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治疗咽炎案例:
保洁董阿姨52岁
喉咙经常干疼,不能吃鱼、咸、辣味的食物 ,一旦不注意,就特别干疼 。去医院检查说是咽后壁滤泡增生——咽炎,当时医生给她开了点抗生素就说这种病治不好 只能吃点消炎药缓解一下
这些症状反反复复折磨她近一年多了,急得她到处打听有啥偏方治疗咽炎,不知在哪个江湖医生那用了一种散剂吹喉咙还用东西在喉咙里拨弄得出血后疼得更加厉害了,不敢再去,央我给治治看(在她眼里我应该也是江湖医生一类的吧,反正人家对正规医院失去信心了)。给她看号脉、察舌:脉细,关、尺细甚。舌胖、苔薄白、有齿痕。大小便正常,食欲一般,晨起口干,腰酸
腰痛,膝盖沉重,咽部有如堵住一般咳不出吐不出,干、疼,我就开了
半夏厚朴汤合甘
姜苓术汤5剂。服用后基本无效。口干、嗓子干疼依旧。
二诊症状依旧,舌略红,二便正常,考虑她口干咽干厉害,就给换成服用中成药
养阴清肺膏,三瓶吃完,感觉口干稍微好一点,但一吃鱼就发作不光干还还是很疼,咽口水都疼。又继续用养阴
清肺汤合甘姜苓术汤7剂。对咽炎的效果一般,腰酸腿疼缓解不少。说明甘姜苓术汤是对症的,那养阴清肺汤和
半夏厚朴汤对她的咽炎基本就不对症。
回家我就一直琢磨,我这常规方法怎么不见效,人家保洁阿姨经济本来就不好,被我这开药试来试去的多浪费钱啊。翻书!余国俊的中医师承实录是我在常规治疗不效后参考的第一资料,书中案例如下:
诊断现场
女患,38岁,1992年5月23日初诊。
3年多来咽部干涩,微痛,灼热,有异物感,吞不下、吐不出,有时干咳,声嘶;上午较轻,下午、晚上较重。西医诊断为
慢性咽炎,用抗生素无效,加用激素,症状曾一度缓解,但停药不久又复发,且有加重趋势,遂不敢再用。又曾施以冷冻疗法2次,亦有所缓解,但一患
感冒又复发。
中医曾诊断为虚火
喉痹,按肺肾阴亏、虚火上炎治之,选用
百合固金汤、知柏
地黄汤、养阴清肺汤等30余剂,诸症似有所减轻,但又增纳差,脘腹发凉。
更医按梅核气治之,用半夏厚朴汤合丹栀
逍遥散3剂,咽干灼热加重。迁延3年,失去治疗信心。
刻诊:症如上述,口淡微干,纳欠佳,大便较干燥;月经色偏淡,量较多。望诊:咽粘膜淡红欠润,咽后壁淋巴滤泡呈团状增生,舌淡红少津,苔薄白,脉缓弱。
辨证论治
[学生甲]中医院校教材上说慢性咽炎相似于虚火喉痹,其诊断要点为:咽部不适、微痛、异物感,常有吭喀动作;检查咽部微红,喉底颗粒增生。这些都与本例的症征大体符合,是不是按这种辨证进行治疗呢?
[老师] 其一,本例并无肺
肾阴虚,虚火上炎的其他症征可资参验。
其二,咽粘膜呈淡红色,而不是微暗红色;咽后壁淋巴滤泡呈团状增生,而不是呈颗粒状增生;舌质淡红少津,脉缓弱而不数,亦非虚火上炎之象。
其三,再参合口淡微干,纳欠佳,大便较干燥,月经色偏淡量较多等,可以考虑为
脾阴亏损兼脾气不足之证。
至于已经服过数十剂滋阴降火方药而疗效不佳,反有副作用,就更不应重蹈复辙了。
大家知道,脾胃属土,病在七脏宜甘缓;而滋养脾阴,尤宜以甘淡平和,或甘凉濡润之
药为主,辅以甘温补益之品以健脾益气。
我临床习用明代《慎柔五书》滋养脾阴的六和汤加减,或参苓
白术散减辛燥之药,加甘凉濡润之品而缓缓图之。
考虑为脾阴亏损,咽失濡养之证。
治宜滋养脾阴,兼益脾气,俾脾之气阴充盈而源源上达咽嗌。
一方:六和汤加减。
药用:
太子参15g,
麦冬15g,
茯苓12g,生炙
甘草各5g,生
扁豆15g,生
山药20g,百合30g,
黄芪20g,
桔梗10g,
木蝴蝶10g。6剂。
二方:张锡纯经验方。
药用:
桑叶6g,
薄荷6g,
滑石30g,生甘草6g,
蝉衣6g,
胖大海3枚,麦冬15g。6剂。用开水浸泡,代茶随意饮之。
二诊:咽部干涩及种种不适之感有所减轻,纳开,口已不干,大便通畅。
改用六和汤合参苓
白术散加减:
太子参50g,白术30g,茯苓30g,生
炙甘草各15g,生扁豆30g,生山药50g,百合100g,黄芪60g,桔梗15g,木蝴蝶30g,
石斛50g,莲米50g(去心),
露蜂房20g,
郁金30g,
合欢花30g,浙
贝母50g。诸药用微火烘脆,轧细,炼蜜为丸,每丸约重10g,每服1丸,日3次,连服1个月。
效果:服完1粒,咽干涩、微痛、灼热、异物感等显著减轻,有时毫无不适之感。患者照方炮制又服1粒,诸症消失,声爽。望之,咽粘膜红润,咽后壁光滑,无淋巴滤泡增生。尔后2年间曾患感冒3次,均未明显诱发咽炎。
平时咽部偶有不适,辄服六味汤(
荆芥、
防风、桔梗、甘草、
僵蚕、薄荷)一二剂,便
可安然无恙。
本
人参看此书案例,决定参照六和汤加减给保洁阿姨试试,遂开方7剂,服药后咽干咽痛大大减轻,又服7剂,咽部不适全部消失。现已停药1个多月,正常未复发。
700)this.width=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