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仙,清末(1830—1904)江淮名医,名履鳌,海仙为其字,以字行。兴化人,祖籍高邮,世代行医,望重一方。他自幼学医,尽得家传,对中医典籍融会贯通,学识广博,颇有造诣,遵经而不泥古,善治疑难杂症,人称“赵半仙”。著有《
霍乱辩症》、《续辩证录》、《阴阳五行论》、《赵氏秘药》等。医案为多部传世医典录入。其不仅医术高超,且心慈仁,医德高尚,常为贫苦百姓义诊。建国初期出版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载:“赵海仙……勤术古训,心得独多,亦儒者之医也,生手落善为怀,尝谓‘医为仁术,为医而不仁,何用为医?’乡里至今乐道之”。据《兴化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患病,召天下名医会诊,两江总督刘坤一荐举赵海仙应会。赵海仙怕惹事端,称病未行,1904年赵海仙故世。关于他的高超医术,民间流传着一些传说。
计治“西厢迷”
清季末叶,守旧之家甚重礼教,对子女的关防尤严。当束教受读之际,往往要求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时江阴世家张某,其子年方二十,平素沉默寡言,孜孜好学,颇得高堂欢心。一日,在一同学处得到一部《西厢记》,浏览之下,爱不释手。因情窦初开,易涉遐想,但囿于师训、家规,秘不敢宣。从此精神恍惚,梦魂颠倒,茧缚丝牵日久,饮食逐渐减少,衣宽人瘦,形容十分憔悴。其父母忧心忡忡,广延名医诊治。但都忽略了他起病的缘由,徒以参术苓草等补益之品杂投,丝毫未见起色。后闻兴化赵海仙医名,遂恭为延诊。
海仙入室内诊脉毕,出来和他家人讲,贵公子似有很大的心事,望将原由见告。但家中人只知道他用功过度。这时。伴读的书僮相告,公子在发病时,曾对一卷书着迷,常常会在静坐或梦寝中喃喃自语,现这卷书还藏在公子的枕头下呢。海仙嘱其家人暗暗取出,一看原来是部《西厢记》。海仙道:“病由心造,难怪服药无效,唯有改变其念虑。”
三天后,赵海仙嘱其家人对公子说,春光明媚,草长
莺飞,不如至郊外踏青,每可消遣解愁。公子应允,乃坐轿出南城,行三里许。见一处林木荫蔽,苍翠之中红墙隐约。fo寺俨然。及近观之,乃是“普救禅寺”。公子见状,若有所感,遂命停轿,由人扶着进去游览。但心中一片迷惘,始终不能摆脱书中情景,大是有异于常人。缓步行至两侧厢房,只听得里面机声轧轧,进门后见二位老太太皓首
白发,对坐纺纱。公子揖问:“二位得闻莺莺、红娘之轶闻否?”其中一位老太太起身道:“妾即莺莺”,复指对坐老妇:“彼即婢女红娘。”公子得闻不胜诧异。老太太接着又说:“你不信吗?当初我
嫁给张生时,正是月貌绮丽之年,但光阴如梭、流光送客,转瞬已垂垂老矣。而今夫殁家寒,故仍回寺院寄居,纺纱度日。人世变幻无常呵!”公子凝神静听,如闻黄钟大吕,梦中初醒,恍然觉悟。顿感神清气爽,胸中豁然开朗,病去了大半。返家之后,饮食渐进,精神日旺。不久,康复如常。
-------------------
其存世著作:《寿石轩医案》,《国医药物学》一名《本草精华》由其门人糜雪亭订正,萧熙,张达玉校,于1933年由上海校经山房书局印行;此书是按花木、金石、身体、鸟兽等分为4部,介绍中药381种。先引证本经原文,名医论述,再用四句歌简介其性味,治效,后附按语补充说明。里面有被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称为民国上海中医界“医之医”的盛心如先生作序。
-------------------
原江苏省中医院老中医汪履秋老先生就特别推崇其家乡兴化的清代名医赵海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