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为道日损。
fo学:真空生妙有。
事实上,道家所说的为道日损就是去除身见,但是道家比较讲究依身修行,明了了身的作用自然而然就对这个身的本质明了,也就不存在对身的执念,所谓为道日损真正就是损世俗习性,久久世俗习性损完了,换句话说就是到了与天地同体或者说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时候无有差别,一切圆融,什么都空了都没有了。但是,如果沉湎于空的境界也是不对,因为空与有是相互的,如果执着于无,产生弃世厌生本身已经脱离天人合一,因为所谓天人合一不仅仅是指身的生命上合一,更是要发起心的精神上合一,所以真的身见空了,那么心就应该发起如内经当中所说的“被服章”的精神入于世俗而转化世俗。事实上,身病也是世俗习性所累之病,道家的“为道日损”正是对治的法门,而心病也是自然本性所累之病,fo学的“真空生妙有”正是对治法门。但是,经历文化融合,儒释道各家互相融合,事实上已经不分彼此,所以研究“人”,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心,的不同所以应该从三家取其自悟的方便,切勿互斥其非。事实上,我们现代中医人,往往偏于“人”的人与自然方面的研究,本身已经偏颇,所以中医应该回归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应该彻底的融合恢复文化自身的代谢,只有健康的文化才能产生健康的政治产生健康的经济,以至于各行各业的健康发展。换句话,我们的文化已经病了,而且很严重。
-------------------
最近看了一点现象学书籍和文章,发现20世纪初德国现象学思想方法,与2500年前老子的思想有相合之处。其一就是这个“为道日损”。老子叫做“损”,现象学叫做“悬搁”、“加括弧”,也就是放在一边,暂时不管。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返朴归真,现象学叫做“回到事物本身”。
这对于中医学来说,就是认识生命必须亲自直面生命,而不要被习惯思维、日常知识所误导,脱离“形”的纠缠,进入“气”的本源。书本知识、理论概念、逻辑思维,可能都要回避。
但也不是无知状态。必须先有知识,然后才能“损”。老子说“为学日益”,也是必要的。否则你没有“损”的前提条件。
“真空妙有”的含义可能不是这么简单的。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觉悟境界问题。其实我上面说的老子“为道日损”、“为学日益”的含义,可能也只是简单猜测。只有当我们真正体会到、感受到我的生命突破了以往和现实,世界只在我的俯视之下,才能真正有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