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历代本草汇编“白薇”
    

中西汇通:历代本草汇编“白薇”

白  薇(《本经》)

白薇为萝摩科植物白薇或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及根茎。均系野生。主产于辽宁、山东、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或树林边缘。喜温和湿润环境,耐寒。以土层深厚、向阳、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最宜生长。味苦、咸,性寒。归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临床用名有白薇、蜜炙白薇。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温疟洗洗,发作有时。
《名医别录》:味咸,大寒,无毒。主治伤中淋露,下水气,利阴气,益精。
《药性论》:臣。能治忽忽睡不知人,百邪鬼魅。
《开宝本草》:味苦、咸,平、大寒,无毒。疗伤中淋露,下水气,利阴气,益精。
《汤液本草》:气大寒,味苦咸平,无毒。
《本草》云: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温疟洗洗,发作有时,疗伤中淋露,下水气,利阴气,益精。疗惊邪风狂 病。
《液》云:《局方》中多有用之治妇人,以《本经》疗伤中、下淋露故也。
《本草》又云:恶黄芪大黄大戟、干干漆山茱萸大枣
《本草纲目》:白薇古人多用,后世罕能知之。仲景治妇人产中虚烦呕逆,安中益气,竹皮丸方,用白薇同桂枝一分,竹皮、石膏三分,甘草七分,枣肉为大丸。每以饮化一丸服。云有热者,倍白薇,则白薇性寒,乃阳明经药也。徐之才《药对》白薇恶大枣,而此方又以枣肉为丸,盖恐诸药寒凉伤脾胃尔。朱肱《活人书》治风温发汗后,身犹灼热,自汗身益多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者,萎蕤汤中亦用之。孙真人《千金方》,有诏书发汗白薇散为。
风温灼热多眠,及热淋遗尿,金疮出血。
《本草经疏》:白薇全禀天地之阴气以生,《本经》味苦咸平。《别录》益之以大寒,无毒可知已。暴中风身热支满者,阴虚火旺则内热,热则生风,火气烦灼,故令支满。火旺内热则痰随火涌,故令神昏忽忽不知人也。狂惑邪气,寒热酸疼,皆热邪所致也。阴气不足,则阳独盛而为热,心肾俱虚,则热收于内而为寒,此寒热之所以交作,寒热作则荣气不能内荣,是以肢体酸疼也。先热而后寒者名曰温疟,疟必因暑而发,阴气不足则能冬不能夏,至夏而为暑邪所伤,秋必发为温疟。故知湿疟之成未有不由阴精不守而得者。若夫阴精内守,则暑不能侵,疟何自而作耶?上来诸证皆由热yin于内之所发。经曰:热yin于内,治以咸寒。此药味苦咸而气大寒,宜其悉主之也。《别录》疗伤中淋露者,女子荣气不足则血热,血热故伤中,淋露之候显矣。除热益阴,则血自凉,荣气调和,而前证自瘳也。水气亦必因于湿热,能除热则水道通利而下矣。终之以益精者,究其益阴除热功用之全耳。
简误:白薇苦咸大寒之药,凡伤寒及天行热病或汗多亡阳,或内虚不思食,食亦不消,或下后内虚,腹中觉冷,或因下过甚,泄泻不止,皆不可服。
《本草蒙筌》:味苦、咸,气平,大寒,无毒。恶黄芪、大黄、干姜,及干漆、山茱、大枣。主中风身热支满,忽忽人事不知。疗温疟寒热酸疼,洗洗有时发作。狂惑鬼邪堪却,伤中淋露可除。利气益精,下水渗湿。
《本草乘雅》:白薇,白者,金色,坚刚之体也。微者,隐也,隐身而行。幕者,军行之幕,以隐身也。此指能治因所治证,以诠名耳。气平,味苦咸,平则不上不下,敦土德化,御所不胜也。炎上作苦,苦性走下,苦能入骨,润下作咸,咸性走血,咸能软坚,从巅及踵,沧肤彻髓,靡不周到者也。谓所胜因,善行数变,亦靡不周遍故也。故主因于暴风,隐身而为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此风气留其处,故隐身而尝在也,或隐身而行,而为温疟洒洒,发作有时,此风并卫居,随卫气之书行于阳,夜行于阳,沉以内薄,故发有期,而时作时休也。此皆暴风数变之证,金以制之,制所胜也。别录主淋露遗尿,即风隐膀胱也。若水气精损,即风隐于肾,致令肾虚精涸,肾虚水泛也。若忽如死人,即风隐于血,致令血厥也。若温病多眠,即风隐于脉道,致令卫气不得书行于阳也。若痉则风隐于筋,惊则风行致令气上也。咸以暴风为因,寒则非所宜矣。
《药性解》:白薇,味苦咸,性大寒,无毒,入心、肾二经。主暴中风、身热腹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鬼邪、寒热酸疼、温疟洗洗发作,下水气,利阴气,定惊益精。恶黄著、大黄、大戟、干姜、大枣、干漆、山萸
按:白薇味苦入心、咸入肾,故主治如上。
《本草备要》:苦咸而寒,阳明冲任之药。利阴气,下水气。主中风身热支满,忽忽不知人,阴虚火旺,则内热生风,火气焚灼,故身热支满,痰随火涌,故不知人。血厥,汗出过多,血少,阳气独上,气塞不行而厥,妇人尤多此证。宜白薇汤:白薇、当归各一两,参五钱,甘草钱半,每服五钱。热淋,温疟洒洒,寒热酸痛,寒热作,则营气不能内营,故酸痛。妇人伤中淋露,血热。《千金》白薇散治胎前产后遗尿不知时,白薇、芍药等分,酒调服。丹溪曰:此即河间所谓热甚廷孔郁结,神无所依,不能收禁之意也。廷孔,女人溺孔也。产虚烦呕。仲景安中益气竹皮丸用之。《经疏》云:古方调经种子,往往用之。盖不孕缘于血热血少,而其源起于真阴不足,阳胜而内热,故营血日枯也。益阴清热,则血自生,旺而有子矣。须佐以归、地、芍药、杜仲苁蓉等药。恶大黄、大戟、山茱、姜、枣。
《本经逢原》:白薇咸平降泄,抑阳扶阴,为足阳明经本药,兼行足少阴、手太阴。《本经》主暴中风身热肢满,是热郁生风,痰随火涌,故令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皆热邪气所致。温疟乃冬时伏邪,至春而发。缪氏《经疏》言暑邪所伤,秋必发为温疟,恐非经旨。《别录》疗伤中淋露者,女子伤犯阴中营血,而成淋露之疾,用以除热益阴,则前证瘳矣。下水气,利阴气者,总取益阴之功,真阴益而邪水下。性善降泄,故久服利人。《金匮》治妇人产中虚烦呕逆,安中益气,竹皮丸中用之。《千金》治风温发汗后身灼热,自汗身重多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萎蕤汤中用之。又治妇人遗尿,不拘胎前产后,有白薇芍药汤,取其有补阴之功。而兼行手太阴,以清膀胱之上源,殊非虚寒不禁之比也。古方多用治妇人者,以《别录》有疗伤中淋露之功也。凡胃虚少食泄泻,及喘咳多汗,阳气外泄者禁用。
《本草崇原》:凡草木皆感春气而生,唯《本经》号白薇为春生。谓其能启水天之精气,随春气而生升也。其味苦咸,咸者水也。苦者火也。禀太阳寒水之气在下,标阳之气在上也。根色黄白,又得阳明秋金之气,而秋金之气,合肺气于皮毛,亦太阳之气主也。太阳标阳之气,行于肌表,故主治暴中风。太阳寒水之气,周于一身,故主治身热肢满,风邪yin于四末也。忽忽,眩晕貌。忽忽不知人,风邪行于头目也,夫风者,百病之长,善行数变。狂惑邪气,风yin血分而涉于心包矣。寒热酸痛,风yin肌腠而涉于经脉矣。白薇禀秋金之气,故治诸风之变证。先热后寒,名曰温疟。温疟洗洗,如水洒身之寒也。温疟发作有时,白薇禀寒水之气,上行外达,故治温疟。又得太阳之标阳,故治温疟之洗洗。
《本草求真》:[批]泻肺燥热。
白薇专入肺。味苦而咸,性寒无毒。凡人阴虚火动,则内热生风,火气焚灼,身体壮热,支满痰涌,勿不知人,与夫汗出血厥,酸痛淋闭,其在妇人,则或廷孔郁结,廷孔,妇人溺孔也。神无所依,而见淋露不净,并血枯热胜,而见虚烦上呕,非不同此苦泄咸降利水,使气自上而下,则热何由泄乎。是以《金匮》安中益气竹皮丸,用此以治妇人产中虚烦呕逆。《经疏》云:古方调经种子,往往用之益不孕。缘于血热而少其源,起于真阴不足,阳胜而内热,故营血日枯也。益阴清热,则自生旺而有子矣。须佐以归、地、芍药、杜仲、苁蓉等药。《千金》萎蕤汤用此以治风温身热,汗出身重。又有白薇芍药汤以治妇人遗尿。白薇、芍药等分,酒调服。不拘胎前产后,皆能补阴平阳而兼行肺,以清膀胱上源,并非虚寒不禁之比也。但胃虚泄泻,阳气外越者禁用。
《得配本草》:畏黄芪、干姜、大枣、山茱萸、大黄、大戟、干漆。
苦、咸,寒。阴明冲任之药。利阴气,下水气。治风温灼热,自汗身重,多眠鼻鼾,语言难出,及温疟血厥,热淋溃尿。
白芍,治血淋热淋及妇人遗尿。不拘胎前产后。配贝母冬花百部,治肺实鼻塞;配石膏、竹茹、甘草、桂枝,治胎前虚烦呕逆。佐人参、当归、甘草,治血厥。出汁过多,血少阳气独上,气塞不行,故身如死。气血还,阴阳复通,故移时方寤。妇人尤多此症。
血虚气弱者禁用。
《本经疏证》:中风而至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决非一朝一夕之故矣。乃曰暴,岂暴中风者固能如是乎?许学士曰:凡人平居无疾苦,忽如死人,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哑不能言,或微知人,恶闻人声,但如眩冒,移时方寤,此由身汗过多,乃至血少气屏于血,阳独上而不下,气壅塞而不行,故知如死状,气过血远,阴阳复通,故移时方寤,名曰郁冒,亦名血厥,妇人多有之,宜白薇汤。此正与本经主治固少有参差者,惟本事方不言身热肢满,可见一有邪,一无邪耳。夫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故血暴虚而气代之充,液暴衰而阳袭以入,原理之常,无足深怪。第当其时而偶中风邪,则更引动一身之气,倾国之阳以敌邪,名曰御外侮,实则内已竭。然究以其得病之暴,受邪必微,设使徒缘外状,不辨夙因,而施之以或散或清,是不异于操刃杀之矣。于斯时也,解外更无庸急,安内断不可缓,故须藉白薇之遇春辄发者,一若使之转力解外,而不知正赖其味苦且咸,一径直下,纯乎降而绝无升者,以返其阳气于浮越失据矣。试参尔雅名之曰弭,曰春草,谓其绝无与于取透发之微,或弭乱之大,不可也。更参其根似牛膝,柔软易曲,谓其于导阳下返,系强制也可乎?邪气寒热酸疼,汗出后受湿也。温疟洗洗,发作有时,汗出热乃盛也。故仲景于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者,竹皮大丸中用此,而有热者更倍之。
《本草新编》:白薇,味苦、咸,气平、大寒,无毒。入心、脾二经。主中风身热腹满,忽忽不知人事。疗温疟,寒热酸疼洒洒,发作有时。狂惑鬼邪堪却,伤中淋露可除。利气益精,下水渗湿。此佐使要药,非君臣主药也。用之必须用参、苓、柴、术,始可奏功。然又不可出二钱之外,以其大寒损胃也。
或问白薇却邪定神,是有益于正气之药,多用荷伤?夫邪病多热,白薇寒以解热而却邪,非补正消邪也。大寒之物,多乃损胃,所以戒之也。
或问白薇功用止此乎?夫白薇功用不止此,而其尤效者,善能杀虫。用之于补阴之中,乃能杀劳瘵之虫也;用之健脾开胃之中,乃杀寸白蛔虫也。以火焚之,可以辟蝇断虱;以酒敷之,可以愈疥而敛疮也。
《本草分经》:苦、咸,寒。阳明冲任之药。利阴气,清血热,调经。

【现代药理研究】

1.  白薇有退热作用。白薇水提物腹腔注射有较强的降低致热大鼠体温作用。
2.  白薇有抗炎作用。
3.  白薇水提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蔓生白薇水提物有一定平喘作用。
4.  白薇含有强心甙,有一定强心作用,白薇挥发油亦能直接加强心肌收缩。

-------------------
希望编辑成书

-------------------
***补遗***
《寿世保元-卷一-本草-药性歌括》:“白薇大寒,疗风治疟、人事不知。”

-------------------
***补遗***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六-本草上》:“利阴气,下水气,治中风身热昏迷、血厥、温疟、寒热酸痛、妇人淋露、胎前产后遗尿不知,调经多子。按性寒,脾虚作泻者忌用。。。酒洗用。恶大黄、山茱、姜、枣。”

-------------------
***补遗***
《长沙药解-卷三》:“长于清金除烦热,利水而通淋涩。其诸主治,通鼻塞,止血淋,清膀胱热涩,断胎产遗尿。”

-------------------
***补遗***
陶弘景:“”疗惊邪,风狂。” 

-------------------
***补遗***
《本草述》:“主治瘛疭虚烦。”

-------------------
***补遗***
《重庆堂随笔》:“白薇凉解,清血热,为女科要药。温热证邪入血分者,亦宜用之。”

-------------------
***补遗***
《本草正义》:“凡苦寒之药多偏于燥,惟白薇则虽亦属寒而不伤阴液精血,故其主治各病,多属血分之热邪,而不及湿热诸证。。。凡阴虚有热者,自汗盗汗者,久疟伤津者,病后阴液未复而余热未清者,皆为必不可少之药,而妇女血热,又为恒用之品矣。”

-------------------
***补遗***
《徐大椿医书全集-药性切用-卷之一上》:“阳明冲任之药,退热益阴,宜于血热。血虚者忌之。”

-------------------
***补遗***
《要药分剂》:“清虚火,除血热。”

-------------------
***补遗***
《医方十种汇编-药性摘录》:“泻肺燥热,治妇人尿孔郁结、淋露不净 ,并血枯热盛而见虚浮上呕等症。古方入萎蕤汤,治风热汗出。又有白薇芍药汤,治妇人遗尿。但胃虚泄泻,阳气外越者切禁。”

-------------------
***补遗***
《现代实用中药-增订本》:“效用:为解热利尿剂,治间歇热发作之灼热,及卒中患者之四肢浮肿有效。又用于组织细胞酸化机能兴奋之虚热,如急性热病中末期,及衰弱病之消耗热、肺结核之骨蒸潮热等,有清凉性滋养之效。又用于小溲赤涩、淋痛、肺热、咳嗽等症。”

-------------------
***补遗***
《药证证药录-卷六》:“白薇苦咸,经曰:苦涌泻,咸涌泄,皆为阴。故能助脾阴以清阳明之气,实则阳明表药也。故经方与菖、桂、草、石相需并用也。”

-------------------
***补遗***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肺热。治吐血及老年咳嗽。”

-------------------
***补遗***
《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肾炎、肺结核、尿路感染水肿等。”

-------------------
***补遗***
《本草经集注》:“恶黄芪、大黄、大戟、干姜、干漆、大枣、山茱萸。”

-------------------
***补遗***
《本草从新》:“血热相宜,血虚则忌。”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开云App闪退解决方案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