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网校
题库
中医理论
中医临床诊治
中医药术语标准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疾病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中草药图谱
药物数据
药学下载
药物理论数据库
医疗器械数据库
民族理论
医学图谱
考试宝典
中医药名词
中医药主题词表
中医理论术语国家标准
中医名词中英对照国际标准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读经方学故事桂枝新加汤
经方读书社:读经方学故事桂枝新加汤
中医书籍大全
中医经典教程
方剂数据库大全
中医论坛
产后身痛
有一年,我和刘渡舟老师,带着我们的工农兵学员,在北京京西门头沟矿区开门办学。我说开门办学的这句话,现在的同学可能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那个时候,我们上课就是到乡下去上,到基层去上,是这么一种形式。
我们经常送医送药到矿工的家里,有一家矿工的年青的媳妇坐月子,生完小孩二十天,发烧十天,身上疼痛十天,我们到家里给她看病,当然我们就想到是气血两虚,肌肤失养,所以开始我给她用
八珍汤
,吃了三付,没效果,还是疼,后来又用
人参
养荣汤,还是没效果。
我和刘渡舟老师住一个房间,我说,刘老,我遇到一个产后身痛的病人,我用补气养血的方法,怎么没有效啊,她又没有
感冒
的症状。
他说,你用的什么方子,我说,八珍汤我用过了,
人参养荣汤
我也用过了。
他说,你应当用《
伤寒
论》中的方子
桂枝
加
芍药
生
姜
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这张方子是在
桂枝汤
里加重芍药的用量来养血柔筋止痛,加重
生姜
的用量来引药达表,另外加人参来益气。
那么我在开这个方子的时候,产妇在产后出汗很多,一动就冒汗,我心想生姜不能多用,更何况生姜很辣,因为我吃饭的时候特别讨厌生姜,我就想到别人也讨厌,所以生姜我用了三小片,其它的药还是正常的,吃了三付,还没效果。
我说,老师,您告诉我的那个新加汤,我给病人用了,我给人家看了九天了,人家身疼已经十天,现在又是九天,都二十天了,身痛不能缓解,吃了您的那个方还没效。
(他说)你把方子拿来我看看,我就把方子给他看。
老师说,生姜三片,多大三片,我说,三小片。
他说,为什么这么少。
我说,她产后出汗这么多,我不敢给她用辛散的,更何况生姜太辣。
老师说,你知道新加汤中用生姜的意义吗?
我说,它还是引药达表吗?
(他说)你用这么点药怎么能够引药达表。
我说,她还出汗呢。
他说,你现在不是在用补气养血的药吗?(生姜)引药达表(但量小),她就不会发汗,它是补益肌表的气血来营养肌肤,治疗身痛的。
我说,那生姜用多少,他说,用15克,你直接写清楚15克,称完了让她切片。
我说,老师,会不会太辣?
(他说)你是给她做饭呢,还是给她配药?
所以老师经常批评我,因为我每次开药的时候都会考虑到这药的口味如何,药的口感如何。
不过到今天还是这个观念,总觉得给病人吃得这个药不能太难吃。
用完15克生姜以后,病人吃完了,汗并没有多,吃了二付身痛减轻,吃了三付身痛好了。
回来我说,刘老,那个病人好了。
他说,是啊,你看这个方子,你就是把生姜按照原来的剂量比例用它就有疗效。
我说,老师,我用人参养荣汤,八珍汤并没有错啊。
他说,你养内脏的气血是没有错的,她现在是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它不能引药达表,所以治不了身痛。
所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那之后我再用新加汤治疗,营血不足,肌肤失养的身疼痛的时候,就知道这个生姜的量是不能够少的。
(选自郝万山讲伤寒论)
来源《伤寒论》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治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三两)芍药(四两)
甘草
(二两炙。)人参(三两)
大枣
(十二枚)生姜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一升。余如桂枝汤法。
歌曰:汗后身疼脉反沉。新加方法轶医林。方中姜芍还增一。三两人参义蕴深。
此言太阳证发汗后。邪已净而营虚也。身疼痛证虽似外邪。而血虚不能养营者必痛也方用桂枝汤取其专行营分。加人参以滋补血液生始之源。加生姜以通血脉循行之滞。加芍药之苦平。欲领姜、桂之辛。不走于肌腠而作汗。潜行于经脉而定痛也。曰新加者。言邪盛忌用人参。今因邪净而新加之。注家谓有余邪者。误也。
王旭高曰:新加汤治伤寒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汤原方芍药、生姜各增一两,加人参三两。桂枝新加人参汤,(曰“新加”者,申明表邪未解,无补中法,今因脉沉迟而始加,故曰“新加”。更妙在姜、芍各加一两,不使人参有实邪之患,仍是和营卫法。仲景方一丝不乱如者,(气而过汗者方可用。)
《伤寒寻源》:经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此汤主之.身疼痛.表未尽也.脉沉迟.里已虚也.得之发汗之后.则营血亦微矣.故加芍药以益营血.加生姜以逐表邪.以其脉沉迟.不得不兼人参以补虚.但一桂枝汤而稍一转移.已非桂枝之旧法.故曰新加.
按柯韵伯伤寒论翼.谓此方系去芍药生姜.新加人参.加芍药生姜.乃坊本之讹.但诸家皆仍加芍药生姜之说.想柯氏之意.以脉见沉迟.似无再加芍药之理.但病属发汗以后.则芍药益营之功.自宜重恃.
程郊倩曰.身疼痛.脉沉迟.得之太阳病发汗后.非属阴寒.乃由内阳外越.营阴遂虚.营主血.血少则隧道窒塞.卫气不流通.故身疼痛.于桂枝汤中倍芍药生姜.养营血而从阴分宣邪.加人参托里虚而从阳分长阴.脉沉者营气微.迟者营中寒.此沉迟之脉.非本来之沉迟.乃汗后新得之沉迟.故治法亦新加人参而倍姜芍.此说亦自解得明白.喻嘉言曰.桂枝人参汤中去芍药者.以误下而邪入于阴.芍药主阴.不能散阳邪也.
桂枝新加汤
中倍芍药者.以误汗而阳虚邪凑.恐阳孤无偶.用芍药以和之.俾不至散乱也.此说亦当参看.
【功能主治】益不足之血,散未尽之邪。温补其营卫。主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脉沉迟,或痹,或四肢拘挛、心下痞塞者。
【用法用量】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金匮玉函经》)、桂枝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生姜汤(《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桂枝加人参芍药新加汤(《普济方》卷四十三)、桂枝芍药人参新加汤(《医统》卷十四)、桂枝人参
芍药汤
(《伤寒大白》卷一)、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中国医学大辞典》)、新加汤(《伤寒论方解》)。
【各家论述】 ①《尚论篇》:桂枝方中倍加芍药、生姜各1两以去邪,用人参3两以辅正。名曰新加汤者,明非桂枝汤中之归法也。②《金鉴》:汗后身疼痛,是营卫虚而不和也,故以桂枝汤调和其营卫。倍生姜者,以脉沉迟、营中寒也;倍芍药者,以营不足血少放也;加人参者,补诸虚也。桂枝得人参,大气周流,气血足而百骸理;人参得桂枝,通行内外,补营阴而益卫阳,表虚身疼未有不愈者也。③《古方选注》:桂枝汤调和营卫,一丝不乱,桂枝、生姜和卫,芍药、大枣和营。今祖桂枝人参汤法,则偏于卫矣。妙在生姜加1两,佐桂枝以大通卫气,不使人参有实邪之患;尤妙芍药亦加1两,仍是和营卫法。名曰新加者,申明新得其分两之理而加之也。④《医学摘粹》:汗泄血中温气,阳虚肝陷,经脉疑涩,风木郁遏,故用甘草补其脾精,桂枝达其肝气,芍药清风木之燥,生姜行经络之瘀,人参补中气以充经脉也。
【临床应用】 ①误治伤正身冷痛《皇汉医学》引《续建殊录》:一老人,大便不通数日,上逆头眩。医与备急丸而自若,因倍加分量而投之,得利,于是身体麻痹,上逆益甚,而大便复结。更医诊之,与以大剂承气汤,1服不得下利,服3帖,下利如倾盆,身体冷痛,不得卧,大便复结。又转医作
地黄
剂使服之,上逆尤剧,面色如醉,大便益不通。于是请治于先生,心下痞硬,少腹无力,即与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服之3帖,冲气即降,大便通快;经过2-3日,冷痛止,得卧,大便续通快。二旬之后,诸证去而复常。②妊娠恶阻《浙江中医杂志》(1965;8:26):刘某某,24岁。月经3月未行,四肢酸软无力,恶心
呕吐
,渴不欲饮,口淡无味,不思纳食,
眩晕
,嗜眠,形寒
发热
,脉滑而细,舌苔薄白,即予桂枝汤1剂。复诊:诸证较前有所减轻,脉滑而弱,舌质淡红,续予桂枝新加汤2剂,症状消失。于次年分娩,产后健康。③剖腹产后高热《江苏医药·中医分册》(1979;1:43):蔡某某,女,29岁。因妊娠
毒血症
治疗无效,行剖腹产手术,术后高热持续4天,虽用退热药,静滴
葡萄
糖、
氯霉素
等,热势不减,体温39.4℃。苔薄白,脉浮数,发热,汗出,微恶寒,口不渴。病属手术后气血两伤,卫阳不固,营阴不守,风邪乘袭。治宜调和营卫,处方:红参10g、桂枝3g、
白芍
10g、
炙甘草
3g、生姜1片、大枣3枚、
白薇
10g、
青蒿
5g。服头汁后,体温由39.4℃陡降至37.8℃,续服2剂告愈。
六七、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发了汗,身体还在痛,照理说伤寒的时候,因为寒束在表上,所以身体会痛,发了汗身体还在痛为什么?就是因为处方开太过了,发汗的药开太强了,这个疼痛是因为津液伤到了,孙络没有津液干掉了造成的,病人的脉沉迟,沉代表病在里,迟代表寒,这时候如何把发太过的津液补回来,就是用新加汤,还是桂枝汤的加减,桂枝是融和营卫,它是非常好补气血的药,因为身体的四肢末稍都在疼,所以加重芍药,让静脉流回心脏的力量加强,为什么用生姜?药吃到胃里面的时候,生姜的功能就是让胃一吸收到以后,散开来进入到肺里面去,生姜的功能就是能够散寒,把药力发得更强,能够透到肌表去,为什么加人参?津液因为发汗散失太多了,用人参把津液补足,这时候用大枣、甘草来补津液都来不及了,桂枝汤褢面重用芍药,重用生姜,再加人参就是新加汤,专门用在发汗发太过了以后吃的处方。但是如果发汗发太过,汗流不止的时候,就不是这个方,是用桂枝汤加
附子
。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人参三两 生姜四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余依桂枝汤法。
桂枝三钱,芍药四钱,原本桂枝芍药等量,这时候重用芍药所以用四钱,人参的量可以多加一些以补气。倪海厦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解
仲景之用桂枝,不独太阳病为然,即已见里症而表犹未罢者亦用之。故建中、复脉,虽于滋腻中,尚借一味桂枝以达余邪;而
桃
仁承气汤、
黄连
汤、桂枝人参汤、
柴胡
姜桂汤、
当归
四逆汤
、
乌梅
丸诸方之用桂枝准此矣。其尤着者,阳明、太阴二篇,皆有浮脉者宜桂枝汤之论,可见无表症而有表脉者,犹当用桂枝。所以然者,有表脉则气连于表,与未罢之表症同;无表症则不得不随其所见之病以为隶。近人泥桂枝为太阳经者,究未明其例也。夫仲景之用意虽深,能善读之,则义随文见,自有迹之可寻,此所以为医学中百世之师也。
任分则权分,任专则权专;权分则功分,权专则功专。分者我与人均,专者人由我使。桂枝汤桂、芍俱三两,则桂自驱风,芍自敛汗,各不相假,所谓任分权分而功分也。此方桂三两,芍四两,则芍能使桂,桂虽有驱风之能,亦不过以辛温善达之气,助芍药宣已痹之血,而不得独炫其长,所谓任专权专而功专也。加生姜之义,可以类推。此论身疼痛在发汗后,显属汗后亡津,血气痹着之象。津血同类,故从血痹治。芍药、生姜皆治血痹,故独重其分。亡津故加人参,与
白虎加人参汤
症义同。何以知此身疼痛为血痹也?以脉沉细知之。
栝蒌桂枝汤
症,亦云脉沉细,而其病由于亡津,以彼例此昭然已。《研经言》
明,李中梓曰: 桂枝芍药甘草人参大枣生姜主汗后。身体痛。脉沉迟。汗后身痛。邪未尽也。脉来沉迟。血不足也。经曰。脉沉者。营气微也。与桂枝汤。以解未尽之邪。加芍药参姜。以补不足之血。夫身痛一也。以脉浮紧。为邪盛。盛者损之。以脉沉迟。为血虚。虚者补之。此之身痛。因血虚而致。误作表实而发之。则血愈虚而危矣。
桂枝新加汤治
腰痛
张某,男,28岁,农民。腰背疼痛半年余,时轻时重,轻时尚可轻微活动,重时俯仰转侧受限,
咳嗽
吸气引痛。乡医院以腰为肾府、劳则加剧为虚,予以补肾壮腰;或以行速善变。痛处走窜为风,予以
独活
寄生汤,皆无效应。近复痛甚,遂进城来诊。望其痛苦形躯。活动不灵,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询知时发热,
自汗
出,腰背恶风,左腿酸困发冷,饮食、二便正常。触之腰背肌肉挛急,不肿不红。诊得脉象弦缓无力。综观脉症,为太阳病中风,营卫不和,正气虚弱证也。咳嗽引痛者,乃经脉肌肉失养之挛急症也。《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又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所谓“发汗后”,系指发汗过多,气阴损伤也。“身疼痛,脉沉迟”,乃经脉失充、肌肉失养也。本案病前虽未经发汗,脉亦不见沉迟,然与无力而缓相近,同属正气不足。故拟桂枝新加汤治之:
桂枝10g 白芍15g
炙草
6g
党参
15g 生姜10片
红枣
6枚二剂
二诊:
腰痛止,恶寒,汗出亦减,腿仍酸困,脉舌如前,原方再服二剂。
按:
或问桂枝新加汤、
独活寄生汤
皆为补气血、祛风寒之方,且独活寄生汤阵容强大,何以一效一不效?曰:独活寄生汤为补气血、益肝肾、治风寒湿痹之方。证之临床,并无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之表虚证。桂枝新加汤证属中风表虚,病机为营卫不和,气阴损伤。调和营卫,补益气阴,非独活寄生汤所宜。
桂枝新加汤证,虽属中风表虚证,然虚象不著,发热、恶风、汗出亦表现轻微。病者多不作主症陈述,只有详细询问,或腹诊时腹壁湿润粘手可知。至于脉象,迟、缓、细、弱皆可见。
一、产后身痛
兰XX,女,31岁。
1993年5月8日初诊。
产后一月,身痛,腰痛,两脚发软如踩
棉花
。汗出恶风,气短懒言而
带下
颇多。曾服用“
生化汤
”五剂,罔效。视其舌体胖大,切其脉沉缓无力。刘老辨为产后气血两虚,营卫不和之证,为疏《伤寒论》“桂枝新加汤”加味,以调和营卫,益气扶营。
桂枝10克,白芍16克,生姜12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党参20克,
桑寄生
30克,
杜仲
10克。
服药五剂,身痛止,汗出恶风已愈,体力有增,口干,微有腰部酸痛,乃于上方加
玉竹
12克,再服三剂而愈。(陈明等。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172)
二、血虚身痛
杨X,女,28岁,1989年9月2日初诊。
患者自述本次月经后,又有一次出血,血量为多,挟有血块,其后头晕
头痛
,牵引项背,腰酸身痛,伴心慌气短,倦怠乏力。面色苍白,痛苦面容,脉沉细略数,苔薄白,舌尖红。证属经期失血,营血不足,复感外邪,经气郁滞而致,血虚身痛,治宜益气和营,疏通经脉,取桂枝新加汤加
葛根
、
菊花
。四剂,水煎温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服,药后相背痛除,精神转佳,头痛乏力未尽。前方继服四剂,药后病愈。(聂惠民。聂氏伤寒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76-77)
三、正虚邪恋身痛
宋某,女性,35岁,两个月来每日下午发热身痛,头痛,臂及背拘急酸痛,发热后汗出恶风明显,纳差乏力,苔薄白润,脉沉迟。此属卫气沉衰,精气不振,营卫不固,以致外邪久客不去,故拟健中益气,扶正祛邪之法,与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12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党参10克。
结果:服一剂后,发热向后移延,时间缩短,三剂后热除,诸证悉愈。(冯世伦等。经方传真。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34)
四、误治后身冷痛一一桂枝新加汤救逆
一老人大便不通,数日,上逆头眩。医与备急丸而自若,因倍加分量而投之,得利,于是身体麻痹,上逆益甚,而大便复结。更医诊之,与以大剂承气汤,一服,不得卧,大便复结。又转医作地黄剂使服之,上逆尤剧,面色如醉,大便益不通,于是请治于先生。心下痞硬,少腹无力。即与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服之。三帖,冲气即降,大便通快。经过二、三日,冷痛止,得卧,大便续通快。二旬之后,诸证去而复常。(《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桂枝新加汤
一、阳虚感冒赵守真医案:朱某,男。体赢瘦,素有
遗精
病,又不自爱惜,喜酒多嗜好,复多斫丧。平曰恶寒特甚,少劳则喘促气上,其阳气虚微肾元亏损也明甚。某冬曰赴席邻村,醉酒饱食,深夜始归,不免风寒侵袭。次曰感觉不适,不恶寒,微热汗出,身胀,头隐痛。自煎服葱鼓生姜汤,病末除,精神不振,口淡不思食,兴而来诊。切脉微细乏力,参之前证,则属阳虚感冒,极似太少两感证,其与
麻黄
附子
细辛
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两方,殊不宜阳虚有汗之本证。……遂改用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又增附子,并损益分量,斯与治合证情:党参15克,桂枝、芍药、甘草各9克,生姜4.5克,大枣5枚,附子9克。嘱服3帖再论。复诊:诸症悉已,食亦略思,精神尚局萎顿,脉仍微弱。阳气末复,犹宜温补,处以附子汤加巴乾、构记、
鹿胶
、芦巴补肾诸品,调理善后。(《治验回忆录》1962:5—6)按语:本案素久肾元亏损,阳不外固,即感于寒而成太少两感证,其麻附辛汤亦当掂量用之。因本方是用于“少阴病,始得之”,与本案之肾元久亏不符,况麻黄宣发,细辛温窜,如再发汗则足以损其阴津,病转恶化,此当所忌。唯桂枝新加汤再加附子,于阴中求阳,使阳固阴守,庶病可愈。
二、头身剧痛
程连禄医案:郝某某,女,40岁。因患
血吸虫病
,正值药后疗效,身体未复,又复感外邪,头痛,身疼痛,恶寒发热,经服APc,又重被而卧,汗出如雨,药后恶寒发热稍减,而头身疼痛加剧,如锥似刺,辗转不宁,呻吟不止,入夜更甚,后至粒米不思,昼夜难眠。曾服西药镇痛剂未能缓解,又服中药桂枝加葛很汤,疼痛依然,而来我处求治。诊其脉,沉迟而细,见其证,颈项活动自如,无恶心呕吐。寻思良久,缘思者身染血吸虫,近用
锑
剂治疗,大伤正气,后复感外邪,过汗伤阴,经脉失其得养,脉证相符,证属气阴不足,营血两伤,急投新加汤(即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编者注)1剂疼痛大减,已能安睡。2剂疼痛已止,饮食如常,诸证消失。(新中医1980;(增刊一):42)按语:虚人发汗,伤津损液,经脉失儒。桂枝加
葛根汤
虽有津亏不润之证饥,但程度较轻,且其脉浮缓,项背拘急,与本证之脉沉迟,头身剧痛大异,故用之不应。本案脉证所现,与《伤寒论》所载完全相符,果投之神效。
三、阴阳易
潘澄濂医案:某男,一曰下午,自觉头重肢痛,且有憎寒,以为受凉,乃饮酒取暖,是夜,又不禁房事。次曰头痛更重,身烦热而恶风,骨节疼痛如被杖,眼赤如醉眼,舌苔白腻,脉细而缓,体温37.5℃。初诊时并未告以触犯房事,据证以流感,处疏解化湿之剂与服,当晚虽得少汗,而身重伤怠反剧,再诊时一般症状如昨,仍予原方加减,未效。三诊时体温稽留在37.5,而神疲肢痛末减,其所异者为两目红赤,眼眶黑晕如久病状,因而再三迫问,始露真情,改为桂枝人参新加汤加
紫河车
以进,连服4剂,神气始复,眼赤亦消。(浙江中医杂志1958;(7):40)按语:阴阳易又称“房劳伤寒”,临床待征是身重乏力,热气冲胸,阴中拘急,腰痛臀酸,头晕眼花。临证时根据具体病情可选用桂枝新加汤、烧挥散、当归四逆场、
逍遥散
等方治疗。
四、
便秘
吉益南涯医案:
一老人大便不通数曰,上逆头眩,医与以备急丸而自苦,因倍加分量而投之,得利,于是身体麻痹,上逆益甚,而大便复结。更医诊之,与以
大承气汤
,一服,不得下利,服三帖,下利如倾盆,身体冷痛,不得卧,大便复结。又转医作地黄剂始服之,上逆尤剧,面色如醉,大便益不通,于是请治于先生。先生诊之,心下痞硬,少腹无力,即与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服之。三帖,冲气即降,大便通快。经过二三曰,冷痛止,得卧,大便续通快。二旬之后,诸证去而复常。(《皇汉医学》1956;76)按语:年高
气血虚
衰,患大便秘结,本应补而通之,而误用泻下之法,且一误再误,大便虽通快一时,但阴津损伤,肠无津润,尔后复结。况令筋脉失养,身体疼痛,其病机正合桂枝新加汤证,径投之,病果己。
五、妊娠恶阻余胜吾医案:
刘某某,24岁,1963年12月6曰初诊。月经3月末行,四肢瘦软无力,恶心呕吐,渴不欲饮,口淡无味,不思饮食,眩晕,
嗜睡
眠,形寒发热,脉滑而细,舌苔薄白。即予桂枝汤1剂。药后诸症有所减轻,脉滑而弱,舌质淡红。续予桂枝新加汤2剂,症状消失。于次年七月份分娩,产后健康。(浙江中医杂志1965;(8):26)按语:本案参合脉证,为营卫不和,而以营血不足为主,故用新加汤在调和营卫基础上以益气和营。
六、产后高热
张圣德医案:张某,30岁。产后三天发热,体温40.2℃,头痛,恶寒有汗,舌苔薄微腻,脉象浮小数。乃产后气阴两亏,风邪乘虚外袭,以致营卫不和。治当调和营卫,补虚退热。川桂枝3克,杭白芍10克,炙甘草3克,生姜1片
太子参
15克,嫩白薇10克,香青篙5克。2剂,体温降至正常,余症消失。(江苏医药?中医分册1979;(1):43)按语:头痛,恶寒,有汗,脉浮,本为桂枝证,然发于产后,又有气阴两亏本质,不宜单用桂枝汤取汗.而宜新加汤益气和营,鼓正祛邪而安。
来源《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王某某 ,男 ,58 岁 ,退休干部。因畏寒发热 ,咳嗽、咳黄稠痰 ,胸闷 4 d于 1998 年 3 月 18 日至县人民医院就诊。经胸部平片提示:右下侧
肺炎
、陈旧性
肺结核
(已钙化) 。经菌必治静脉滴注 5 d 后 ,畏寒发热、咳嗽、咳黄痰、胸闷不适等症基本消失 ,但在第 4 日下半夜开始出现不明原因上半身出汗 ,颈部为甚 ,且随后几日日益加剧 ,湿透内衣 ,次日出现胸前区剧痛、胸闷不适、短气、神疲等症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 B 超未发现异常。胸部 CT检查提示:右侧肺炎(已吸收) 、陈旧性肺结核 ,未发现癌变。后几经治疗 ,症状未见缓解 ,后转诊笔者。
刻诊:面色少华 ,
盗汗
以上半身及颈部为甚 ,胸前区剧烈疼痛 ,拒按 ,伴胸闷不适 ,短气 ,舌质淡、苔薄黄 ,脉缓尺脉沉 ,辨为营阴损耗 ,经脉失养 ,故用新加汤原方加味:桂枝 10 g,芍药20 g,炙甘草5 g,生姜4 片 ,大枣4 枚 ,人参 15 g,
浮
小麦
20 g。3 剂后 ,
胸痛
大减 ,盗汗减轻大半 ,再服 3 剂诸症消失 ,痊愈而归。
李某某 ,男 ,62 岁 ,农民。因畏寒 ,发热 ,头晕 ,咳嗽 ,咳白痰伴鼻塞流浊涕 5 d 入院 ,经胸片、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确诊为上感、急性支气管炎。经抗炎及中药
银翘散
、桑菊饮加减治疗 ,汗出热退 ,诸症基本消失出院 ,但患者回家后 ,唯恐治疗不彻底 ,照原方自行再服 5 剂 ,3 剂后汗出淋漓 ,第 3 日出现全身骨节酸痛 ,尤以髋关节疼痛较剧 ,活动受限 ,不能下床 ,并出现肌肉疼痛 ,一触即跳 ,而髋关节正侧位片、心电图、B 超等未发现异常 ,苔薄微黄 ,脉沉迟。病机乃汗泄太过 ,损伤营阳 ,经脉失养 ,故选方新加汤加味:桂枝10 g,白芍15 g,炙甘草5 g,生姜 4 片 ,大枣 4 枚 ,人参 15 g,
麦冬
10 g。1 剂知 ,2 剂已切中病机 ,效不
更方
,再服 3 剂 ,诸症消失。
体会:周身疼痛是太阳病较常见的症状 ,每随汗而解 ,上述病例痛证不单是表证的一个表现 ,主要是汗泄太过损伤营阴 ,经脉失养缘故。正如《经》曰:“其脉沉者 ,营气微也。”“迟者营气不足 ,血少故也。”尤在泾说:“发汗后邪痹于外 ,而营虚于内 ,故身疼痛不除 ,而脉转沉迟。”本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 ,重用芍药和营养血 ,重用生姜通阳气 ,加人参补汗后之虚 ,故能治营血失养身痛证。2 例仅仅疼痛的部位不同而病机一致 ,故用新加汤均有效。《
江西中医学院
学报》2000 年 9 月第 12 卷第 3 期
足跟痛
——桂枝新加汤证
常某,男,33岁,忻州运输公司车队文书。曾苦
失眠
六年,余用桂枝加龙牡汤治愈。近因参加篮球比赛,运动激烈,当晚便足跟痛,并出现下肢
水肿
,腰脊酸困。拍X线片未见骨质损害。某医按肾虚治疗三月余,服药近百剂,水肿消失,然足跟疼痛,腰脊酸困毫不见轻,且同房后明显加剧。遂复来就诊。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足跟疼痛,腰脊酸楚,劳则加剧,休息可缓,肾虚之症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督脉发源肾经过,三阴虚热足跟痛。”补肾一法,固非朝夕可望获益,然滋填三月,总应少效。其效不显者,必有伏因也。观形察舌,无特殊异常。饮食二便,亦如昔日。诊其脉,细缓无力。触其腹,腹肌挛急,皮肤湿润,汗出津津。余问:“常发热汗出乎?恶寒乎?”答曰:“然。”至此,太阳病中风,营卫不和,外邪未净之证,已昭然若揭。前医药证不符,故屡补而终无效也。《灵枢·经筋》云:“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上结于臀,上夹脊上项。’’其为病,“跟肿痛,脊反折。”今
太阳表虚
,气阴虚损,筋脉失养,是以足跟痛,腰脊困。治当调和营卫,补气益阴。拟桂枝新加汤以试。
桂枝10g 白芍15g 炙草6g 党参15g 生姜10片红枣5枚
二剂后症状见轻,连服六剂,足跟疼痛,腰脊酸楚尽失。
大使失禁——桂枝新加汤证
邢某,男,11岁。从7岁始,每日或隔日总大便失禁一次。一般遗裤不多,偶有尽便于裤中者。同学嫌厌,父母忧虑,四年余寻医不愈。观其面色萎黄,形体瘦弱,认系先天不足,从肾主二阴立论,拟
补肾方
治之。服药十余剂,屎遗依旧。余固知补肾之治,非朝夕之事,然若对证,总应微有效应,今无反应,必有所因。细询之下,获知口干思饮,寐后汗出甚多。诊其脉,沉缓无力。
窃思脉缓汗出者,营卫不和也。表不和,里不固,故而遗漏。治当调营卫,和表里。以其不发热,脉不浮,不投桂枝汤;复以其不恶寒,肢不冷,阳不虚,不遣
桂枝加附子汤
;而以其口干思饮、脉象缓弱而用桂枝新加汤。拟:
桂枝10g 白芍15g 炙草6g 党参15g 生姜3片红枣5枚二剂
二诊:药后四日未便,第五日方临厕一次。未遗裤,汗出减少,今微咳,舌淡红,苔白微腻,脉缓弱。
原方加
杏仁
10g ,二剂。
后其母患病来诊,知其子再未遗裤,每三四天一便,夜汗止。精神佳。
按:桂枝新加汤方出《伤寒论》,为汗法不当,致表邪未解、气阴已伤之治方。今营卫不和,复加口干思饮、脉象缓弱等气阴不足之证,故用本方以治,营卫和,气阴复,则遗裤不治自愈。赵东奇
桂枝新加汤
。
治疼痛和
瘙痒症
,既可治疼又可治痒。可用于气血不足,受凉后的全身疼痛;手术后疼痛;年龄大的人全身疼痛。血虚还可以引起皮肤瘙痒;
糖尿病
并发瘙痒;老年性皮肤瘙痒。
桂枝新加汤是指张仲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重用芍药、生姜,又加人参而成,故名“新加汤”,由此可推知,《伤寒论》中113方,绝大多数是张仲景“勤求博采”所得,而非其一人所首创。桂枝新加汤主治身痛,属于血虚身痛,是由于营血不足,复加寒邪,筋脉失养所致。
桂枝新加汤药物
组成: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人参。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简称桂枝新加汤。前五味是桂枝汤,后加人参。前两味白芍,生姜都加一两,加人参三两。
本方仍以桂枝汤调和营卫,组方具有三个
特点:
一是加重了芍药的用量,加重芍药之量在于加重养营血之力,同时芍药具有缓急止痛的功能,无论体表疼痛,还是内脏疼痛,肌肉疼,经脉疼都有非常好的疗效。另外白芍走血络,中医叫走血分,搜血里面的邪气。所以加量了。
二是加重了生姜的用量,目的是借助于生姜的辛散之性,使全方药力尽速达表,张仲景往往将这种配伍特点用于营卫气血不足的身疼痛、或身体麻木不仁的病证。如《金匮要略》中治“血痹”的
黄芪
桂枝五物汤,也是生姜用量最大(原方: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借生姜的辛而外达,领药力走表而治“身体不仁,如风痹状”。此组方思路对后世治疗病位在皮表之病症启发很大,如王清任《医林改错》之“
身痛逐瘀汤
”中用
羌活
、
秦艽
等,亦即此意。
三是加人参益气养阴,去痛,人参具有强心的作用,而桂枝得人参,能使人参的强心作用会大大增强,强心后,血液循环好了,改善血虚情况就更好了。因为桂枝的温经通络作用,能扩张动脉血管,增加血液循环,从而使心脏搏出血液更加顺畅,加上桂枝温通心阳作用,能够增强心脏活力,是强心、保心的良药。张仲景治疗心阳不足的疾病,就是用桂枝与甘草(桂枝甘草汤)作为基本方组成的。
这个方子用于虚性的疼痛和虚性的瘙痒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治膝
关节痛
2011年5月30号,张某,男,44岁,古县人,煤矿工人。双膝关节痛疼一年多,曾吃中西药打封闭效不好来诊。患者一年前在贵州下煤矿而膝关节痛,患者说贵州哪里雨多天气潮湿在哪里煤矿工作啦3个月关节痛来老家再也没去,到现在一直没治好。拍片示骨质增生。
患者右膝关节痛得厉害,右梁丘穴至上巨虚穴上下还有串痛,下半身有凉感,大热天还穿着秋裤,把脉双手沉微脉迟,舌淡润胖,有腻苔。于是开方为:桂枝12克芍药15克党参9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6枚,3副药服后复诊患者高兴的说痛疼好多了,堆下能站起来了,原来去厕所蹲下起不来,现在好啦。但下肢还是感觉发凉,而上半身不凉还热,于是用
半夏
泻心汤
合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5副后电话告知关节痛好多了,想去工作不想喝药了。
药方是半夏9克黄连3克
黄芩
6克党参12克
干姜
6克炙甘草6克桂枝12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大枣6枚。
发汗后,身痛疼,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此为方证条文。李桂冰
-------------------
郝万山讲伤寒论非常好,值得一学,谢谢楼主好文章。
-------------------
再学桂枝新加汤, 谢谢好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怎样学经方?
下一篇文章:
请问小便不利是什么情况?
中医理论最新热点
白马茎
医生帮忙看下舌头
奇异药名
大家帮忙看看我给妈妈拔罐出的血样
黄连猪胆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分气汤(《杨氏家藏方》卷五)
口燥
内托(八)
原创:请传承帮忙看看
温脾暖胃散(《普济方》卷二十二引《广南四时
经方医学最新推荐
经方临证得失录(八)---耳鸣案
[倪少恒医案] 内科:痢疾 --- 黄芩汤
广州一名老中医治咽喉干痛方
寸口到底是什么?
一个让人心悸的消息!
桂枝汤----外伤骨折的调理好方
论坛的搜索功能很不好用,可否改进
古传中医解析伤寒论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
再次代购台版大冢敬节及矢数道明书籍(12月1
咳嗽
相关资料
桂枝茯苓丸应用小儿皮肤病一得
麻桂各半汤(《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经验敷方(《麻科活人》卷三。)
痹证用药心得
葛根汤的叹息
面部扁平疣
人参鳖甲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十六、下利
茱萸半夏丸(《魏氏家藏方》卷二。)
乌头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半夏饮(《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经方治疗阴癣重症腰痛一例(答案已公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