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代的一位大医师,名叫滑寿,认为《内经》中的十二经脉,应再增加包括任督二脉,而成为十四经脉。
在宋、元时代,中医是中国史最灿烂光辉的时代,所谓子午
流注及灵
龟八法,都是那个时代的杰作。
当时,更有金元四大家,即四大学派,影响了元、明、清三代的医学。
在这些学派之中,有一派是以治脾、胃经为主,认为不论什么病,都应该先治理脾、胃,把胃强健起来,其他的毛病才能诊治。
另有一派是以治肾经为主,他们的理论是水火既济的道理(肾属水)。
总之,这个时代医学有所建树的原因,是因为医学融合道家学说,已经有了实际的施证成效。所以,滑寿大师才倡言道家任督二脉的重要,甚至要将任督二脉加入《内经》的十二经脉中,这也是医学的创新,是医学的发扬。
《内经》及《难经》上说:一吸走脉三寸,一呼又走三寸。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之间,脉走六寸。一昼夜,人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走五十度。
每二百七十息时,脉走三十六丈二尺。
一昼夜,脉共走八百一十丈。
漏水下百刻,阴阳走二十五度。
我们看了这些寸、度、丈、息,没有人不糊涂,更不知道这种度量衡是什么标准。
暂且置之不理,再来看一看西方的科学计算,这也许是我们能够了解的。
每分钟每人平均呼吸十八次。
普通人脉搏的跳动,每分钟平均七十五次。
二十四小时呼吸二万五千九百二十次。太阳经过二万五千九百二十年,完成一次周期轮转。我们先把中西两方面作一个比较来看。
《内经》观点:二十四小时呼吸二万七千次。
西方观点:二十四小时呼吸二万五千九百二十次。
相差约一千次,也许男女有别,或者今古人体力也有差别,那么这个相差数字等于并不存在。
再看西方说法中的一点,认为人的一昼夜呼吸,与太阳的周期轮转是一样的数字。
这意味着什么?
这证明了道家的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将一昼夜的周期扩而大之,就是太阳的运行周期。
由此看来,中西的论调是不谋而合的。也可以说,既然是真理,外国话也好,中国话也好,说
的都是一个东西。
说来说去,又要回到气脉的问题。
学医的人,不但要懂气脉,更要懂神秘学。
许多人都在怀疑,气脉既然是解剖学上看不见的东西,从前的道家与医家,怎么会发现并且证明它的确有其事呢?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谈到一位残酷的帝王了。
南朝宋废帝是个好奇心很重,秉性又极端残酷的皇帝。有一天,他指着一个孕妇,考问两位医生,要他们说胎中的婴儿是男是女。
一个医生说是一个男婴,另一个医生说是双胞胎。
为了证明谁对谁错,废帝竟然不能等到孕妇十月临盆,立刻下令用针穴法,使孕妇
流产。
流产的婴儿,果然是双胞胎,废帝认为另一位判断不准的医生,医术不高明,加以刑罚。
宋废帝一下子害了三条命,真是残酷到了极点,不过由这件事可以证明,穴道及气脉的真实性。
事实上,在废帝以前,气脉的研究和证明都已存在了,那时是利用犯人,在他们活着时作解剖,在生命仍然存在的时候,看到气脉的运行。
元初的宰相耶律楚村,是个精通道家、fo家以及一切学问的人,他也曾在战场上,将垂死的人,作气脉的研究,那是出于战士的要求,渴望早死的情形下而作的,并不是像废帝那样的残忍无道。中国古代穴道国的铜人,实际完成在元代。
所以,气脉与穴道的学问,是在真正的“生”理学上完成实验的工作。不像近代的医学,是在人死后才作解剖,这种近代的生理学,实在可以说是生理学。
人身既可以脱离宇宙的法则,则活子时的方法,正是以病人为主,利用自身气脉的运行而对症治疗。
中国古老的拔火罐的方法,是由“砭”治中脱胎而来,现在正被日本改进使用,称为净血治疗、真实治疗。这种方法,如配合了穴道及针灸,一定也可以在治疗上迈进新境界。
道家与医学的配合,实在非常伟大,道家云:
日出没,比精神之衰旺。
月盈亏,比气血之盛衰。
把握了这个原则,便可大胆采用活子时的法则了。
当然,要发扬这个法则,还必须要大家集思广益去努力,而且必须要在道家与密宗的气脉之学中寻求其原理。
前几次提到的任督二脉,虽然是无形的气脉,但是仍有其所循的途径。
督脉从子午卯酉图上的子处开始,也是人身的下部海底,经过背部上达
间脑,再到上口腔。
任脉由舌尖开始下行,经胸腹至下部,与督脉会。
如此来看,督脉等于是
脊髓神经的系统,而任脉则为自律神经的系统。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的道理并不一样。
督脉所通达的间脑,许多神秘学派对它有极高的评价,认为保持人类的青春,纯是间脑的作用。
有些学派又说:间脑是与人类的神通有关的,如果间脑的气脉打通了,可以听人所听不到的,看人所看不见的。
总之,间脑是在督脉上通时所达到的地方,气脉能够影响到它的作用。
注:其他言之不尽之处,有兴趣者可参阅怀师著述:我说参同契,fo说入胎经今释,还可百度一下《甚深内义根本颂》。上述内容为国学大师南怀瑾讲述,仅供参考,对这方面学术未作研习者请勿妄发评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