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侣山堂 > 民间中医 > 正文: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20081105六经气化
    

四圣心源: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20081105六经气化

20081105六经气化
今天在跟大家把六经气化重新整理、讨论。我们今天就先讲六气,还是像以前一样每个问题都要知其所以然。六气是怎么来的呢?这个问题,要搞清“六气”它的来源,然后才能对它的有过与不足、具体的象的变化有较为深刻的阐释。
天地万物还未生的时候,谓之无极,无极而名为太极。这时候,太极一动而分为阴阳,“积阳为天,积阴为地”,这是有天地之象。而人生于气交之中,生于什么气交之中呢?生于天地之交,人生于地而悬命于天,这时候呢,天为乾,地为坤,乾坤二卦,就是阴阳的大象。阴阳动而有四象,分为太、少、阴、阳。这四象呢,在于整个天气之间就是四季:春、夏、秋、冬。天地交合而四象显示,四象又跟天进一步生八卦,这是由于四象在于天,天以健行不止为其性。地象含藏,四象归地与中土结合而生五行。而四象在于人呢,人生于气,乾为天,坤为地,乾坤阴阳相互运化而生六气。乾坤三所而有六子,这乾坤三所是什么呢?太极动而生阴阳,阴阳在不断的相互转化、流动之中,这时由于阴阳的相互流通产生了六爻,这六爻又称乾坤六子,乾坤六子又分属于六气,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六经的气化。这六爻(卦)也就是六气,因为我们人生活在天地的气交中,阴阳往来,所对我们人产生影响的六种变化。六气象天,气为天,而六呢,它又是应阴数,所以人应地支。现在讲六经排列的变化,就是说乾坤三所,一索为震,二索为坎,三索为艮。一索为少阳之象,二索为坎,这个坎卦在我们中医里面对应是太阳寒水象。三所艮,在我们中医里面对应太阴湿土之象。然后是三阴,一索巽卦,厥阴风木之象;二索为离,少阴君火之象;三索为兑,阳明燥金之象。大家可以根据新三所来看,六经气化总的升降来源。在我们人体呢,分为这六经,这六经又各配手足,形成十二经。这六经气化就像黄元御先生所说的那样,有司化,有促从,一般为足经循行面积大,然后足经之前与阳经司化,而手经从化。这牵扯到,为什么很多人看它们总觉得,六经气化是以足为主手为辅。首先给大家讲厥阴风木之气,厥阴风木之气与少阳相火之气相为表里,这两个就是说可以合并起来讲,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互为表里的话,就是厥阴风木主阴枢,少阳相火主阳枢。厥阴风木不舒以后,按我们临床上,就有很大的几率导致少阳向逆,这点要看病人的体质是阳化还是阴化。从阴化的话,厥阴风木之气郁于下,会产生风燥、寒燥;阳气在上的话,就是说阴阳之气上阻,病人在五行秉性上又偏于火,肝经得不到舒达,少阳风火在上焦就会比较滞盛。关于六经就不分下来讲了。
刚才我们讲课的内容大家可以提问,这样可以有助于大家听的更细致一些,因为我讲课本身没有什么主线。
问:一索、二索、三索在不同的卦象有什么依据吗?
答:这不是要什么依据,这就是乾坤象,阴二气相交流的时候,它在不同的位,不同的象,所显现出来的,不同的位存在不同的象。就像由阳气出生,所谓本乎阳者亲于上,本乎阴者亲于下。所以呢?三阳卦,就是亲上,而其性下潜。三阴卦,就是亲下,而其性向上升。
我们现在看的这是先天八卦,它跟我们引起这个后天八卦的这个升降,我们可以剪一些图来看,但这个升降,没有在图里头。因为先天八卦是个方位图,乾坤六子对了以后,他只是个方位,没有表现出来具体的升降。有乾坤,就是说乾坤生子就是我们所谓的六气,六气聚了以后,它这个升降就出来了,三升三降,这个在过去的道家书里也经常讲到。
问:春后气升太过,为何咳嗽
答:这个受风过了以后,这个词呀,首先你就表示的不清楚。六气--我们人身有六气,天行气有太过不及,就会影响到我们人身的六气,也会出现太过不及的这种状,出现这种波荡并不足以治病。出现这种波荡以后,然后就是脏腑内在的经气,也有太过不足的表现,是内有瘀积集结要外发,所以就产生这种外感。还有一种就是天行疠气,根据五运六气外在的邪气过于过胜,导致六气不得循其常。这个时候呢,黄元御先生又分为温疫寒疫两种,来解释外感病的变化。一般来说六经外感的话,所谓外感就是七日经尽而解,如果不是误药,不是因为内在脏腑就有淤滞,腑气有淤滞相互勾结的话,一般是七日传经就解。我们现在看其实感冒不是这样的,很多病人传太阳,有时候入腑了,有时候在经,在经可能就有一个周期。原地不动,或者有时候始终是少阳症。这都是六经的腑症不是经症,一入腑然后经令就不传了。
现在把这个后天八卦图贴出来了。按照我们后天化的讲,水火立极。上为火,下为水,水火化两极。这是两极有燥湿二气,中间鉴于水火不同的变化而产生燥湿。火气敛降而不得藏是所谓燥,水气升达而不能延上就产生了所谓的湿。所以呢,从这两点体现,我们就会理解这个燥热性。
问:这个燥是怎么来的,燥气是怎么来的?
答:我讲一下,上焦的阳气欲于敛,敛降又不能闭藏,就产生燥气。燥气一闭藏的话就会产生水,就会温润,就会有润。地气一上升就是湿,上升而不能达就是湿郁。所以呢,我们根据后天八卦这个图来看,湿气不能得风而广泛的宣散,疏通,木不能成火。所以在这点你看,坎卦左边是什么,是艮卦,艮卦主太阴湿土,震卦是少阳相火,巽卦为厥阴风木之气,然后是离卦,离卦主少阴君火。这个后天八卦这个图,按照人体这个气机升降来描述。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一下。希望我按黄元御的思路串解一下吗?还是就你们提出的问题作一下解答?因为没有问题我也不好有针对性的讲解。没人问吗?串解也没什么必要,我给大家还是整个笼统讲一下吧。三阴在地,三阳在天,三阴只要升于上就产生了排列变化。一个是大家所熟悉的厥阴风木之气,肝木之气主升。厥阴、少阴、太阴,这里头我们讲的少阴,主要是以少阴肾水为主。少阴、厥阴、太阴之气三阴在下,三阴之气…
太少阳明之降,由阳入阴。在我们临床上讲的就是,三升呢,是居于阴位,由阴而出阳,少阴升、厥阴升、太阴升,这是三升。三降呢,太阳降、少阳降、阳明降。大家对六经的升降搞清楚了之后,然后再配合手足的变化。因为手足之气的变化,有自化,有从化,关于这个问题黄元御的书上写的非常清楚,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再问一问。
问:六经气化是不是主要看后天八卦?
答:六经气化主要可以通过后天八卦旁通,主要根据黄元御的思想,从四象枢土的角度来进行理解。本身后天八卦摆出这幅图形来,就是四极,坎离震兑,就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的变化。
很多东西给大家讲过很多次了,再讲的话,就流于重复了。现在教科书里的辨证,先辨阴阳,然后表里虚实寒热,然后再加上脏腑经络的辨证,这样的简单的逻辑,毫无方向性的进行推导,因为他不知道,经络有经络的性,脏腑有脏腑的象,不能单纯地看脾,就是脾阳、脾气、脾血。这样的话,就把这些名词僵化掉了。
我们所讲的六经气化,也就是讲人体外而经络,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呢,经络是六经的气化,三阴三阳的变化;内而脏腑呢,腑主运化,脏主藏精。所以脏腑的运行和六经气化是息息相关的。他们直接存在着表里的联系。所以在临床治疗之中呢,内经有句话,叫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就是说,病到了五脏六腑这个层次,病即是治好了,元气也已经大伤了。现在讲的六经气化,就是立足于治未病,立足于外在的反应,六经之气太过不足,然后我们进行去调和。至于到元气,元阳有亏损了,这个很难弥补过来。先天元气总是在不断消伐和耗散之中,只有修道的人而能返先天,而能脾土藏意,而能够使元阳逐渐充盈起来。一般人只能是元阳不断地耗散。所以在我们治病过程中,就要讲究,药石只是一方面,药石只能是简单地调理。过度用药,内经里有句话,叫“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用药以后,感觉身体好了,然后不断的用药,不断地促进精化气,有时候就会出现突然暴毙的情况。但是这么说,并不是说,不能够长时间服药,对某些病,长时间服药的话,一定要用药气比较平和的药。真正王道的用药,缓行,必须要经过一段的时间,内经里讲,化不可代,天地的气化有他自然的规律,经过春夏秋冬,生长收藏。一年是一个变化,三年又是一个变化。为什么过去古人用药这方面,“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强调这一点的变化。一般我们看古人的医案,讲的一句话,“三年乃愈”。凡病治其所不胜乃加,治其所胜乃愈。这个病本身犯病了,它为什么?治其所不胜了。治其所不胜的时候,运气相互克制,再加上药物的调理,很多病出现了明显的转机。这是三年一个期限。
问:为什么上焦火愈盛,下焦寒愈盛?
答:黄元御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说的?“方加上焦之热,便知下寒之甚”,这个是什么意思?当时有人举个例子,尤其现在火神派的说,下寒发热无下寒,其实这个观点是不全面的。为什么?精气不足,在下焦凝结成寒化状态,一身的精气,元阳之气,他可以敛,可以散。敛去的时候,呈阴化,这时候你可以温它,你一温它,得气化则行。如果是散的话,你就得收他,不收的话,气不能  。你光注意精化气了,而不注意气归精了,这个病人“夭之由也”。很过病人如果按照现在火神派的这套治疗方法,经常用药了以后,这是一蹴而就的。在精气化生的基础上,而后讲升降——先水火,而后升降。
上焦燥热为什么不能敛,少阳之气为什么不能降?这里面有原因。少阳相火和厥阴风木是相表里的,他们是相互联系的。常常因为厥阴风木不得疏达,而造成少阳相火上逆。而少阳相火的上逆又可以表现在三焦相火的不收,逆于膀胱。然后呢,厥阴相火又逆于上这种现象。手少阳之气是主升的,而足少阳胆气是主降的。手少阳三焦之气不升的话,则相火外泄,足少阳胆经之气不降的话,则相火上逆。这在厥阴篇里是有症状的。少阳相火不秘的话,就会产生癃闭等等症状。癃闭是什么? 癃闭并不是它实。
我们身体有两股火,一个是君火,一个是相火。君火是什么?就是我们身体内的元阳不断升动,不断化生的作用。这种分辨观察原始的功能。相火是推动我们一身血脉运行的原动力。相火的推动,完全靠君火的清宁。所以内经里讲,“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相火以位就是相火的安藏。相火安藏在所寄的脏腑之中。我们经常看见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特别想吃凉的,长期喜欢喝冷饮,到冬天又怕热。但是呢,天气特别冷的时候,脚又半天捂不热,又凉。屋子里稍微热一点,马上又得穿得特别少才行,又见种种烦躁之象。这都是相火不得归位。
相火不得归位是什么原因呢。这和人的饮食起居有密切关系。一般是睡得比较晚,每天的活动又过于烦劳。象我们过去的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处理的事情都非常简单,心态又非常清净。即使有一两件争斗也比较单纯。这时候他们脏腑之气,不外驰,不外动,比较安宁的时候,五脏的精气是足的。虽然吃的饮食,没有吃这些肉了什么的,但是相火以位。他脏腑的精气不容易外泄。所以,一有冷风,该加衣服还是得加,饮食还是要吃些暖的,不能吃生冷的。象我们讲的,最明显的就是糖尿病。为什么好好的人,突然出现多饮多食,突然风火燥扰之象明显了呢?这时候就是相火不位了。元阳离位,三阳之气不降,导致的这种一派风火之象。这时候怎么治呢?在治疗之中有很多方法,总得大法就是以潜敛为主,而不要过用寒凉。第一个,把病人烦劳耗散的事情,生活起居要给他规范过来。然后呢,再加以用药。你象糖尿病的治疗当中,有好多用青龙、真武,还有用地黄一系列的补肺脾肾之阴的,这些方法都能用。但关键是,如何察其表里阴阳,以平其逆气。一定要把六经的逆气给平过来。平过来以后,相火潜降,君火就容易自明。把不得潜降的三阳之气归根以后,然后脾肾的清阳才能够上达。所以在用药上,不忌讳用大辛大温的,也不忌讳用苦寒之气。关键是要看六气制化。
你看金匮肾气丸,完全是大养阴药中,夹杂了两味温阳的药,桂枝附子,精气处在一种耗散的状态下,就得以收敛为主。然后呢,因为下元本身是寒水之地,水火易位以后,精气不得以化,必须于大滋阴药中,加一两味温阳之药。这两味温阳之药不是用来温阳,而是用来散寒的,所以用的是桂枝附子。为什么不用巴戟天、补骨脂杜仲这类有滋润性的呢?就是他不是用来温阳的,而是用来破散寒邪、温化寒水的。
关于厥阴病的变化,可以联系到很多疾病。内经说,风为百病之长。就是因为厥阴风木,和风可以生万物,邪风可以杀万物,在一生一杀之间。而我们人呢,秉木气而生的。按照黄元御的说法,我们人两精相搏谓之神,这时候呢,取自一点壬水,一点离火。壬水是什么?坎水。坎水是阴中而有一点阳,离火呢,是阳中而有一点阴。离火在我们临床中,属于少阴丁火。男子属阳,类于坎卦,阴中有一点真阳。女子类于离卦,阳中而有一点真阴。坎离相合呢,这就是所谓的丁壬合化为木,木气生长,而有五脏六腑。这个是顺便给大家讲一下。
对厥阴病理解了以后,在临床上会发现,百分之八九十的病,全都和厥阴风木有关。简单的看太阳中风,外在有邪风之气,然后感应五脏。风为阳邪,感应的是厥阴风木之气。厥阴风木温气盛了以后,乙木郁遏,导致的是甲木不得降。这时候外在的情况是什么?本身处于一种寒凉的状态,我们毛孔是闭塞住的,乙木之气就容易郁遏,温气在内,突然加以温气,然后乙木郁遏于内,卫气欲开而不得开,导致的营郁。这是所谓的伤寒中风发生的机理。
刚才给大家讲了一下六经的,也捎带着给大家讲了一下太阳中风与厥阴之间的关系。我们在临床上,大家都知道,太阳中风是桂枝汤症,但太阳中风为什么是桂枝汤症呢?以黄元御的解释,就是厥阴风木之气不得以疏达,表现就是左关脉的一种浮大。这时候厥阴风木不得开达,厥阴风木不疏达以后,马上就会引起少阳相火上逆,这个五行之性呢,必然克其所胜,这时火必然要克金,就会导致金气不得敛藏。所以就会出现恶寒汗出等症状,对于这种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发病的病因,黄元御先生讲的只是其中一种。他讲的是什么,人一般什么时候容易得伤寒?劳累了,劳累了以后,卫气不足,营气不足的时候,经脉毛孔闭藏不足的时候,必然会受到外来寒邪的侵扰。这种情况下首先导致的就是肺气不能合,肺卫之气敛降,受风邪之后产生发热汗出,受寒邪侵扰之后,以营气的闭郁为先。在我们临床之中,一般伤寒的病人应该首先考虑到。因为外在寒邪与内在太阳寒水之气与少阴肾水互为表里。这时我们要考虑到内在寒水之象是不是开,所以我们在临床上麻黄可以加附子,桂枝汤也可以加附子,以至于很小的方子也可以加附子。
问:讲一讲代脉和结脉的关系
答:代脉讲的是有规律的,50动而1止,这一点验之于临床我们还没有得到过这种规律。西医所说的心律不齐的二联律三联律,跳一下停一下,非常有规律,这种脉象在临床中并不一定是死脉,并不一定像内经所说是死脉。代脉对应西医临床是室性早搏,这种病比较难治一些;而结脉对应的是房性早搏。为何这么说呢?根据后代很多医家研究,代脉止而良久复燃,停的间隔是非常完全的。结脉是不完全间隔。这是从脉率上讲,但这对于临床的辩证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讲结脉,结脉分两种,一种是十一止而略有急促感。这种脉率数没有达到数脉的程度,所以不称为疾脉或促脉,还属于结脉,一虚一实。就像行人一样,老想跑老想跑却跑不动,好像绊一下,有一种磕磕绊绊的感觉,这是结脉,把气结住了。还有一种就是脉气不流利,不动,走一下而歇一下。这就是脏腑元气虚损的现象。在临床紧脉有弹手指的感觉,弦脉没有。我的理解就是紧脉就是自外生。寒气郁于外了后,阳气困束,他有一种紧象。弦脉呢,本身阳气就不足,元阳之气属于从阴之象,外来寒气闭束不能免。紧脉就是实象。
问:为何午时一阴生,子时一阳生?
答:子时从阴一点生发一点阳气,“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到达子时之时是阴气最隆盛之际。所以子时是纯阴之中含一点真阳。
问:精不足时补之以味,草木之品如何补精?
答:草木之品补不了精。精是五味滋生,靠脾胃,就是说饮食这种水谷之气化生五味了之后,五味各归五脏,养五脏的精气,五脏精气收藏于肾,就是肾精。肾精闭藏之后,然后颐养先天,就是余精。然后肾精闭藏,满而不溢以后归于奇经八脉。这样人体的元阳之气就可以调和通顺。腕横纹向下一寸。草木之性本来就属木主发散,怎么来养精呢?草木本来主发散,但草木之性也有收敛的,这时清其肝阳壮火,肝阳壮火清散以后后就容易收,壮火不食气,气归于人了后就能化为精。
问:坐骨神经痛怎么治?
答:坐骨神经痛很多是下元寒闭的状态,对于这种下元的寒症,也可以按照厥阴篇的寒症,考虑到下焦。胯膝以下都属于厥阴少阴,这个时候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考虑。
问:风为百病之长,遇到风木枯燥的时候,归芍地胶怎么取舍?
答:归芍地胶本来是养阴的,这些药黄元御没有把他们归为滋阴的角度,而把他们归为荣养肝木,利于升达的角度来讲解这些药的。木气要达一个需要阳光,一个需要雨露,就是水。金木之气相克相生,相辅相成,金水之气收敛,木火之气发扬,木气枯燥,风木枯燥,有时候可以讲是因为精血不足,而导致风木不能荣养,这时可以用这些滋阴药去荣养肝木,但有个前提,任何药都要吃到胃里面,首先己土是不守湿性,己土要是湿盛而陷于下,你吃这些药就没有用。饮食入胃,脾气散精,如果脾不能散精,这些就是浊精,会增加脾湿。其实很多时候,遇见风木枯燥,首先想到的不是这些归芍地胶,而是考虑中土,如党参黄芪白术。中土实在燥的厉害时,又燥又湿的时候,首先考虑白术,术润。中土之气不能升达的时候,气血亏得时候,要考虑用黄芪,黄芪发散,本身可以入肝经养营,入胃可以养卫气,调和荣卫二气,滋养荣卫二气。风木枯燥的时候有时黄芪是味好药。
问:甲己合化木,乙庚合化金……
答:这是阴阳五行合化的现象。合化的规律是体现了治病的道理,一般是以阳克阴。戊为阳土,癸为阴水,阳土克化阴水,导致元土归藏合化为火。地支六合不是合日月,一个是君火,一个是相火。
问:左脉浮软大无力,右脉弱小。
答:左脉是由阴出阳,浮大只能看出精气不足,气机浮散在外,右脉弱小更加证明:第一精气不足以升,其次右边阳气不足以敛。男的女的?左大是男,右大是女。你看看是男是女。
一般来说右脉弱无力,右代表三阳敛降,表明右部阳气弱,阳气不足。这时右关脉稍微浮一点,往往有个现象,你看看病人,一般是左关脉浮右关脉跟着浮。五行之性太过,则克其所胜,左关脉郁遏以后克制右关脉。右关脉脾土不能收藏了,胃气就不能敛降,所以很多左关脉郁遏导致肝木郁遏不升的,木气不升导致少阳阳明跟着不降,这时导致的右关脉浮。这时还是需要升达乙木。为什么在临床之中脾胃虚寒的很多病人右关脉浮,左路太阴不得升达,右路阳明不得敛降。只需升太阴,阳明自敛。所以有人光用理中汤就行,当然理中汤还需要加减才行,如加点二陈,加点砂半。左脉浮大不是好现象。左脉由阴出阳,要以根底为主,要以精气为主。过于浮散是精气内亏的现象。左脉浮大无力说明肝肾精气已经亏乏了。右脉又弱无力小。这时肝腹水中焦淤成一团,只能以中州开化为主。可以从黄元御的桂砂苓汤,把桂去掉合与以前实脾饮方子的意思,然后加黄芪治之,这时就需要加黄芪了。从中焦化生精气,而不能滋阴,一滋阴阴气更胜,中焦本来就湿土。腿已经肿了,元阳已经亏了,先天已经亏了,只能从后天之气补先天之气。这时不要忌讳黄芪。从中焦开始生化,适当加上附子一类的,要开化中焦只是把他开化化源开开,中焦化源一开了以后,然后适当利用滋养肝肾的药。这时要看病人为什么虚阳一直浮越在外,脉沉按是不是还有沉实之象。是否还需要用附子温化下焦以消寒水之气。这个脉象你要拿准了,如果真如你说的这个样子,这个病人元气亏的不太好治。从中焦慢慢化生,用药要小,就跟打仗一样,已经没有本钱打了,先攒钱,攒钱差不多了再用兵。
本篇整理由4个人分段进行,具体分工:村夫负责0-15分钟;丰明负责16-30分钟;姜附桂负责31-60分钟;丝竹空负责61-最后。最终统稿校对工作由姜附桂完成。
-----------希望老师讲完以后,整理修订,正式录制音像,以后出版发行。

就像胡希恕、赵绍琴诸前辈的录音,没有录像很遗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