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侣山堂 > 中医书籍 > 正文:十、《内经》主治备要
    

医学启源:十、《内经》主治备要

(一)五运主病诸风掉眩,皆属肝木。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诸湿肿满,皆属脾土。诸气 郁、病痿,皆属肺金。诸寒收引,皆属肾水。(二)六气为病诸暴强直,〔支〕痛软戾,里急筋缩,皆属于风。诸病喘呕吐酸,暴注下迫,转筋,小便混浊,腹胀大而鼓之有声如鼓,痈疽〔疡〕…

(一)五运主病

诸风掉眩,皆属肝木。

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

诸湿肿满,皆属脾土。

诸气 郁、病痿,皆属肺金。

诸寒收引,皆属肾水。

(二)六气为病

诸暴强直,〔支〕痛软戾,里急筋缩,皆属于风。

诸病喘呕吐酸,暴注下迫,转筋,小便混浊,腹胀大而鼓之有声如鼓,疽〔疡〕疹,瘤气结核,吐下霍乱,瞀郁肿胀,鼻〔窒〕鼽衄,血溢血泄,淋〔 〕身热,恶寒〔战〕栗,惊惑悲笑,谵妄,衄蔑血污,皆属于热。

诸〔痉〕强直,积饮痞隔中满,霍乱吐下,体重〔 〕肿,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属于湿。

诸热瞀〔 〕,暴喑冒昧,躁扰狂越,骂詈惊骇,〔 〕肿疼酸,气逆冲上,禁栗如丧神守,嚏呕,疮疡喉痹耳鸣或聋,呕涌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 〕,暴病〔卒〕死,是〔皆〕属于火。

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 瘕 疝,痞坚,腹满急痛,下痢清白,食已不饥,吐〔利〕腥秽,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属于寒。

(三)五运病解

五运主病,木、火、土、金、水,顺则皆静,逆则变乱,四时失常,阴阳偏胜,病之源也。

诸风掉眩,皆属肝木。

注云∶掉,摇也。眩,昏乱眩运也。风主动故也。所谓风气甚则头目眩者,由风木旺,则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生火,木火者皆阳也,故风火多兼化也。风热相抟,则头目眩运而转也。火性本动,火得风〔则〕成焰而旋转也。风势甚,则曲直动摇,更加呕吐也。

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

注云∶痛痒而为疮,火之用也。五常之道,过极则胜己〔者〕反来制之,故火热过极,而反兼于水化也.所谓盐能固物,而令不腐者,咸寒水化,制其火热,使无热之过极,乃水化制之,而久固也。热极即是木来生火也,甚则皮肉肌肤之间,不得宣通,故生疮疡而痛痒也。

诸湿肿满,皆属脾土。

注云∶湿,地之体也。湿极甚则痞塞肿满,物湿亦然。故长夏暑湿之甚,〔则〕庶物隆盛也。

诸气 郁、病痿,皆属肺金。

注云∶肺主气,〔气〕为阳,阳主轻清而升,故肺居上部,而为病则气郁。〔至于〕痿弱,手足无力,不能收持,乃血液衰少,故病然也。秋金〔旺〕,则雾气蒙郁,而草木〔萎〕落,病之象也。

诸寒收引,皆属肾水。

注云∶收敛引急,寒之用也,故冬寒则物拘缩也。

(四)六气病解

六气为病,风、热、湿、火、燥、寒,乃天之六气也。

风木厥阴,肝胆之气也。

诸暴强直,〔支〕痛 戾,里急筋缩,皆属于风。

暴强直

注云∶暴,卒也,虐害也。强劲有力而不柔和也。直,筋劲强也。

支痛戾,里急筋缩

〔注云〕∶支痛,支,持也,坚固支持,筋挛不柔而痛也。 , 缩也,戾,乖戾也,谓筋缩里急,乖戾失常而病也。然燥金主为紧敛、短缩、劲切,而风木为病,反见燥金之化者,由亢则害,承乃制也。况风能湿而为燥也,筋缩者,燥之甚也,故谓风甚皆兼于燥也。

热者,少阴君火之热,乃真心小肠之气也。

〔诸病喘呕吐酸,暴注下迫,转筋,小便混浊,腹胀大而鼓之有声如鼓,痈疽疡疹,瘤气结核,吐下霍乱,瞀郁肿胀,鼻窒鼽衄,血溢血泄,淋 身热,恶寒战栗,惊惑悲笑,谵妄,衄蔑血污,皆属于热。〕

注云∶喘,热则息数气粗而为喘也,故热则脉实而甚数,喘之象也。

注云∶火气炎上之象也,故胃〔膈〕热甚,则为呕也。

吐酸

注云∶〔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实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法宜湿药散之,亦〔犹〕解表之义也。使肠胃结滞开通,怫热散而和之。若久喜酸而不已,不宜温之,宜以寒药下之,后以凉药调之,结散热去,则气和〔也〕。

暴注

注云∶卒暴〔注〕泄,肠胃热甚,则传化失常,火性疾速,故〔如〕是也。

下迫

注云∶后重里急,窘迫急痛也。火性急速,而能燥物故也。

转筋

注云∶转,反戾也,热气燥烁于筋,〔则〕挛 而痛也。所谓转者,动也,阳动阴静,热证明矣。多因热甚,霍乱吐泻,以致脾胃土衰,则肝木自甚,而热燥于筋,故转筋也。大法曰∶渴则为热,凡霍乱转筋〔而〕不渴者,未之有也。或不因吐泻,而但外冒于风,腠理闭密,阳气郁结,怫〔热〕内作,热燥于筋,则转筋也。故诸转筋,以汤渍之,而使腠理开泄,阳气散而愈也。因汤渍之而愈,故反〔疑〕为寒也。

小便混浊

注云∶天气热则水混浊,寒则水清洁,水体清,火体浊故也。又如清水为汤,则自然浊也。

腹〔胀〕大而鼓之有声如鼓

注云∶气为阳,阳为热,气甚则然也。

注云∶浅而大也。经曰∶热胜血则为痈脓也。

注云∶深而恶也。

注云∶有头小疮也。

注云∶浮而小瘾疹也。

瘤气

注云∶赤瘤〔丹〕 ,热胜〔气〕也,火之色也。

结核

注云∶火气热甚,则郁结坚硬如果中核也,不必溃发,但以热气散,则自消也。

吐下霍乱

注云∶三焦为水谷传化之路,热气甚,则传化失常,而吐下霍乱,火性燥动故也。

大法曰∶吐利烦渴为热,不渴〔为〕寒。或〔热〕吐〔泻〕,始得之亦有不渴者,若不止,则亡液而后必渴也。或〔寒〕本不渴,若不止,〔亡〕津液过多,则亦燥而渴也。若寒者,脉当沉细而迟;热者,脉当实大〔而〕数。或损气亡液过极,则脉亦不能实数,而反缓弱也,虽尔,亦不为热矣。

注云∶昏也,热气甚,则浊乱昏昧也。

注云∶怫热结滞,而气不通畅也。所谓热甚则腠理闭密而郁结也。〔则〕如火炼物,反相合而不离也。故热郁则闭塞不通畅也。然寒水〔主〕于闭藏,而今反属热者,谓〔火〕热亢甚,则反兼水化制之故也。

肿胀

注云∶热胜于内,则气郁而为肿也。阳热气甚则腹胀。火主长而高茂,形貌彰显,升明舒荣,皆肿胀〔之象〕也。

鼻窒

注云∶窒,塞也。火主 肿胀,故阳明热,而鼻中〔 胀〕,则窒塞也。

注云∶〔鼽者〕,鼻出清涕也。夫五常之道,微则当其本化,甚则兼其鬼贼,故经曰∶亢则害,承乃制也。由是肝热甚则出〔泣,心热甚则出〕汗,脾热甚则出涎,肺热甚则出涕,肾热甚则出唾。此乃寒〔伤〕皮毛,则腠理闭密,阳热怫郁,〔而病愈甚〕也。

注云∶阳热怫郁于足阳明,而上热甚,则血妄行为鼻衄也。

血溢

注云∶〔血溢者〕,上出也。心养于血,故热甚则血有余而妄行也。

血泄

注云∶热在下焦,而大小便血也。

注云∶小便涩痛,热客膀胱,郁结而不能渗泄故也。可用开结利小便之寒药,以使结散热退,血气宣通,荣卫和平,精神清利而已。

大便涩滞

注云∶大便涩滞也。热耗其液,则粪坚结,大〔肠〕燥涩紧敛故也。俗谓风热结〔者〕,谓火甚则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也。或大便溏而〔 〕者,燥热在乎肠胃之外,而湿热在内故也。

身热恶寒

注云∶此热在表也。邪热在表而浅,邪畏其正,故病热而反恶寒也。仲景云∶无阳不可发汗。又云∶身热〔恶〕寒,麻黄汤汗之。汗泄热去,身凉即愈。

战栗

注云∶〔战栗〕动摇,火之象也。阳动阴静,而水火相反。故厥逆禁固,屈伸不便,为病寒也。栗者,寒冷〔也〕。此由心火热甚,亢极而战,反兼水化制之,故寒栗也。然寒〔栗〕者,由火甚似水,实非兼有寒气也。故以大承气汤下之,多有燥粪,下后热退,战栗愈矣。

注云∶心卒动而不宁也。火主〔于〕动,心火热甚〔故〕也。虽尔,止为热极于里,乃火极而似水,则喜惊也。反兼肾之恐者,亢则害,承乃制故也。

注云∶疑惑、犹豫、浊乱,而志不一也。象火参差而惑乱,故火实则水衰,失志而惑〔乱〕也。〔志〕者,肾〔水〕之神也。

注云∶金肺之志也。金〔本〕燥,能令燥者,火也。所谓悲泣五液俱出〔者〕,火热亢极,而反兼水化制之故也。

注云∶蕃茂鲜淑,舒荣彰显,火之化也,故喜为心火之志也。喜极而笑者,犹燔烁火喜而鸣,笑之象也。

注云∶多言也。言为心声,犹火燔而鸣,故心火热则多言,犹心醉而热,故多言也。

注云∶虚妄也。火为阳,故外清明而内浊昧,其主动乱。故心火热甚,则肾水衰而志不专一,虚妄见闻,而〔自为〕问答,则神志失常,而如见鬼神也。

衄蔑血污

注云∶血出也。污,浊也。心火热极,则血有余∶热气上甚,则为血溢。热势亢极,则燥而污浊;亢则害,承乃制,则色兼黑而为紫也。

湿者,太阴湿土,乃脾胃之气也。

〔诸痉强直,积饮痞隔中满,霍乱吐下,体重 肿,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属于湿〕。

诸痉强直

注云∶筋劲强直,而不柔〔和〕也,〔土主〕安静故也。阴痉曰柔痉,阳痉曰刚痉,亢则害,承乃制,故湿过极,则反兼风化制之。然,兼化者,虚象也,实非风也,治风则误。

积饮

注云∶留饮积蓄而不散也。〔水〕得燥则消散,湿则不消,以为积饮,土湿主痞故也。

注云∶与否同,不通泰也,谓纹理闭密,而为痞也。

注云∶阻滞也,谓肠胃隔绝,而传化失常也。

中满

注云∶湿为积聚痞隔,而土主形体,位在中央,故中满也。

霍乱吐下

注云∶湿为留饮,为痞隔,而传化失常,故甚则霍乱吐〔泻〕也。大法曰∶若利色青者,肝木之色,由火甚制金,使金不能平木,则肝自甚,故色青也。或言利色青为寒〔者〕,误也。(则)如仲景曰∶少阴病,下利清水,色纯青者,热在里也,大承气汤下之。及小儿热甚急惊,利色多青,为热明矣。利色黄〔者〕,由火甚则水必衰,而脾土自旺,故色黄也。利色红者为热,心火之色也;或赤者,热深也。利色黑而反为热者,由火盛过极,而反兼水化制之,故色黑也。(则)如伤寒阳明热病,则日晡潮热,甚则不识人,循衣摸床,如见鬼状,独语,法当大承〔气〕汤下之。大便不黑者易治,黑则难治也。诸痢同法。然辨痢色以明〔寒〕热者,更当审其〔饮食〕药物之色也。(则)〔如〕小儿病热,吐利霍乱,其乳未及消化,而痢尚白者,不可便言是寒,当以脉证别之。又法曰∶凡泄利,小便清白,不涩为寒,赤涩者为热也。又法曰∶完谷不化,而色不变,吐利腥秽,澄澈清冷,小便不涩,身凉不渴,脉迟细而微者,寒证也。谷虽不化,其色变〔非〕白,烦渴,小便赤黄而或涩者,热证也。凡谷消化者,无问他证,便为热也。

体重

注云∶轻清为天,重浊为地,故土湿为病,则体重痞〔宜〕也。

肿、肉如泥、按之不起

注云∶按之不起,泥之象也,土过湿则为泥。湿为病也,积饮痞隔,中满体重,霍乱吐下,故甚则〔 〕肿也。

火者,少阳相火之热,乃心包络、三焦之气也。

〔诸热瞀 ,暴喑冒昧,躁扰狂越,骂詈惊骇, 肿疼酸,气逆冲上,禁栗如丧神守,嚏呕,疮疡喉痹,耳鸣或聋,呕涌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 ,暴病卒死,是皆属于火。〕

注云∶昏也。(则)如酒醉而心火热甚,则神浊昧而瞀昏也。

??

注云∶动也。惕跳动 ,火之体也。

暴喑

注云∶卒〔哑〕也。金肺主声,火旺水衰,热乘金肺,而神浊气郁,则暴喑而无声也。

冒昧

注云∶冒,昏冒也;昧,昏暗也。气热则神浊冒昧,火之体也。

躁扰

注云∶躁动烦热,扰乱而不宁,火之体也。热甚于外,则肢体躁扰;热甚于内,则神志躁动,反复颠倒,懊 烦心,不得眠也。由水衰而〔火〕之动也。故心胸躁动,谓之怔忪,俗云心忪,皆为热也。

狂越

注云∶狂者,无正定也;越者,乖越理法而失常也。〔夫〕外清内浊,动乱参差,火之体也;〔静顺清朗,准则信平,水之体也〕。由是肾水主智,而水火相反,故心火旺则肾水衰,乃失志而狂越也。凡发热于中,则多干阳明胃经也,故经云∶阳明之厥,面赤而热,妄言。

骂詈

注云∶言为〔心〕之声也。骂詈,言之恶也。今病阳实阴虚,则水弱火强,制金而不能平木,而善言恶www.lindalemus.com/wsj/发,骂詈不避亲疏,〔本〕火热之所生也。

惊骇

注云∶惊〔骇〕者,〔惊〕愕也,火之用也。

〔〕肿

注云∶热胜〔肉〕而阳气郁滞故也。

疼酸

注云∶酸疼也。由火实制金,不能平木,则木旺而为兼化,故酸疼也。

气逆冲上

注云∶火气炎上故也。

禁栗如丧神守

注云∶战栗禁冷也。如丧神守者,神能御形,而反禁栗,则如丧失保守形体之神也。

注云∶鼻中因痒,气〔喷作〕声〔也〕。鼻为肺窍,痒为火化,心火邪热,干于阳明,发于鼻〔而〕痒,则〔嚏〕也。

疮疡

注云∶君火〔化〕同也。

喉痹

注云∶痹,不仁也,俗作闭,犹塞也。火主肿胀,故〔热客〕于上焦,而咽噎肿胀也。

耳鸣

注云∶有声非妄闻也。耳为肾窍,交会〔手〕太阳、少阴、足厥阴、少阴、少阳之经,若水虚火实,而热气上甚,客其经络,冲于耳中,则鼓其听〔户〕,随其脉气微甚而作音声也。故经曰∶阳气为物,上甚而跃,故耳鸣也。然音在耳中,故微亦闻之也。

注云∶聋为肾虚冷,俗已误之矣。夫《正理》曰∶心火本热,衰则寒矣;肾水本寒,衰则热矣。肾水既少,岂能反为寒邪?故经言∶足少阴肾水虚,则〔腹〕满身重,濡〔泻〕,疮疡,大便难,口苦,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胆,肠下血,皆热证也。凡治聋者,适其所宜,若热证已退,其聋不已者,当以辛热发之;二三服不愈者,不可久服,〔恐热极而成他病耳〕。若聋有热证相兼者,宜以散风退热凉药调之,热退结散而愈也。然聋甚闭绝,亦为难矣。慎不可攻之,过极,则伤正气也。

呕涌溢食不下

注云∶火气炎上故也。胃膈热甚,则传化失常故也。

目〔昧〕不明

注云∶目赤肿痛,翳膜 伤,皆为热也。经云∶热甚目瞑,眼黑也。仲景〔言〕伤寒病∶热极则目不识人,乃目也。《正理》曰∶由热甚怫郁于目,而致之然也。

暴注

注云∶卒〔泻〕,与君火义同。

???

注云∶惕跳动也,火主动,故夏热则脉洪大〔而〕长, 之象也。

暴病卒死

注云∶火性速疾故也。或心火暴甚,而肾水衰弱,不能制之,热〔气〕怫郁,心神昏冒,则筋骨不用,〔卒〕倒而无所知,是为僵仆也。甚则水化制〔火〕,热甚而生涎,至极即死也。俗云暗风,由火甚制金,不能平木,故风木自甚也。肥人腠理致密,而多郁滞,气血难以通利,若阳热又甚而郁结,甚则故卒中也。瘦人反中风者,由暴然阳热太甚,而郁结不通故也。

燥者,阳明燥金,乃肺与大肠之气也。

〔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注云∶凡物湿润则滑泽,干燥则涩滞,燥湿相反故也。〔如〕遍身中外涩滞,皆属燥金之化,故秋脉涩。涩,涩也。或麻者,亦由涩也。由水液衰少而燥涩,气行壅滞,而不〔得〕滑泽通利,气强攻冲,而为麻也。俗方〔多〕用乌附辈者,令气因之〔冲〕开道路,以得通利,气行,故麻愈也。无热证,即当此法,治之甚佳。

或风热胜湿为燥,因而病麻,(则)〔宜以〕退风散热,活血养液,润燥通气之凉药调之,则麻自愈也。治〔诸〕燥涩,只如此〔法〕是也。

枯涸干劲

注云∶枯,不荣〔旺〕也;涸,无水液也;干,不滋润也;劲,不柔和也。

(然)春秋相反,燥湿不同〔故〕也。大法曰∶身表热为热在表;渴饮水为热在里;身热饮水,表里俱有热;身凉不渴,表里俱无热。经所不取火化渴者,谓渴非特为〔热〕,如〔病〕寒吐利,亡液过极,则亦燥而渴也;虽病风热,而液尚未衰,则亦不渴也。岂可止言渴为热,而痞为寒也。

皴揭

注云∶皮肤启裂也。干为天,为燥金;坤为地,为湿土。天地相反,燥湿异〔用〕,(故)燥金主于紧〔敛〕,故秋脉紧细而微;(而)湿土主于纵缓,故六月其脉缓大而长也。如地湿则纵缓滑泽,干则紧敛燥〔涩〕,皴揭之理明矣。俗言皴揭为风者,由风能胜湿,而为燥故也。经云∶厥阴所至,为风府,为璺启,由风胜湿而为燥也。

寒者,太阳寒水,乃肾与膀胱之气也。

〔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 瘕 疝,痞坚,腹满急痛www.lindalemus.com/xiangzhen/,下利清白,食已不饥,吐利腥秽,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属于寒。〕

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

注云∶澄湛而不混浊也。水体清净,而其气寒冷,故水谷不化,而吐利清冷,水液为病寒也。如天气寒,则浊水自然澄清也。

犹征也

注云∶腹中坚硬,按之应手,谓之 也。水体柔顺,而今反坚硬如地体者,亢则害,承乃制也。〔故病湿〕过极而为 ,反兼风化制之也。风病过极而反燥,筋脉劲急,反兼金化制之也。燥病过极而烦渴,反兼火化制之也。热病过极而反出五液,或为战栗恶寒,反兼水化制之也。其为治者,俾以〔泻〕其过极之气,以为病本,不可反误治其兼化也。夫五常之道,甚〔而〕无以制之,则造化息矣。如春木旺而多风,风大则反凉,是反兼金化制其木也。大凉之下,天气反温,乃火化承其金也。夏火热极,体反出液,是反兼水化制其火也。因而湿〔蒸〕云雨,乃土化承于水也。雨湿过极,而兼〔烈〕风,乃木化制其土也。飘〔骤〕之下,秋气反凉,乃金化承于木也。凉极而反燥,乃火化制其金也。因而〔以为冬寒〕,乃水化承于火也。寒极则水〔凝〕如地,乃土化制其水也。凝冻极而起东风,乃〔木〕化承土而成岁也。

凡不明病之标本者,由未知(此变化之道)也。

注云∶腹中虽硬,而忽聚忽散,无有常准。经曰∶血不流而寒薄,故血内凝(不流)而成瘕也。一云∶腹内积病也。又曰∶小肠移热于大肠,为伏瘕,为沉。

〔注〕曰∶小肠热以传入大肠,两热相搏,则血溢而为〔 〕瘕也。血涩不利,则月事沉滞而不行,故云为〔 假〕、为沉〔 〕。乃或阳气郁结,〔怫热壅滞〕而坚硬不消者,非寒瘕也,宜以脉〔证〕别之。瘕〔一为〕疝,传写之误。

注云∶小腹连卵肿急绞痛也,寒主拘缩故也。寒极而土化制之,故肿满也。经云丈夫 疝,谓阴器连小腹急痛也。经〔注〕曰∶寒气聚而为疝也。脉急者,寒之象也。然,寒则脉当短小而迟,今言急者,非急数而洪也,由紧脉主痛,急为病甚也。病寒缩急,亦短小也。所以有痛而脉紧急者,脉为心所养也。凡气为痛,则心神不宁而紧急,不得舒缓,故脉亦(从)之而见也。欲知何气为其痛〔者〕,诊其紧急相兼之脉可知矣。如紧急洪数,则为热痛之类也。

坚痞腹满急痛

注云∶寒主拘缩,故急痛也。寒极则血脉凝冱,而反兼土化制之,故坚痞而腹痛也。或热郁于内,而腹满坚结痛〔者〕,不可言为寒也,当以脉别之。

下利清白

注云∶寒则清净明白故也。

食已不饥

注云∶胃热则消谷善饥,故病寒〔则〕食虽已而不饥也。胃〔膈〕润泽,而无燥热故也。或邪热不杀谷,而腹热胀满,虽数日而不食,亦不饥者,不可言为寒也。由阳热太甚而郁结,传化失常,故虽不食。亦不饥也。二证以脉别之自见。

吐利腥秽

注云∶肠胃寒而传化失常,我子〔能〕制鬼贼,〔则己当自实〕,故寒胜火衰金旺,而吐利腥秽也。腥者,金之臭也,由是热则吐利酸臭,而寒则吐利腥秽也。

〔亦犹〕饭浆,热则喜酸,寒则水腥也。

屈伸不便,厥逆禁固

注云∶阴水〔主〕于清净,故病寒则四肢逆冷,而禁止坚固,舒卷不便〔利〕也。故冬脉沉(而)短以敦,病之象也,或病〔寒〕尚微,而未至于厥逆〔者〕,不可反以为热;或热〔甚〕而成阳厥者,不可反以为病寒也。然阴厥者〔之〕病脉候,皆为阴证,身凉不渴,脉迟细而微,未〔尝〕见于阳证也。其阳厥者〔之〕病脉证,皆为阳证,热极而反厥,〔时〕复反温,虽厥而烦渴谵妄,身热而脉数也。若阳厥〔极〕深,而至身冷,反见阴脉,而欲绝者,止为热极而欲死也。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以平为和,以偏为病,万物皆负阴抱阳而生,故孤阴不〔长〕,独阳不成;是以阳气极甚,而阴气极衰,则阳气怫郁,阴阳偏倾,而不能宣行,则阳气蓄聚于内,而不能营运于四肢,则手足厥冷为阳厥。仲景曰∶热深则厥亦深,热微则厥亦微。又曰∶厥当下之,下后厥愈。当以凉药养阴退阳,凉膈散调胃承气汤下之是也。大凡治病者,必先明其标本,标者末,本者根源也。故经曰∶先病为本,后病为标。又曰∶标本相传,先以治其急者。〔又〕言∶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故病气为本,受病经络脏腑〔谓〕之标。夫标本微甚,治以逆从,不可不通〔也〕。故经曰∶知逆与从,正行无问;明知标本,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正此谓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