示人。张老做学问,
讲究坐得住、勤学习、多思考、多积累、多动笔。虽
至耄耋之年,也手不择卷,一有心得,便记于纸头,
l临证成败,多整理成帖。张老治病,首重医德,常
言:“病人求于你,是对你的信任;委你而治,性命
相托,万不可马虎,当覃精思虑,尽能所为;贫寒之
家,非病痛之极不求医生;富贵之家,万不可负盛
名乘危而劫财取物”(本文原文引自《张谷才临证
集》,2004年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72岁时,回
归故里,历经10年,建成归园,内设门诊部、候诊
室、住院部、肝病研究所、中风研究所、肿瘤研究
所,每日求诊者门庭若市。
今就跟师学习,结合其新出版的《张谷才临证
集》,对其l临证特色论述于下。
1 擅用毒药。用时谨慎
张老治病,敢用毒药,象川乌草乌马钱子
商陆大戟甘遂芫花、蜂房、守宫等,经常见于处
方之中。他常言:“常用的套方套药不是不能治
病,但若是大病顽证,在非得用重药之时,绝不能
不求无功,但怕有过,畏首缩脚而贻误病人,当放
胆用之,以取得疗效。”如治寒痹之坐骨神经痛,方
中即用川乌8 g,草乌8 g,熟附子18 g;治湿浊蒙
蔽之三又神经痛,则用三生饮合半夏天麻白术汤,
方中制川乌、制南星白附子等合用;治肠梗阻
内有积饮时,则用甘遂承气汤,用大承气汤冲服甘
遂末;治痹证疼痛剧烈之证,则加用虫类药如全
蝎、蜈蚣、山蚂蚁、乌稍蛇、地鳖虫等。治肺癌则用
守宫、露蜂房等;治肝癌则用水蛭莪术;治水气则
用商陆等。
对有毒之药,张老又强调:“在用重药之时,必
须掌握胆大心细,制要得法,服要得宜,中病即
止。”如他用川乌、草乌,每强调要先煎30 min,服
时强调不要1次服完,要间隔2 h,若一服出现不
适,即停药止服;用马钱子,必须用香油炸,用马钱
子散,可合用肉桂桂枝,若有不适,服肉桂煎汤
甘草煎汤解毒;用甘遂,一定要用散剂冲服,多
在晨起服,且1天只能服1次,不效也要次日再
服。
2 认证准确。守方而用
张老治病,问病审证,精细入微,前因后果,分
析确的,他强调每病必写病历,指出:“记病历的好
处是,在记录中可完备诊查之不足,能帮助医生的
分析判断。”张老对初诊的病人尤为重视,他常言:
“第一诊最为重要,必须花工夫、花精力,尽其所
学,立第一证,处第一方,用第一药,万不可马虎,
了草从事,试探病情。”故张老治病的有效率很高。
张老的再一个特点是守方而用。张老言:“只
要认证准确,不要轻易换方,使自己茫无定见。”如
治一坐骨神经痛患者,病人腿痛剧烈,不能行走,
已达2月有余,大腿肌肉萎缩非常明显,可知其剧
痛行走受限之重。张老因其素体阳虚,非仅从祛
风除湿,通络逐痹着眼,而是超其常法,用阳和汤
加减治疗,初服方为:生麻黄10 g,鹿角胶10 g,熟
附子10 g,炮炭5 g,北细辛6 g,生黄芪20 g,凤
凰衣10 g,川牛膝10 g,宣木瓜10 g,全当归10 g,
白芥子10 g,制乳香10 g,制没药10 g,仁泥10
g,嘱服10剂。复诊时,痛己减轻,能下地活动,张
老则守方加量,处方为:生麻黄12 g,鹿角片15 g,
熟附子10 g,炮姜炭6 g,北细辛10 g,生黄芪30 g,
凤凰衣15 g,川牛膝15 g,宣木瓜15 g,全当归15
g,白芥子15 g,制乳香15 g,制没药15 g,桃仁
20 g,嘱服10剂。再次复诊,疼痛已基本控制,活
动行走亦渐自如。为达全愈之目的,张老仍守方
加大剂量再进,方为:生麻黄15 g,鹿角片20 g,熟
附子20 g,炮姜炭10 g,北细辛12 g,生黄芪40 g,
全当归20 g,桃仁泥10 g,制乳香20 g,制没药20
g,白芥子30 g,凤凰衣30 g,川牛膝20 g,宣木瓜
20 g,再进10剂。后随访至2年未见复发。由此
案也可见张老认证守方,治心不移之一斑。
3 活用经方,机圆法活
张老不愧为治经方大家,治病用药,每出经方
之意,立方之合理,变化之灵活,真可谓匠心独具,
非熟识经义、娴熟经方之用,难达此高度。如对肝
胆系病证中传染性肝炎的治疗,以茵陈蒿汤为主
方,肝经湿热影响肠胃者,合小柴胡汤而用的茵陈
柴胡汤;因阳明实热合大柴胡汤而用的茵陈大柴
胡汤;肝经湿热湿邪偏胜而用的茵陈五苓散,茵陈
蒿汤合五苓散而用的茵陈五苓汤;肝经湿浊偏胜
达原饮(主要用草果常山槟榔)而用的茵陈达
原饮;因胃肠湿邪偏胜腹泻合胃苓汤而用的茵陈
胃苓汤;因阳明结实合承气汤而用的茵陈承气汤
因挟瘀血合桃核承气汤而用的茵陈桃核承气汤;
因肝脾肿大症积痞块合鳖甲煎丸而用的茵陈鳖甲
汤;因热人营血神昏犀角地黄汤而用的茵陈地
黄汤等,皆加减得宜,让人折服。
张老有一个原则,即有效对证即用,所以也有
很多是与平时常用方剂相合而用者,如治高热神
昏脉脱的生脉白虎汤,即由生脉散合白虎汤加减
而成;治胃溃疡出血危证的生脉柏叶汤,即由生脉
散合柏叶汤再加红参、三七而成。有的则是根据
经意而用,如升麻鳖甲汤,本是治阴阳毒的主方,
张老根据经文“面赤斑斑如锦文”,加土茯苓、露蜂
房、土牛膝等治疗红斑性狼疮,则取得了很好效
果;同是本方,张老根据经文中治“咽喉痛”,加玄
参、山豆根、海浮石等以治疗慢性咽喉炎,也比一
般的方剂有效。张老的活用,真是不胜枚举。
4 用方广泛,多有心得
张老读的医书多,用方广泛,开出的方子必有
方名,而又常使学生及一般习医者不知所出。而
张老用之,不但得心应手,又能指其不足,当如何
改进。如:竹沥达痰丸(《沈氏尊生》),认为是治疗
精神病的常用方,尤其对正气不足,痰蒙心窍之精
神失常者服之有特效,丸剂每服6~10 g,日服2~
4次,宜坚持久服,方能控制复发。若属热性病
者,可将方中人参、白术、甘草去之,加清热解毒或
泻火清热药物,亦可获得满意疗效。指迷茯苓丸
(《全生指迷方》),虽云治痰湿阻滞引起的肢体麻
木疼痛,但从临床来看效果不著,应将本方改为汤
剂,仿其意而不泥其药,用苓桂术甘汤加半夏、白
芥子、制南星,则效果较好。玉壶丸(《和剂局
方》),临床常用于治疗中风、伤风、面神经麻痹、
癫痫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病证,若将本方改为
汤剂,方中南星可用6~10 g,半夏6~10 g,重剂
用15 g;天麻用10 g,重剂用l5~20 g;明矾2~6
g,重剂可用8 g,用粉剂冲服可用1~2 g。由于本
方药味辛温,舌淡苔白厚腻者方可应用;若舌红
绛,脉细数,当禁用本方;若治口眼歪斜、三叉神经
痛、破伤风,可加僵蚕全蝎以熄风解痉止痛;若舌
强、语难或神志模糊,可加石菖蒲郁金远志以开
窍化痰,如此等等,多有心得。
5 难治危重,多立妙论
张老治病,出奇制胜,尤其对一些难治之病,
或病证的难治时段,有独到见解,常获奇效。如对
中风昏迷之险证,张老主张,治疗当先回阳救脱,
度过虚脱关,然后化痰开窍,再度昏迷不醒关。救
脱常用生脉救逆汤,即用老别直山参15~20 g,另
煎和服,熟附片10 g,大麦冬15 g,五味子15 g。汗
多气散不敛者加煅龙骨30 g,煅牡蛎30 g,山萸
20 g;气虚重者加生黄芪30 g,炙甘草10 g。开窍
醒脑则用涤痰汤加减,竹沥半夏10 g,制胆星10
g,石菖蒲10 g,广郁金12 g,茯苓神10 g,广陈皮
10 g,紫丹参10 g。若面红目赤,鼾睡,ISl干舌燥,
便干不行,属痰热闭塞脑神者,则多用礞石滚痰丸
天竺黄、鲜竹沥汁、制胆星。多配用至宝丹或安
牛黄丸。
对一些温病(急性传染病)的治疗,提出虽根
据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进行辨证施治,但要注意
传变迅速的特点,往往会开始即出现气血两燔,营
血两燔,气营血三燔的情况,如流行性出血热、重
症肝炎、钩端螺旋体病之出血症,常见两燔、三燔
之逆证。因此在治疗中,必须打破在气治气,在营
治营的界限,早期即用表里双解,卫气同治,使邪
外出肌肤,下出二便,是防止热邪传营入血的重要
措施,故凉膈散是治疗急性热病早期的良方,切不
可因有硝黄而不敢用,贻误病机。张老每一卓论,
确为中的。
6 病证结合,不树门户
张老主张,辨证当与辨病相结合,有些病种,
应当在确定是什么病的情况下进行辨证,这包括
西医所指的病,中医不能排斥西医,树立门户之
见 应将西医的化验、检查、诊断作为治疗的参考,
应当分清西医的病种,只有如此,才能作出正确地
诊断,恰当地治疗。如治幽门梗阻案,他医辨病不
清,多方杂投罔效,张老在西医确诊为幽门梗阻
后,用陷胸承气汤(小陷胸汤调胃承气汤)化裁,
迅速治愈,于案后言:“因此,在科学发达的今天,
学中医者必须学西医,在中西医结合辨证识病的
基础上走辨证施治之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他更强调:“西医的诊断在辨证中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因此丢掉中医的辨证而完全
根据西医的诊断来处方用药”。如其治肠梗阻手
术无效案,外科手术治疗2 d后病人继续呕吐大
量绿水,腹痛腹满,不转矢气,烦躁不安,再行第2
次手术,术后症状依然,说明手术失败,不能再行
手术,在此情况下张老辨证为肠内积饮瘀滞内结,
肠失传导,用大陷胸汤加减,甘遂10 g(研末冲),
大黄20 g,风化硝15 g,枳实15 g,厚朴15 g,代赭
石30 g等,一剂而大便2次,泻下大量绿水血液而
病告全愈。张老主张向民间学习,用一些土单验
方,其虚怀若谷,容纳百川的心胸,显示了大家的
风范。
7 不断探索。多有创见
张老治病,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特别是对一
些顽固性病种,尤为用心良苦,在治疗中多有心
得,开创了中医的一些治疗新法。如治红斑性狼
疮,对急性红斑性狼疮、亚急性红斑性狼疮、盘状
形红斑性狼疮、肾型红斑性狼疮等,认为本病主要
为热毒侵血,治疗应治在气分与血分,主要应以清
热解毒,凉血活血,养阴消肿为法,主要用所创之
消斑汤、四衣汤和升麻鳖甲汤加减治疗。在气分
热盛时,要多用石膏知母,石膏用量可达60余
克,知母20余克,凉血活血多用生地丹皮赤芍
紫草忍冬藤,清热解毒多用板蓝根银花虎杖
升麻、土茯苓;散结养阴多用鳖甲、麦冬。每方必
用解毒活血,消肿祛风之四衣,即露蜂房,净蝉衣
蛇蜕,凤凰衣。张老言:“西药激素治疗红斑性
狼疮有特殊疗效,但难以脱离,而在临床中可多采
用中药含有类激素样作用的药物,如蜂房、蝉衣、
蛇蜕、凤凰衣、土茯苓、甘草、生地、黄芪等治疗,因
此退热消斑快而无反复。”确为真知灼见。
张老擅用虫类药,认为虫类药善于搜剔,有活
血化瘀,通络止痛,攻毒散结,搜风消肿等作用,创
制了五虫汤,有全蝎、蜈蚣、土鳖虫、地龙、乌稍蛇
等。常以此加减或于他方中加入以治痹痛顽证,
如加制川乌、川牛膝、制乳没名五虫追风汤,以治
风湿痹痛;加炮山甲皂刺,以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变形;加细辛、白术,以治三叉神经痛;加水
蛭、山蚂蚁、鳖甲、莪术,以治慢性肝炎、肝硬化;加
黄芪、桂枝、丹参,以治冠心病心血瘀阻,皆有良
效。还创制了四海汤,即淡海藻、淡海带、淡昆布
海浮石、夏枯草、白芥子等,用治甲状腺肿、甲状腺
瘤;四金汤,即金钱草海金沙内金、广郁金等,
用治泌尿系结石、胆结石等,皆为良方。其治胆结
石绞痛,强调必须用玄明粉与大黄攻下,治高血压
无论大便干结与否,只要不腹泻,均应用大黄,一
则活血化瘀,使血气下行,再则保持大便通畅,防
便秘努争用力而致中风等,皆为研究的心得经
验。

收稿日期:2004—10—26;修稿日期:2005一Ol一20
作者简介:徐成贺(1960一),男,山东冠县人,第一军医大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
张老专著下载

仲景内科学(张谷才).pdf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026164.html
本书的写成,废除了《金匮要略》、《伤寒论》的名称,合编为《仲景内科学》,在保持《金匮要略》原书的基础上,充实了《伤寒论》的证治方药,尤其在应用部分,根据原方的主治,结合临床实用,参考现代报道,重点地介绍了方剂的主治范围,适应症状,加减方法,目的在于实用。其内容比较丰富,是学习和运用经方治疗内科及妇科疾病的重要参考书,为整理提高研究《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开辟了新的途径。
目录
700)this.width=700;" >
一、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二、伤寒、温病类病证
伤寒
风温
春温
喝病
湿温
三、时病类
痉病
湿病
疟病
黄疸
霍乱
痢疾
百合
阴阳毒

四、肺系病证
肺痿

咳嗽
上气
支饮
结胸
咽痛
虚劳
悬饮
五、心系病证
惊悸
癫狂
胸痹
心痛
心烦
失眠
六、肝胆系病证
中风
眩晕
奔豚气
鼓胀
阴狐疝
蛔虫
胁痛
七、脾胃系病证
腹满
寒疝
腹痛
宿食
便秘
泄泻
心下痞
胃脘痛
呕吐
呃逆
噎膈、反胃
痰饮
八、肾膀胱系病证
腰痛
小便不利
失精
水气
黄汗
消渴
溢饮
九、血证类病证
吐血、衄血
便血
蓄血
瘀血
十、经络病证
头痛
历节
血痹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
脚气
附篇
一、外科病证
痈肿、肠痈
金疮、浸yin疮
二、妇人妊娠病证
妊娠下血
妊娠恶阻
妊娠腹痛
妊娠小便难
妊娠养胎
三、妇人产后病证
产后腹痛
产后郁冒中风
产后虚烦下利
四、妇人杂病
月经不调
热人血室
妇人崩漏
杂病
前阴病

仲景方剂学.pdf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681528.html?from=like
本书编写的重点:一、突出【类方证治】与古人对本方应用方药的变化,主治的病证。二、突出【临床报道】与现代人对本方的实用报道。三、突出【应用】,说明诸家对本方的临床实践经验体会。其内容比较丰富,是学习和运用经方治疗内科及妇科疾病的重要参考书,为整理提高研究《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开辟了新的途径。
目录
700)this.width=700;" >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二章 涌吐剂
第三章 泻下剂
第四章 和解剂
第五章 双解剂
第六章 泻水剂
第七章 清热剂
第八章 祛风剂
第九章 除湿剂
第十章 利湿剂
第十一章 温里剂
第十二章 回阳剂
第十三章 润燥剂
第十四章 理气剂
第十五章 理血剂

-------------------
黄煌教授的校友兼同事哦,呵呵!

-------------------
张谷才先生是我的老师。当年我读研究生,张老给我们上《金匮》。他是个临床家,他讲课,没有厚厚的讲义,只是几种卡片,讲原文,没有空话,不拘泥于注家,多谈自己的体会心得,讲经验,讲医案,非常实在。张老那时头发就全白,但精气神十足,上课声音宏亮,当年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衷心祝愿张老健康长寿!

-------------------
 原来是黄教授的老师,名师出高徒啊!
 可能对于现代中医学子,张老在经方界可能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估计和为人低调和退休较早有关系,另外在近年在山村行医和大城市的名气肯定差别很大,但这并不能掩盖张老的学术的光芒。
 我是自学中医的一名小学生,对经方的认识很浅薄。我个人认为张老的对后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仲景内科学》这本著作上,了解张老也是从这部书开始的。
 由于是自学,没有老师教,毕竟不是以医为业,加上个人不太努力,总想找个捷径。从《内经》、《伤寒》学起不太现实,老是琢磨着能找尽快能用于实践的途经(相信大部分中医爱好者都是这么想的)。黄老师的《经方100首》确实是一部贴近临床的好书,以往咽痛总是用银黄颗粒类的成药,效果一般,最近有次咽痛,根据症状试着用了书上讲的“桔梗甘草汤”,也没有煎熬,就是放了一些饮片用开水冲着喝,另外将草药随时含在嘴里,也就一天的时间,基本就没什么感觉了。这让我信心倍增。
 一般的经方类书籍是按方剂分类的,《中医内科学》是按病名分类的但以时方为主,而张老的《仲景内科学》是按病证分类的经方专著,而且是伤寒、金匮合一的,既符合仲景师的原意,又便于按证索方,别开思路,殊为难得,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可以十分方便地理论联系实际。所以从我发现这本书就开始关注张老的理论。在此也强烈推荐给广大经方界的朋友!

-------------------
今天,我又见到张谷才先生了。他是应吴以岭院士的邀请,来南京与学生们聚会的。他已经90岁的高龄,腿脚有些不灵便,但思维非常清楚。他为农村缺乏中医而痛心,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禁止中医自制中药制剂而不满。据说,老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写文章,写书。如此高龄,依然心系中医,依然笔耕不止,这种精神让我们非常感动!
今天晚上,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研究生和张谷才先生、孟景春先生、王新华先生,还有班主任俞觐奋老师共进晚餐,气氛非常热烈。

-------------------
刚巧,昨天我在一网站上看到此老创办了一个与毛主席语录有关的活动,有趣!
希望此老活过100岁,成为孙思邈一般的传奇。

-------------------
参观南京中医药大学张谷才教授? 2008-05-23 16:20
????????? 昨天跟我的同事们一起参观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张谷才教授家,进入他家院子的那一刻,就觉得张老真的不简单,张老已经86岁了,可是依然十分热爱生活,在庭院的一角种植了好多花草,每天都由他亲自打理,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我们去的时候他出去散步了,还是他的孙子把他找回来的呢。挂在屋子里的两个大风筝俨然已经历经了沧桑,在底楼张老自己的动物园养着长颈鹿、孔雀、鳄鱼、猴子等动物,都是他托他的学生从各地买来的,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动物园。接着我们从一个小门进入到他的博物馆,真是大大的给我们开了眼界,张老兴致很高的当上了我们的“导游”,给我们讲起来每个小房间里的一切,从一大到十七大,张老收集了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全部资料及参会的主要人员的照片,收集的全面让人惊叹,接着是各次起义的照片人物及经过的全套资料,包括秋收起义等,还有各次战役的全部资料,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等,真的让我们不得不称赞他的神奇,根我们一起参观的水科长已经五十几岁,他的阅历已经相当丰富,可是连他都说有许多图片是他都没有见过的,参观过程中一次次的称赞张老的努力宇不易。接下来张老带我们参观了许多知名领导人的雕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而且在每个名人旁边都有其简要的简历,张老说这些简历的收集让他花费不邵心思,再穿过一条小巷,来到了经典著作的家园,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榜等等,经典著作里的主要人物全部是白兰玉的雕像,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还特别另立了一个小空间。在过道中还有沙家兵的小雕像,栩栩如生。不志不觉天色已经黑了,看张老根我们爬上一个个楼梯,穿过一条条小巷真的很感动,最后张老带我们去参观了一些红木雕刻,他说这些动物的都是他先一幅幅画出来,然后送到雕刻厂照画雕刻的,哪些鸡啊、马啊、等等真的让人叹为观止。天色已晚,张老也累了,我们不忍再打扰张老,就暂时结束了我们的参观,尽管我们意犹未尽,临走时张老一再叮嘱让我们下次一定要去玩,我们依依不舍的跟张老道声再见,离开了张老的家.......留下了无数的回忆......
??? 真的希望有机会再次光临张老的博物馆!
一个博客上转帖的
http://wangjingnokian.blog.sohu。com/88237447.html

-------------------
实用金匮教学参考资料(正、续两册合拍)——江苏名医张谷才教授力作
http://pm.kongfz。com/4287086/
700)this.width=700;" >

珍稀的资料,估计只有当年的学生才有可能得到,很难买到了。

-------------------
这两本书我曾在朝天宫边上的仓巷的一家旧书店买到,品相近十成,价格还不高,如获至宝啊!

-------------------
引用第12楼chfmao于2010-11-05 15:42发表的  :
这两本书我曾在朝天宫边上的仓巷的一家旧书店买到,品相近十成,价格还不高,如获至宝啊! 700)this.width=700;" >


chfmao兄如果有时间能扫描后放到网上,可是造福广大经方好友了啊!

-------------------

【如皋人】一个老中医退休后的生活
700)this.width=700;" >

图片:1.jpg


从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退休后一直回故乡安居晚年,他就是高井张草村老中医张谷才老先生。平时大都时
间在自家门诊所帮助乡亲们看病。
700)this.width=700;" >

图片:2.JPG


近九旬身体还很硬朗
700)this.width=700;" >

图片:3.JPG


华伦再世
700)this.width=700;" >

图片:4.JPG


家园一
700)this.width=700;" >

图片:5.JPG



-------------------
700)this.width=700;" >

图片:6.JPG


收藏的风筝一
700)this.width=700;" >

图片:7.JPG


700)this.width=700;" >

图片:8.JPG


自画山水画一
700)this.width=700;" >

图片:9.JPG


自画公鸡
700)this.width=700;" >

图片:10.JPG


-------------------
养鹿
700)this.width=700;" >

图片:1.jpg


养猴
700)this.width=700;" >

图片:2.jpg


孔雀
700)this.width=700;" >

图片:3.jpg


历史人物几十位
700)this.width=700;" >

图片:4.jpg


自制中药
700)this.width=700;" >

图片:5.jpg


-------------------
以前买了张老的《中医方剂学》,由于不了解张老,还以为是一个抄方剂书的人编写的那
所以,书放在一个角落一直没看
多谢楼主,原来张老是个理论家又是临床家
现在庆幸自己拥有了这本书

只是,《仲景内科学》卓越网上缺货了
《张谷才临征集》也没找到
希望知道的朋友告诉一声,先谢了!

-------------------
一位老人与一座孔子语录园

文图/鞠九江


连日来,位于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的一座孔子语录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其园主人张济民说: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 《论语》 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我建孔子语录园就是要传承孔子思想, 宣传孔子文化, 倡导 ‘仁’ ‘礼’ ,为构建和谐社会尽点微薄之力!”张济民, 今年90岁, 系南京中医药大学退休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全国著名中医专家、 蜚声海内外的 《金匮要略》 研究大家。2010年12月中旬, 他接受了笔者的独家采访。

面前的张济民老人,身着中山装,身材清瘦, 眉发皆白, 虽然年已九旬, 但身板硬朗, 神态安祥, 眼珠子透亮。 他思维敏捷, 说话有条有理,给人以超凡越圣、 仙风道骨之感。

雄心, 老人要建语录园

1990年, 70岁的张济民光荣退休。 退休后,他精读了《论语》 , 全面系统地研究孔子思想和孔子文化。他积极探讨孔子与中医理论关系,著有 《孔子中医观》 、 《孔子与中医养生》 、 《孔子长寿秘籍》 等多篇学术论文。与此同时, 他还受聘在南京市名老中医门诊部坐诊多年,治愈了1300多名危重病人, 根治近万例疑难杂症, 享誉大江南北。著名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这样评价张济民: “精研医术、 师古而不泥古, 继承中有发扬, 论医理法方药, 自成一体。 临床辩证施治, 独辟蹊径。常起疑难解沉疴,福泽一方。每遇疑难怪病, 妙手回春, 治疗肝硬化、 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重症更是颇有心得,游刃有余……”

2000年初春, 张济民老人80华诞时回到老家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当白发白眉白胡须、 脚蹬圆口布鞋、 身着中山装的张济民老人出现在村头时, 七八个少年好奇地打量着他。张济民饶有兴趣地吟诵唐代诗人贺知章的 《回乡偶书》 诗句, 继而捧起一把热土一声高过一声叫喊: “孩子,这儿是我的家, 我到家了!”

张济民的家乡, 地处穷乡僻壤的革命老区,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 农民生活艰苦, 系肝癌、 肺癌、 食道癌等重病高发地区。由于缺医少药, 当地及周边乡镇每年有数百人丧命于绝症和疑难杂症。在随后的几天日子里, 张济民走村串户,为数十名重病患者进行了义诊,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在与乡亲们的交谈中, 发现不少老年人丢掉了传统文化素养, 沉迷于赌博、 封建迷信活动; 不少年青人人生观淡薄, 信仰丧失, 拜金主义严重, 竟不知道孔子是谁; 大多数村干部没有读过 《论语》 , 对孔子思想和孔子文化一无所知; 村里没有村规民约, 民风不清, 政风不正…… “这是一种悲哀,是孔子思想和孔子文化传承的断裂!” 张济民看在眼里, 急在心上。他自言自语道: “没有营养的人容易生病, 没有文化和信仰的群体容易浮躁,这'浮躁病'比身体上的疾病更难治愈呀!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迫在眉睫。 ” 当夜, 他辗转反侧, 久久不能入睡, 强烈的爱国爱乡爱民意识一次次撞击着他的心扉。 他翻身下床, 扭亮台灯,奋笔疾书: 对孔子思想的遗忘、孔子文化的残缺乃至价值观的混乱、 信仰的迷失是当今社会的尴尬。 我要发挥余热, 在家乡建一座孔子语录园, 以传继孔子思想,宣传孔子文化, 倡导 “仁” 、“礼” , 纯洁村风民风,给后人留下一笔永久性的精神财富。

次日一大早, 张济民急匆匆找到村书记, 说出自己要建孔子语录园的想法。书记对他的爱国爱乡热情大加赞赏, 当即表态: 村里将在用地、审批等环节上给予方便和支持。可书记也担心他年事已高, 精力也跟不上, 再就是需花大笔投资,而村里却爱莫能助。张济民说自己身板硬朗, 有生之年要为家乡人民做点事, 留一笔精神财富, 至于资金我自有办法解决。

“张教授要建孔子语录园啦!”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下子传遍了全村, 村民们对此褒贬不一。回到南京后, 张济民食不甘味, 卧不安席, 满脑子盘念着语录园的框架和蓝图。"孩子爸, 看来南京留不住你了,家乡有你的牵挂, 我们就回去居住吧!"老伴看出了他的心事安慰道: “不管遇到风还是雨, 我陪着你!”“知我者, 老伴也!” 张济民甚是感激。 2000年 3 月张济民携老伴回到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 展开了他的夕阳创业计划。

战略, 开个门诊圆那梦

张济民回乡安置好家人后,便带上干粮走南闯北开始了筹建孔子语录园的可行性调查。经过两个多月的奔波,他收集了数百份信息资料, 北京、 上海、 南京、 西安等地的国内著名游览园和孔庙留下了他的奔波足迹。而依据专家评估, 建一座语录园(含附属生态园)至少需投资200 万元, 且免费观赏无收益,每年还需贴补不少的维护保养费。200 万元,这对于一个退休老人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可望而不可及。 “吓死人了, 倾家荡产也是杯水车薪!” 儿子极力反对。老伴也打起退堂鼓, 劝他死了这条心。张济民沉着脸,一言不发。 他知道建语录园的成败关键在于资金, 解决了这个 “瓶颈” 问题, 其他矛盾将会迎刃而解。 接下来的日子, 家人再也没有听到老人提及语录园三个字, 他每天按部就班地跑步、 下棋、 逗鸟、 绘画, 悠闲自乐。家人以为他放弃了筹建语录园计划,不禁暗暗自喜。

一个月后, 张济民从银行取出10万元稿费积蓄, 说要建一幢中医门诊楼。 “老爷子开明, 开个专家诊所既解除了病人痛苦, 又增加了家庭收入,是两全齐美的好事!” 晚辈们个个拍手称快,纷纷加入筹建中医门诊楼行列。张济民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和民工一起挥锹铲土, 搬运砖块,不分昼夜忙碌在工地。 经过近3个月的奋战,一幢集内科、 妇科、 儿科、 针炙科、推拿科于一体的门诊楼拔起而起。 2000年10月初, 张济民中医专家门诊开诊, 当日接待病员13人, 看着花花绿绿的钞票送进家门,协助做后勤工作的晚辈们个个喜笑颜开, 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 开诊一个月,生意红红火火,病员遍及如皋、海安、南通、 泰州、 扬州等周边10多个县市, 连上海、 浙江、山东等地也有不少病员千里迢迢慕名前来求医, 张济民竭尽全力为患者服务, 从而使众多患者的生命得以康复和延续。 家人细算一笔帐,一个月的门诊收入少说也有两万元,可所挣的钱全由老人一人独掌。"老爷子是貔貅, 只进不出。"家人对他很有意见。儿子想买台空调, 他说农村通风透气, 用不着; 孙子要买辆摩托, 他说不安全; 儿媳托人从外地买回一台跑步机, 他一见就火了: “这是纸上谈兵,那有在外面跑步锻炼自在!” 儿媳赶紧退了货。 “老头子, 别固执了, 火葬场烧人又不烧钱, 你留钱做啥哩?”老伴也在一旁咕哝着。 面对家人的满腹牢骚, 张济民冷冷地甩出一句: “钱要用在刀刃上!”此后不久, 待镇土管所送来《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 镇砖瓦厂、 水泥制品厂将一车车砖瓦、水泥板运至家门口时, 张家人才意识到老爷子要建孔子语录园了。张济民见时机成熟, 便向家人如实摊牌: “我开诊所就是要圆孔子语录园的梦啊, 我开诊所一年挣20万, 10年就是200 万, 靠我这把老骨头建个孔子语录园不成问题,要知道语录园是个永久性的精神财富啊……”张济民越说越激动, 声音越说越响亮。看着他一脸执著的表情,老伴和长子会意地点点头:“你认准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 那就建吧!”

战术, 我要做当代愚公

建孔子语录园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2000年11月,在语录园开工奠基仪式上, 张济民动情地说: “我要立愚公移山之志, 做当代愚公, 打一场持久战, 建一座孔子语录园。我要做传承孔子思想、 宣传孔子文化的新愚公, 挖'山'不止, 传承不息, 让祖先的思想和文化代代传下去……”老人慷慨激昂的讲话回荡在乡村田野, 震撼着乡亲们的心灵。是的, 这是一个从旧社会走过来、 靠民族精神支撑而成为大学教授、 国家栋梁之材的老人发出的肺腑之言, 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他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孔子语录园是传播孔子思想和孔子文化的观赏和娱乐场所,其建筑首先要吸引人。在古园林建筑专家的悉心指导下, 一个 “整体设计, 分步施工, 逐步到位, 集语录、 艺术、 生态于一体” 的孔子语录园蓝图一挥而就。为使孔子语录长期保存, 按设计方案, 孔子语录均需雕刻在石头和石块上, 同时要塑孔子像。为增强其观赏性、 娱乐性, 园内还要建展示楼、 亭轩、 廊轩, 且要求款式新颖, 仿古而且不俗。 接下来, 漫长的岁月, 张济民除了门诊外, 吃睡在工地, 从落实资金、 选购材料到每个单项工程竣工验收, 他事必躬亲,一步一个脚印。工程队负责人说: “张教授是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 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 ”

废寝忘食、 超负荷工作, 使张济民老人体重急剧下降。曾有人劝他: “张老,一心无二用, 门诊和语录园就舍去一个吧!”张济民一笑: “一个也不能少,建孔子语录园是我晚年的追求和奋斗目标,而门诊则是通向目标的桥梁。没有资金一事无成呀!” 2004 年严冬, 张老病倒了,高烧不退, 昏迷不醒,这下可急坏了家人。村书记火速从县城请来名医。医生诊断,老人患有较为严重的心肌炎, 这是心力交瘁, 积劳成疾所致, 输液一周后才渐渐有了精神。病床上, 张老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但奉献是无限的。我晚年的生命即使像流星一样闪过, 也要让它放射瞬间光辉; 即使有朝一日成为一片枯叶, 我也要化作肥料, 滋养曾经哺育我的这方热土。 坚持, 坚持, 再坚持, 语录园一定能如期建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 至2010 年11月下旬, 历时10年, 耗资280 万元, 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的孔子语录园终于建成。

走近孔子语录园如同走进一座生态园,花圃、 桃园、 兰花台、 银杏园、 葡萄架、 动物园、 水上乐园别具一格,依次分布在语录园附近的观赏区。小桥流水、 绿树成荫、 鸟语花香、百花争艳,走进观赏区, 宛如走进 “世外桃源” 。 那在城里动物园才能见到的孔雀、 鳄鱼、 金丝猴、 梅花鹿等野生动物, 让乡村少年儿童大开眼界, 使其在认知孔子语录的同时尽情享受快乐, 堪称 “寓教于乐的典范” 。语录园正门前的广场上奇石林立, 石头上面刻着数十句孔子经典语录。 “泛爱仁,而亲仁” 、“不学礼, 无以立” 、“凡出言, 信为先” 、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些刻在奇石上的孔子语录文字, 均出自张济民老人的手迹。语录园大门两侧的一副对联: “为人要孝弟忠信, 教民讲仁义道德” ,道出了老人的心声。园内亭台楼阁, 古色古香,一尊高大的白玉石孔子圣像耸立园中; 约200米长的廊杆内依次为前言、 孔子图片集锦、 孔子语录、 孔子语录译文。 近1000字的前言, 详细介绍了孔子思想、 孔子文化精髓及孔子生平、 丰功伟绩; 孔子图片集锦展出孔庙、 孔子画像、 孔子故居及孔子讲学图片52张; 118句孔子语录按 《治国》 、 《仕途》 、 《争论》 、 《处世》 、 《齐家》 、 《交友》 、 《学习》 、 《修身》 、《养性》 、 《礼乐》 、 《丧祭》 11篇精雕细刻在11 块大理石上; 大理石黑底黄字,每块3.2平方米, 其四周为青石嵌边, 青石上雕有竹、 荷花等图案; 11块嵌在墙上的不锈钢板上是蓝底白字的孔子语录译文。张济民老人还向不少参观者及附近村民赠送了3000多本自编自印的 《孔子语录》 小册子。 漫步语录园,人们流连忘返, 逐字琢磨, 细细品味, 被孔子政治主张、 哲学思想、 品德修养、 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深深吸引和陶醉,不少人拿起摄像机录下语录园全景, 也有人拿出记录本摘抄其精华。人们在欣赏语录园的同时, 更惊叹和敬佩于张济民老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夕阳创业红似火,一片丹心育后人。10 年间, 张济民老人治病救人、 创建孔子语录园取得双丰收, 累计治疗肿瘤、 肝癌等内伤杂病及妇幼疾病30000余例, 研制治疗肿瘤的中成药71种,出版医学专著9 部, 计250 万字, 其赢利全部用于孔子语录园建设工程。 “孔子语录虽然反映的两千多年前孔子的社会人生精论,但在改革开放、 经济腾飞的今天, 孔子思想及孔子文化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结束采访时,张济民老人慷慨而言: "翻开 《论语》 , 处处闪出了孔子智慧的光芒, 细细品味, 仍有很多金科玉律。建议大家挤时间读读《论语》 , 你将从中得到感悟和受益, 走进一片新天地!"

-------------------
果真是一位好医生啊!

-------------------
真乃再世仲景,济世活人,功得德无量。

-------------------
无限佩服,景仰!

-------------------
好医生。敬仰

-------------------
给我们讲课的老师,现在都是国医大师级的了,象张谷才先生,周仲瑛先生,甘祖望先生,夏桂成先生,此外还有江育仁先生,孟澍江先生,等等,有些已经作古。能蒙诸先生授课,实是不可多得的机缘。惭愧学生进步太慢,性情浮躁,成就甚少,名气更是没有。只能作一老实中医人,尽量多帮助一些需要中医救治的民众吧。

向前辈致敬!

-------------------
hao  hao  hao

-------------------
张老已经几次中风了 , 住在省人医抢救过了, 不知近况何如?

-------------------
这么好的名中医啊!回乡济民!现在的社会有张老,难得啊!可敬可佩!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