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彭靜山、《針灸秘驗》文摘
    

针灸拔罐:彭靜山、《針灸秘驗》文摘

求書:彭静山、费久治著的《针灸秘验》
http://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23996&fpage=1

经络的触诊﹝轉貼﹞
  摘自  彭静山《针灸秘验》 
    借医生指腹的感觉察知经络和经穴的异常反应。此法简便易行,准确实用(是针灸临床不可缺少的诊法之一)。

    方法:循经触摸,体表见热、肿,弹性强,压痛显著, 皮下硬结等,可知为经气实;体表温度低下,无弹性,按之酸麻不痛,陷下等,可知为经气虚。

    触摸时,见有硬结、压痛、敏感、快感的反应点,此点即为病穴。压痛强烈,多属实症;压有快感,多属虚症。病穴有助于明确诊断,刺灸病穴常获良效。

    触诊的顺序:背俞穴、募穴、部穴、原穴、络穴、特诊点、过敏点和过敏带等。可疑病经要详细触诊。

    十二经病的触诊要点:

    肺经:肺俞、中府、孔最、膏、尺泽。
    肺经实热时,胸椎1-3旁开0.5寸处有压痛,滑肉门和大巨亦有压痛。肺经气不畅时,膻中有压痛。肺经虚寒:风门和大杼有酸沉感。咯血或便血:孔最有压痛,或压时有酸沉感。经气虚衰时,膏肓呈高肿或弹性、皮温低下。

    大肠经:大肠俞、天抠、温溜、曲池、合谷。
    经气实热或排泄障碍时,曲池、肺俞、天枢、骑竹马有压痛。经气郁滞时,大巨有压痛。肠炎时,手三里、上巨虚、天枢压痛明显,皮温高于邻穴。慢性肠炎时,皮温低下,触有快感。

    胃经:胃俞、中院、梁丘、足三里、丰隆。
    胃经有实热:中院、梁丘有压痛。胃酸过多:巨阙、不容呈压痛。胃经虚寒:按压中脘、足三里有舒服感。胃溃疡:胃俞、与其外侧有过敏点,再按压臀端时,压痛放散至膝以下者。胃痛剧烈:天宗有明显压痛,按之可止痛。

    脾经:脾俞、章门、地机、大包、脾俞。
    消化不良或运化失常时,脾俞、章门、大包均有压痛。血行失和:脾俞呈现绷紧或压痛。脾热、经气阻滞:地机穴有明显压痛。脾虚作胀:脾俞穴按之酸沉或皮温低下。

    心经:心俞、巨阙、阴郄、少海。
    心经火旺:心俞内侧有压痛。心脏瓣膜疾患:巨阙发胀,心俞外侧至膏盲处有过敏点。经气虚、功能低下:三阴交、水分、肾俞均有压痛。

    小肠经:小肠俞、关元、养老、小海、下巨虚。
    小肠经病:关元、养老有反应。被风寒所侵时,天宗、风门、小海均有压痛。小肠经病移于心经时,取关元是有效的。如灸关元治心律不齐。小肠经气受阻的肩肿痛时,下巨虚呈压痛,针之有效。小肠俞部位的腰痛,养老有明显压痛,针之有效。

    膀胱经:膀胱俞、中极、金门、委中、昆仑、天拄、八髎。
    经气实热:委中穴皮温高,络脉充盈。湿热下注,经气受阻,中极、金门、膀胱俞有压痛。被风寒所侵,天柱、八髎、承山呈压痛。经气虚时,按中极、膀胱俞有快感。

    肾经:肾俞、京门、水泉、水分、肓俞。
    肾经为病:水泉、水分、肓俞均见压痛。肾脏为病:肾俞、京门有压痛。当肾排泄功能受累时,筑宾穴呈阳性反应(硬结、压痛)。因此,灸筑宾有解毒之效。泌尿系有故障时,八 髎穴有压痛。

    心包经:厥阴俞、膻中、郄门、大陵。
    情志不遂、哭笑不定:膻中、郄门均有明显压痛。妇女月经失常、痛经或少腹有瘀血时,间使至郄门处绷紧或压痛,针之可调经止痛逐瘀。心悸动,按压厥阴俞、膻中有缓解之效,灸之亦效。

    三焦经:三焦俞、石门、委阳、会宗。
    经气受阻,会宗、委阳、石门均呈压痛。经气实热,三焦俞一带绷紧,会宗压痛强烈。尿闭,属三焦经气不宣者,石门呈胀满。

    胆经:胆俞、日月、天宗、京门、阳陵泉、外丘。
    胆囊炎时,日月、京门、天宗有压痛。胆经实热:外丘皮温高。经气虚:按胆俞、日月有舒适感。

    肝经:肝俞、期门、中都、曲泉。
    经气郁滞(失眠、易怒、高血压):肝俞多见高肿、压痛,中都呈强压痛。肝炎(经气实热),内踝上二寸至中都处呈过敏带,阳陵泉与外丘有时亦呈压痛。性功能失常:曲泉按之痛或酸麻。

    按上法找出病经病穴,结合四诊八纲,决定病因、病位、病性,为治疗提出有效的方案

[ Last edited by 蘭心素問 on 2006/7/20 at 09:38 ]
-----------针灸治疗荨麻疹研究近况﹝轉貼﹞

李成年  孙金桥 

关键词:荨麻疹;针灸治疗;综述
分类号:R245,R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258(2001)04-0020-03
  荨麻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季为多见.祖国医学谓之"瘾疹",认为与"风"、"血"有关,多由风湿热外邪侵袭肌肤或肠胃积热,外郁皮毛而成.亦可由鱼虾、药物、寄生虫等诱发.
  ……作者简介:李成年,男,37岁,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从事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
作者单位:李成年(湖北中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61) 
     孙金桥(湖北省汉川市马口镇3506工厂职工医院,湖北,汉川) 

参考文献:
[1]彭静山.针灸秘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58.
[2]林宏.针刺中脘穴为主治疗荨麻疹60例.福建中医药,1990,(4):封4.
[3]田增光.曲池穴注射复方丹参液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辽宁中医杂志,1994,(2):89.
[4]张苏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44例.上海针灸杂志,1996,15(3):25.
[5]王申明.穴位注射治疗荨麻疹验方.河北中医,1992,(1):32.
[6]林凌.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94,(2):19.
[7]牛天海.自家血扑尔敏穴位封闭治疗荨麻疹127例疗效观察.中国乡村医生,1992,(3):19.
[8]彭世桥.耳穴埋药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云南中医杂志,1991,(5):6.
[9]赵泳洲.耳穴贴压治疗荨麻疹121例.中国针灸,1993,(1):27.
[10]王明伟.耳穴药物注射治疗荨麻疹.江苏中医杂志,1985,(1):35.
[11]高塔木.耳内埋针治疗荨麻疹9例.内蒙古中医药,1985(2):40.
[12]孙桂霞.神阙穴为主拔罐治疗荨麻疹110例.中国针灸,1991,(2):2.
[13]杨玉玲.神阙穴拔罐治疗荨麻疹105例.中国针灸,1983,(2):48.
[14]陈耀南.灸中脘肩髃穴治疗荨麻疹.中医杂志,1991,(10):22.
[15]杜红.电针治疗荨麻疹.四川中医,1989,(6):封4.
[16]裘永良.膻中穴埋线治疗荨麻疹34例观察.浙江中医杂志,1982,(10):462.
[17]赵裕廷.激光内灸治疗荨麻疹55例.针灸学报,1989,(1):25.
[18]林迎春.氦-氖激光针曲池治疗丘疹性荨麻疹.浙江中医药,1985,(4):166.
[19]孔尧其.头针治疗荨麻疹.四川中医,1989,(12):40
[20]刘志国.泻血疗法治疗荨麻疹.上海针灸杂志,1987,(3):46
[21]冯永喜.肺俞、膈俞点刺加拔火罐治疗腹型瘾疹56例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1995,(3):7.
[22]高元芝.针刺加电罐治疗寒冷性荨麻疹32例.辽宁中医杂志,1988,(3):11.
[23]高洪宝.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48例临床小结.新中医,1983,(1):38.

出版日期:2001年12月15日
-----------鼻针疗法 ﹝彭静山《针灸秘验》﹞﹝轉貼﹞

一、九穴十九点:
鼻好象一个人的整体,面朝里,背向外,盘腿坐在面部中央一样。(如图4)其穴位的分布则根据背坐的人体各部而划分,但是也有例外的,比如神志点则恰当于人的腰俞附近,腰俞属于督脉之第二号穴位,上通于脑,督脉是诸阳经的总纲,有振奋阳经的作用,也有调整阴经的功能,亦颇合理。

鼻针的穴,称为点。因为有一穴一点、两点、三点的,所以不叫穴而叫做点。每穴几点,不是完全相同,因此称为九穴十九点。穴位的位置及其作用如下。

1、降压上下两点
上点即印堂穴,下点即素髎穴(图5之1、2,此两点为原有的穴位)。能使血压迅速下降,并可解除头昏目胀、两太阳痛、视力模糊、心悸亢进等症,亦能使低血压上升。

2、颈点
在鼻骨上端的两侧各一点,凡属鼻针穴必须在鼻子的范围以内。对颈项痛、肩背痛以及扭伤所致的斜颈有显著的止痛作用。(图5之3)

3、肩点
相当于额骨鼻突之中段(泪骨之鼻侧),左右各一点。对肩胛痛、肘、腕关节间以及上肢软组织酸痛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图5之4)

4、肘点
相当于上额骨鼻突之下段(鼻翼外上一厘米),左右各一点。治疗作用同肩点。(图5之5)

5、腰三点
相当于鼻骨下端之中央一点,鼻翼上方左右各一点。对腰痛、腰酸有显著效果。(图5之6)

6、胃肠三点
相当于鼻尖上1.5厘米处,中央一点,鼻翼内侧上左右各一点。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神经痛等,能使疼痛迅速缓解或消失。(图5之9)

7、阑尾点
相当于鼻翼外侧中段,左右各一点。对急慢性阑尾炎有消炎止痛作用。(图5之7)

8、膝点
相当于鼻翼下左右各一点。对臀部及下肢关节痛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图5之8)

9、神志点
相当于鼻尖上0.5厘米处中央.适用于头痛,以及神经衰弱所引起的健忘、失眠、食欲不振、疲倦等(图5之10)

作用:止痛、镇静、消炎、解痉。

适应症:高血压、颈项痛、肩背痛、上肢关节及软组织痛、腰痛腰酸、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痛、急慢性阑尾炎、臀及下肢关节痛、神经衰弱等。

二、针法
确定穴位,用点眼棒或三棱针柄在穴处附近平均用力点压,出现小坑处是穴。或用经络测定仪找穴。

找准穴位,用32号5分针。降压上、下两点,均用45度角斜刺,针尖向上。其余十七点一概直刺,不可穿透鼻软骨,必须扎在鼻子上。

三、注意事项

1、鼻针刺激强,事先做好思想工作。
2、一概采用卧位,以防晕针。
3、刺入后有强烈的酸麻痛复合感觉,尤其是在行针时间,病人难以忍受,流泪,打喷嚏,则效果更佳。
4、针后无任何感觉的叫做不得气,效果不明显,应该将针拔出1/2,改方向探索穴位。
5、留针时间,由5分钟到1小时,以症状消失为度。留针时间,每隔5分钟,轻轻的用平补平泻手法一次,针的旋转角度,不得超过15度。
6、也有调整后仍不得气的,这是因为经络感觉迟钝,或者是顽固的慢性病。不宜连续反复调整,因刺激力强,病人有痛苦,要适可而止。针刺后,不一定每次都能得气。
-----------其实应该先把轻刺练习的方法发上来
除了太极推手几乎没有比那个方法再好的了
-----------彭静山·针灸秘验·32灸方

1、中风:关元、风市
2、哮喘:中脘、中府、膻中、关元、天枢
3、痫证:中脘、筋缩、身柱
4、泄泻:梁丘、昆仑、天枢
5、水肿:涌泉、水分、关元、命门
6、脉结代:关元、中脘
7、腰痛:肾俞、关元
8、噎膈、反胃:膈俞、命门、膻中
9、小便不通:隔盐灸神阙
10、急性肠炎:两肘尖
11、失眠:隐白、间使、肝俞
12、下血不止:于命门处寻痛点,灸之方效
13、淋症:带脉、百会
14、习惯性便秘:太乙、外陵
15、积聚痛:幽门、肝俞、三焦俞、气海
16、阴疽:骑竹马、关元、郗门
17、疔疮:手三里、骑竹马、郗门
18、皮肤病:肺俞、肩髎、曲池
19、肠:两肘尖、合谷
20、齿痛:肩髎、厥阴俞
21、血崩:石门、隐白
22、带下:带脉、胞门、子户
23、转胎:至阴。灸双穴无效时,可灸单穴
24、子宫后倾:关元、中脘
25、阴挺:百会、中脘、气海
26、小儿消化不良:命门
27、小儿遗尿:命门
28、小儿咳嗽:身柱
29、小儿夜啼:大敦、中冲
30、小儿囟门不合:脐上脐下各0.5寸,灸三壮
31、口臭:劳宫
32、小儿脐肿:命门
-----------十宣与手麻木﹝轉貼﹞

彭静山·《针灸秘验》

    手指麻木,多为中风之兆,亦有血虚与外邪阻滞经气发而麻者。

    属中风之兆者,多从无名指或食指先麻,次渐累及其余三指。血虚发麻,伴随着血虚证。外邪所致,多有痛与麻并见。

    针刺十宣,对各种手指麻木,均有良效。刺前,医者用手将患肢从肘部捋至指尖数次,令其指尖充血,然后用毫针点刺出血。一般针几次即见效。不见效者,配合十二井穴。麻木消失后,再灸风市数日,以防中风。

    血虚手指麻木者,取所属经络的俞募穴刺之。

    外邪所犯者,“以痛为俞”,配取瘀络出血。即痛处的旁边有明显的静脉突出,放血出之即效。
-----------
Originally posted by 屈指描太极 at 2006/7/20 09:25:
其实应该先把轻刺练习的方法发上来
除了太极推手几乎没有比那个方法再好的了

請先生幫助一貼。

謝謝!
-----------彭静山真是好人,所言太好,如果依书实践,立感其效如宏,愿有志者习之.
-----------请教  骑竹马  为何处?谢谢!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