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增强特异性染色方法的原理 |
(1)抗原修复 |
熟练掌握 |
|
(2)合适的抗体稀释度 |
熟练掌握 |
|
(3)多层染色法 |
掌握 |
|
(4)CAS方法 |
掌握 |
|
(5)显色反应的控制 |
掌握 |
|
7.减少或消除非特异性染色 |
(1)非特性染色的产生主要原因 |
熟练掌握 |
|
(2)怎样识别非特性染色 |
熟练掌握 |
|
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判断 |
(1)阳性细胞的染色特征 |
熟练掌握 |
|
(2)染色失败的几种原因 |
熟练掌握 |
|
9.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的原理 |
(1)荧光抗体染色的直接法原理和对照实验 |
熟练掌握 |
|
|
(2)间接法原理和对照实验双层法、夹心法 |
熟练掌握 |
|
|
(3)补体法原理和对照实验 |
了解 |
|
|
(4)非特异性染色的主要因素 |
了解 |
|
|
(5)注意事项 |
了解 |
|
10.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原理 |
(1)组织固定 |
熟练掌握 |
|
(2)酶标记抗体所用酶的种类及特点 |
熟练掌握 |
|
(3)免疫酶染色的对照实验 |
熟练掌握 |
|
|
(4)免疫酶染色的假阳性及其处理 |
熟练掌握 |
|
11.生物素—抗生物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
(1)生物素—抗生物素染色的基本原理:SP法、SABC法、ABC法、BRAB法、LAB法 |
熟练掌握 |
|
|
(2)其他生物素—抗生物素染色法、快速ABC法、二步ABC法、PAP-ABC法 |
掌握 |
|
|
(3)内源性生物素活性及消除 |
掌握 |
|
|
(1)SPA的性质 |
掌握 |
|
12.葡萄球菌A蛋白(SPA)在免疫细胞化学中的应用 |
(2)SPA的应用 |
掌握 |
|
(3)SPA-HRP用于间接法染色 |
掌握 |
|
(4)SPA用于PAP法 |
掌握 |
|
13.凝集素 |
(1)概念 |
掌握 |
|
|
(2)特性 |
掌握 |
|
|
(3)应用 |
掌握 |
|
|
(4)在免疫细胞化学中的应用 |
掌握 |
十四、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
1.基本原理 |
(1)标记核酸探针 |
熟练掌握 |
|
(2)核酸碱基配对原则 |
熟练掌握 |
|
(3)核酸的变性与复性 |
熟练掌握 |
|
(4)原位核酸分子杂交 |
熟练掌握 |
|
|
(5)原位检测杂交信号 |
熟练掌握 |
十五、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
1.上皮源性肿瘤标志 |
(1)广谱上皮细胞标志 |
掌握 |
|
(2)选择性上皮肿瘤标志 |
掌握 |
2.间叶源性肿瘤标志 |
(1)广谱间叶肿瘤标志 |
掌握 |
|
(2)肌源性肿瘤标志 |
掌握 |
|
|
(3)纤维组织细胞肿瘤标志 |
掌握 |
|
|
(4医学 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血管源性肿瘤标志 |
掌握 |
|
|
(5)间皮细胞肿瘤标志 |
掌握 |
|
|
(6)基底膜标志 |
掌握 |
|
3.神经源性肿瘤标志 |
(1)胶质细胞肿瘤标志 |
掌握 |
|
|
(2)神经元肿瘤标志 |
掌握 |
|
|
(3)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标志 |
掌握 |
|
4.淋巴造血肿瘤标志 |
(1)B淋巴细胞标志 |
掌握 |
|
|
(2)T淋巴细胞标志 |
掌握 |
|
5.肿瘤免疫组化鉴别诊断 |
(1)小圆细胞肿瘤 |
掌握 |
|
(2)梭形细胞肿瘤 |
掌握 |
|
(3)上皮样肿瘤 |
掌握 |
|
(4)多形性肿瘤 |
掌握 |
|
|
(5)腺泡状肿瘤 |
掌握 |
|
|
(6)转移性肿瘤 |
掌握 |
十六、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
1.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
(1)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
掌握 |
|
(2)非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
掌握 |
2.传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1)确立诊断 |
掌握 |
|
(2)流行病学研究 |
掌握 |
|
3.遗传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1)携带检查 |
掌握 |
|
(2)出生前诊断 |
掌握 |
|
(3)直接诊断 |
掌握 |
|
4.一致性确定中的应用 |
(1)器官移植 |
掌握 |
|
(2)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 |
掌握 |
附件:2012年380病理学技术大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