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作为方法论,帮助人们构筑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1]],自《
黄帝内经》以来已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无不对其进行发挥充实,尤以明代医家张景岳对中医阴阳学说的进一步完备所做的贡献为大。
作为医易大家,张景岳不仅对医学有着深入的研究,且易学造诣深厚,同时还熟知宋明理学思想,其阴阳学说深受易学思想的影响,试做探析如下。
1 一分为二,互为其根
张景岳认为宇宙间普遍存在着两个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方面,即阴阳。他在《类经·阴阳类》中明确提出“阴阳者,一分为二”的著名论断,认为宇宙的形成是由太极之一气,一分为二,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乃构成万事万物的根本,他说:“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也。”[2]同时,张景岳认为“一分为二”乃万物化生的根本之理,他说:“万生于一,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四,以三百八十四爻,万有一千五百二十策,而交感之妙,化生之机,万物之数,皆从此出矣。.
张景岳这种“一分为二”的思想显然受了理学家解易思想的影响。周敦颐在《太极图说》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4]邵雍也说:“太极既分,两仪立矣……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5]234
“一分为二”具有深刻的辨证内涵:阴阳二者既对立又统一,这是阴阳互根思想的理论基石。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即提出“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概念,把阴阳的对立与互根统一于太极之中。邵雍在《观物外篇》里也对阴阳互根思想做了深刻的阐述:“阳不能独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见,故阴以阳为偶。”[5]267受此影响,张景岳在论阴阳关系时也着重强调“阴阳互根”,明确指出:“阳为阴之偶,阴为阳之基,……一动一静,互为其根”[3] ,“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
阳结合,万象乃生……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成,而阴阳之气,本同一体。”[6]
张景岳将阴阳互根的思想充分应用于医学理论中,表现为以阴阳互根论统摄人体水火以及精气等关系,如:论“水火同原”,张景岳说:“道产阴阳,原同一气,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也。何以见之?如水为阴,火为阳,象分冰炭。何谓同原?盖火性本热,使火中无水,其热必极,热极则
亡阴,而万物焦枯矣;水性本寒,使水中无火,其寒必极,寒极则
亡阳,而万物寂灭矣。此水火之气,果可呼吸相离乎?其在人身,是即元阴元阳。”[7]说明人身之水火即元阴元阳是不可相离的。
论“精气互生”,张景岳说:“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8],“故先天之气,气化为精;后天之气,精化为气,精之与气,本自互生”[9]。精气虽可分为阴阳两个方面,但在生命活动中,精与气是时刻不能分离的整体:气为阳,阳必生于阴;精为阴,阴必生于阳。
张景岳在“阴阳互根”理论的基础上,对阴阳精气不足的治疗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8],又说: “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10]。这种“阴阳相济”的治法,对后世论治阴阳虚损诸病,影响很大。
2 崇生重阳,提出“阳非有余
虽云“阴阳互根”,但从《易传》到理学家都以阳为主导,阴为从属。阳贵阴贱,扶阳抑阴,可以说是易学的主导思想。《周易·系辞传》即明确提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程颐说:“阴阳尊卑之义,男女长少之序,天地之大经也”[11]。朱熹也说:“乾坤阴阳,以位相对而言,固只一般。然以分言,乾尊坤卑,阳尊阴卑,不可并也”[12]。传统文化中“阳尊阴卑”的思想意识在以张景岳为代表的明代医易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金元以来,时医多执补阴之说,专用寒凉、攻伐阳气之弊流行。张景岳为救其偏,一反
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之说,而创“阳非有余”之论。在《大宝论》中,他主要从形气、寒热及水火之辨三个方面来说明人体阳气的重要性。
2.1 形气之辨
从形气上看, 张景岳认为:“形气者,阳化气,阴成形,是形本属阴,而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及其既死,则身冷如冰,灵觉尽灭,形固存而气则去,此以阳脱在前,而阴留在后,是形气阴阳之辨也。非阴多于阳乎?”[13]798在张景岳看来,人体五脏六腑气化之所以变化无穷无不由于阳气的作用,及其死后,则身冷如冰,知觉尽失,形存而气则去,这种阳脱在前而阴存于后的状况说明了阳气的不足。
2.2 寒热之辨
从寒热上看,张景岳认为:“寒热者,热为阳,寒为阴;春夏之暖为阳,秋冬之冷为阴。……是热能生物,而过热者惟病;寒无生意,而过寒则伐尽。然则热无伤而寒可畏,此寒热阴阳之辨也,非寒强于热乎?”[13]798春生夏长,显示着阳热的生化万物;秋收冬藏,象征着阴寒的缺乏生意,这种现象说明了阳气的重要性。
2.3 水火之辨
从水火上看, 张景岳认为:“水火者,水为阴,火为阳也。造化之权,全在水火”[13]798。虽然造化之权在于水火,但水亦由天一之阳而生,他说:“天一者,天之一也,一即阳也,无一则止于六耳。故水之生物者,赖此一也;水之化气者,亦赖此一也”[13]799。这说明了水之所以生物、化气,惟赖水中之阳气。
3 尊水重阴,亦倡“阴常不足”
传统文化虽以“阳尊阴卑”为主,但亦素有尊水重阴的传统,如《老子·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管子·水地篇》亦曰:“水者,何也?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这种尊水重阴的传统观点在张景岳的医学思想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张景岳虽重视阳气, 但亦不忽视真阴。他在“阴阳互根”思想的指导下,认为阴阳是相对的,两者缺一不可,《真阴论》说:“凡万物之生死,本由阳气;顾今人之病阴虚者,十之八九,又何谓哉?不知此一阴字,正阳气之根也。盖阴不可以无阳,非气无以生形也;阳不可以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
阴不可以无阳,阳不可以无阴,但从“此一阴字,正阳气之根也”这一句可以看出张景岳虽重视阳气,尤立足阴精,其对真阴的阐述及阴虚证的治疗之法事实上是他学术思想中的主要核心之一。在《真阴论》中,张景岳从五个方面对真阴作了阐发:
3.1真阴之象
精、形为真阴之象。在《真阴论》中,张景岳引用《灵枢·本神篇》“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以及《素问·三部九候论》“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之意,认为阴虚即精虚,精虚则气无所依附,气无所附则生化之机息,而人之外在形肉由内在阴精所生,故观察人之外在“形质之坏与不坏”,即可确定人之内在“真阴之伤与不伤”[15]。
3.2真阴之脏
肾与命门为真阴之脏。张景岳说:“所谓真阴之脏者,凡五脏五液,各有所生,是五脏本皆属阴也;然经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液皆归乎精,而五精皆统于肾,肾有精室,是曰命门,为天一所居,即真阴之腑。”[14]800张景岳将肾作为人身真阴之脏,而统于命门,将真阴与命门联系在一起,强调命门为人身之太极,命门兼具水火,为性命之本。
3.3真阴之用
命门水火之功为真阴之用。张景岳说:“所谓真阴之用者,凡水火之功,缺一不可。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五液充,则形体赖而强壮;五气治,则营卫赖以和调。此命门之水火,即十二脏之化源。”[14]800张景岳认为人身形体之强壮、营卫之和调以及脏腑功能之运转均归于命门真阴之用。
3.4真阴之病
不足亏损为真阴之病。张景岳说:“所谓真阴之病者,凡阴气本无有余,阴病惟皆不足”。他认为“水亏其源,则阴虚之病叠出”[14]801,而见阳盛于标之证,此非阳盛而是命门之水亏,病在阴中之水;“火衰其本,则阳虚之证迭生”[14]801,而见阴寒偏胜之证,亦非阴盛而是命门之火衰,病在阴中之火。正如王冰所说:“寒之不寒,责其无水;热之不热,责其无火。”无火无水,皆在命门,统称为阴虚之病[15]。
3.5真阴之治
补肾命为真阴之治。张景岳说:“所谓真阴之治者,凡乱有所由起,病有所由生,故治病必当求本。盖五脏之本,本在命门,神气之本,本在元精,此即真阴之谓也。”[14]801五脏为人体之本,肾为五脏之本,命门为肾之本,阴精为命门之本。因此凡阴阳诸病变,当从并具水火之命门入手。
4.小结
张景岳的阴阳思想以阴阳互根为核心,他明确提出“阴阳者,一分为二”的论断,认为“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阴阳之气,本同一体”,阐述了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张景岳从医学角度将崇生重阳与尊水重阴的两种哲学思想统一起来[16],一反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而创“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说,认为肾主水而水中有火、命门真阴涵摄真阳,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宗明. 奇迹、问题与反思[M].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54.
[2] 张景岳. 张景岳医学全书·阴阳类[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6.
[3] 张景岳. 张景岳医学全书·类经附翼·医易义[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777.
[4] 周敦颐. 周敦颐集·太极图说[M]. 北京:中华书局,1990,3.
[5]邵雍.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6] 张景岳. 张景岳医学全书·类经图翼·阴阳体象[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23.
[7] 张景岳. 张景岳医学全书·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77~878.
[8] 张景岳. 张景岳医学全书·景岳全书·补略[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575.
[9] 张景岳. 张景岳医学全书·类经·摄生类[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1
[10] 张景岳. 张景岳医学全书·景岳全书·传忠录·阳不足再辨[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906.
[11] 程颐. 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坤卦[M]. 北京:中华书局,1981,755.
[12] 朱熹. 朱子语类·卷六十八[M]. 北京:中华书局,1986,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