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钧医话——Physical or Emotional
每次医患接触,都是一种人文行为。
医家一定不要把临证看作是完全为了纠正患者的生理异常。医生也不是只靠药物或其他物质手段治病。病人也不是只需要物质手段纠正。
换言之,医学不是纯自然科学。治病不是纯科学过程。
人不是通过一条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他不能通过一条物理、化学检查检验流水线就能发现出现了什么问题并且修理好。
那样,治病就成了人和一系列冷冰冰的仪器打交道的过程。
按说以上是不言自明的问题。
实际上却非如此。
目前,医家、病家都有过分迷恋仪器和药物的倾向。这种倾向在中国似乎更为突出。
据我的经验,中国人对科学和迷信同样迷信。中国人有病求医的积极性要比西方人大得多。中国人也更相信有了病要吃药。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做那么多X光、CT、磁共振和血液生化等检查、检验。中国的药物广告为什么那么多——男性药更多到不可想象的程度。
我在英国行医近2年,发现英国人很能区分Physical or Emotional问题——就诊者常常这样主动问。
按:一般英国人口语说心理的一词用Emotional而不是用Psychological 或Mental。
英国人都有自己的保健医生GP——在他所在的地段医院里挑选一位医生。但医生不能挑选病人。
病人觉得医生顺眼也很重要——就像找对象一样,如果第一眼印象很差,就很难培养感情。这就是为什么英国保健制度中规定,病人有权选择自己的医生。
我在英国时,就又好几个病人直言不讳地告诉我,若非我在那个诊所里,他就不再就诊。换言之,与其说他就诊是去看病,不如说是去看看我这位大夫——聊聊家常他或她也觉得值。
在国内自然也有这种情况。病人说:到您这来看一次病,再到别的地方去就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
当然也会有另一种情况。病人找我一次就够了,以后再也不会找我。
在县级以上的医院里工作,很难体会以上所说。尽管去那里就诊的人也不都是患有纯肉体问题。即便一开始完全是肉体问题——比如外伤——也同样需要心理调整。
过去经常强调“服务态度”问题,好的态度就是一种良性心理干预。它也是拉近医患心理距离的有效手段。故医生虽然不一定像推销员那样总戴着职业性笑容求得消费者的欢心,冷淡或粗暴却一定不好。
最后,我对那些不大信任——无论技术还是人品——我的病人,我常常明确告诉他:另请高明。
这用得着一句古话: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史记》扁
鹊传语)
所谓“不许治”,就是病人不很愿意让你为他治。
看来,医疗这种服务更不能强加于人。
我想,再好的服务态度,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就诊者都很信任你。
但是,医生还是要尽量注意自己的形象——包括仪表、装束、举止、礼节、言谈、表情等。让更多的患者愿意找你,首先不是为了增加你的收入,而是让更多的患者在你这里解除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