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继承了唐代蔺道人的骨伤科经验,系统地整理了元以前的伤科成就,并有很多创新发展,使骨折和脱位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更加完善。危亦林是世界上采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的第一人,比西方的Davis(1927年)始用相同的悬吊法要早五百八十余年。
明代
太医院制度分为十三科。伤科分为接骨、金镞两科。到了隆庆五年(1571年)改名为外科和正骨科(又名正体科)。永乐年间,朱橚等编著的《普济方。折伤门》中,辑录了十五世纪以前的正骨技术,强调手法整复的重要性,并采用超关节固定,以及抱膝圈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还提出了“粘膝不能开”和“不粘膝”的临床表现来鉴别髋关节后脱位和前脱位的诊断方法。
薛己著《正体类要》一书中的序文指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有所不和”。充分阐明了骨伤科疾病局部与整体的辨证关系医学全在.线提供。
清代
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对人体各部的骨度,内外治法所用方药均较详尽地记述,可谓既有理论,又重实践,图文并茂。该书把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并运用手法治疗腰腿痛等伤筋疾患,使用攀索叠砖法整复胸腰椎骨折脱位,之后要在腰背部骨折处垫枕,以保持脊柱于过伸位,从而维持其复位的效果。
此外,钱透昌所著《伤科补要》,对髋关节后脱位采用屈髋屈膝拔伸复位法复位。胡廷光著《伤科汇纂》、赵竹泉著《伤科大成》等都对各种损伤进行了详尽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