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6/20 03:46 编辑 www.lindalemus.com/zhicheng/【卷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
1.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释义】 上工治未病的意义,可以举个例子来讲。例如见到肝病实证,因为木能克土,所以肝病就会传脾,应当预先补脾,来防止疾病的传变。如果在四季末期,脾气正旺的时候,脾旺不受木克,可以不去补它。这是因为邪实才能传变,虚则不传,脏虚才能受邪,实则不受的道理。中工不了解这种道理,见到肝病实证,不知道预先补脾,来预防疾病的蔓延,只知徒治肝病。假如肝病的虚证,可以直补本脏,就用酸味的药来补益它,焦苦的药来扶助它,甘味的药来调和它。因为补脾土,就可以制肾水,水弱则火旺,火旺则金被制,金受制约则木不受克,肝病也就自会痊愈,这是用补脾来治肝的一个重要法则。但是这个方法只能用于肝虚证,肝实就不适用。难经上说:“虚证用泻药,是益虚其虚,实证用补药,是更实其实。只有不足的证,才能用补法,有余的证,才能用泻法。”其他脏腑的治法,都可依据这个例子来处理。
|
-----------2.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复舟。若五脏元贞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凡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腑脏,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贞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释义】 人的生活和大自然的气候,息息相关,是分不开的。四时气候,虽然能生长万物,但有时也能伤害万物,它和水能浮舟也能覆舟的道理相同的。如果人的正气调和,能够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就不会发生疾病,相反的,正气不能调和,或者再有不正常的气候,那就很容易导致疾病了。一切致人疾病的因素,总的来说,不出三类:第一、是有经络受病,内传脏腑,可以引起内部疾病,叫内所因;第二、是四肢九窍,与血脉相互传变,发生障碍,是外部皮肤的疾病,叫外所因;第三、是由于纵欲过度,或者受了金刃、虫兽等的伤害,而引起的疾病,叫不内外因。从这样去推求,那末一切病因,可说已经概括无遗了。所以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妥善保养身体,减少病邪侵入的机会,就可避免发生疾病。如果偶尔经络受邪,应在尚未入脏腑的时候,立即医治,来防止疾病的传变;或者四肢才有重滞的感觉,就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疗法,进行治疗,使九窍不致闭塞。再能遵守国家法纪,避免禽兽的伤害,节欲节食,冷热适宜,这样,体力充沛,正气自全,病邪也就没有机会侵入肌腠了。
-----------
回复 yixing妙善 的帖子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可以见矣。盖脏病惟虚者受之。而实者不受。脏邪惟实则能传。而虚则不传。故治肝实者。先实脾土。以杜滋蔓之祸。治肝虚者。直补本宫。以防外侮之端。此仲景虚实并举之要旨也。后人不察肝病缓中之理。谬执甘先入脾之语。遂略酸与焦苦。而独于甘味曲穷其说。以为是即治肝补脾之要妙。昔贤云。辞知其所蔽。此之谓耶。
-----------胡希恕对这一段的评价不高啊。
-----------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6/21 01:35 编辑 3.问曰∶病患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
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园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释义】 在诊断疾病的时候,望诊是非常重要的。拿望鼻作例子,如果鼻头色青的,主腹中痛,是寒凝气血的坏病,如再加上周身怕冷,可能致死。色黑是肾的颜色,肾主水,所以鼻微黑,主内有水气。黄是脾被寒湿所困,白是失血,如果色赤,在不应该见到的时期而见到,那是阳虚上浮,病势就比较危险。两目直视,常见于痉病,是难治之证。一般望色的诊断,剧烈的疼痛,可使血脉凝泣,而现青色;
虚劳病人,多由肾虚,可见到黑色;风热病人,可以见到赤色;黄为脾病,不能运化,故必便难;留饮病人,面部多见肿胀,所以色见鲜明光亮。
【此气色之辨。所谓望而知之者也。鼻头、脾之部。青肝之色。腹中痛者。土受
木贼也。冷则阳亡而寒水助邪。故死。肾者主水。黑、水之色。脾负而肾气胜之。故有水气。色黄者面黄也。其病在脾。
脾病则生饮。故胸上有寒。寒、寒饮也。色白亦面白也。亡血者不华于色。故白。血亡则阳不可更越。
设微赤而非火令之时。其为虚阳上泛无疑。故死。目正圆者阴之绝也。痉为风强病。阴绝阳强。故不治。痛则血凝泣而不流。故色青。劳则伤肾。故色黑。经云。肾虚者面如漆柴也。风为阳邪。故色赤。 脾病则不运。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经云。水病患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也。】
-----------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6/21 01:39 编辑 www.lindalemus.com/sanji/4.师曰∶病患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一作痛)
【释义】 病在骨节,转动多不灵活,在不转动的时候,疼痛还不太厉害,所以常是寂静无声,如果偶一转动,因为疼痛的加剧,就会发出突然的呼声。病在肾肝。胸膈间有病,便要影响到呼吸道路,而见到气短,所以语声低微,若断若续,一口气不能讲完一句话。病在心肺。
头痛病人,不敢高声,因为高声会震动头部,使疼痛加剧,所以声音多细小而长。
-----------5.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释义】 胸中有了邪气的阻塞,呼吸时气不通畅,必须加深呼吸动作,所以两肩就随着呼吸之势而动摇。呼吸时肺气不降而上逆,所以发生
咳嗽。肺痿之证,因为肺叶干枯萎缩,纳气减少,因而有张口呼吸、短气唾沫等严重呼吸困难现象。
-----------6.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释义】 中焦有痰饮或积食的时候,是可以影响气机转运而呼吸变快,在这种情况下,可用下法,攻去痰食,气机就可以通畅了。假使不是实证而是虚证的话,那末,既不能攻下,同时施用补法,也会有碍于气机的转运,因此,在治疗上,是比较困难的。病在上焦,而见到呼吸急促,是肺的吸气无力;病在下焦,而吸气深长,是肾的纳气无权,这些症状,往往都在严重的时候才出现,都是难治之证。呼吸时身体振振动摇,是呼吸极度困难的表现,多见于气机窒塞而闷绝的危侯,所以说不治。
-----------7.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释义】 四时色脉的变化,主要是随着气候而转移的,所谓“旺时而动”,是根据五行的理论而来的。例如春令木(肝)旺,其色青,其脉弦;夏令火(心)旺,其色红,其脉洪;秋令金(肺)旺,其色白,其脉毛;冬令水(肾)旺,其色黑,其脉石,这是正常的四时色脉。假使肝色应青,而反见白色,这是不合时令的色脉,甚至是相克的色脉,那就都是疾病的象征了。
-----------8.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
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释义】 四时气候的变迁,是随着季节的不同而转移的。例如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等等都是,这是正常的规律。但有时亦会违反这个规律的,例如冬至以后,第一个甲子日的夜半子时起,为少阳主令,少阳代表春生之气,万物开始生长,气候逐渐温和。如果冬至以后,未到甲子日,气候已经变暖,此为时令未至而气候先至,叫做未至而至;如果冬至后已到甲子日,天气犹未温和,此为时令已至而气候未至,叫做至而不至;如果冬至后已到甲子日,天气仍大寒不解,此为时令已至而气候应去不去,叫做至而不去;如果冬至后已到甲子日,而天气温暖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时令已至而又温暖过甚,叫做至而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