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血细胞超微结构检查的临床应用 | 1.正常血细胞的超微结构 | (1)透射电镜下的超微结构 | 了解 | 1,2 |
(2)扫描电镜下的超微结构 | ||||
2.血细胞超微结构检查的临床应用 | (1)白血病细胞的鉴别 | 了解 | 2,3 | |
(2)病理性红细胞检查 | ||||
六、血细胞染色体检查的临床应用 | 1.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 (1)染色体命名 | 掌握 | 1,2 |
(2)染色体的基本特征 | ||||
(3)染色体的结构 | ||||
(4)核型 | 掌握 | 1,2 | ||
(5)核型书写 | ||||
(6)染色体畸变 | ||||
2.血液病染色体畸变检查的应用 | (1)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淋巴瘤 | 掌握 | 2,3 | |
(2)髓系白血病 | ||||
(3)其他血液病 | ||||
七、贫血概述 | (1)贫血的概念、分类 | 熟练掌握 | 1 | |
(2)贫血的临床表现 | 掌握 | 3 | ||
(3)贫血的实验诊断方法与步骤 | 熟练掌握 | 3 | ||
八、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1.溶血性贫血检验概述 | (1)溶血性贫血的定义 | 熟练掌握 | 1,2 |
(2)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 熟练掌握 | 1,2 | ||
(3)确定有无溶血 | 熟练掌握 | 1,2 | ||
(4)血管内与血管外溶血的鉴别 | 掌握 | 2 | ||
(5)溶血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异常 | 熟练掌握 | 2,3 | ||
(6)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步骤 | 熟练掌握 | 3 | ||
2.溶血性贫血的筛查项目与应用 | (1)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 |||
1)原理,参考值 | 掌握 | 1,2 | ||
2) 临床意义 | 熟练掌握 | 3 | ||
(2)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 ||||
1)原理,参考值 | 了解 | 1,2 | ||
2)临床意义 | 熟练掌握 | 3 | ||
(3)血浆高铁血红蛋白测定 | ||||
1)原理,结果 | 掌握 | 1,2 | ||
2)临床意义 | 熟练掌握 | 3 | ||
(4)血红蛋白尿测定 | ||||
1)原理,结果 | 掌握 | 1,2 | ||
2)临床意义 | 熟练掌握 | 3 | ||
(5)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 ||||
1)原理,结果 | 掌握 | 1,2 | ||
2)临床意义 | 熟练掌握 | 3 | ||
九、红细胞膜缺陷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 1.红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 (1)红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 | 了解 | 2 |
(2)红细胞膜的功能 | 1,2 | |||
(3)影响红细胞膜稳定的因素 | 2 | |||
2.红细胞膜缺陷的检验及其应用 | (1)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 |||
1)原理,参考值 | 熟练掌握 | 1,2 | ||
2)临床意义 | 熟练掌握 | 3 | ||
(2)自身溶血试验及其纠正试验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 ||||
1)原理,参考值 | 掌握 | 1,2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3)酸化甘油溶血试验 | ||||
1)原理,参考值 | 掌握 | 1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4)蔗糖溶血试验 | ||||
1)原理,结果 | 掌握 | 1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5)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 ||||
1)原理,结果 | 熟练掌握 | 1 | ||
2)临床意义 | 熟练掌握 | 3 | ||
(6)红细胞膜蛋白电泳分析 | ||||
1)原理,参考值 | 掌握 | 1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3.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熟练掌握 | 2,3 | |
(2)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 掌握 | |||
4.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 熟练掌握 | 2,3 | |
十、红细胞酶缺陷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 1.红细胞酶代谢与功能 | (1)维持红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酶 | 掌握 | 2,3 |
(2)红细胞酶的功能改变与酶缺陷 | 了解 | |||
2.红细胞酶缺陷的检验及其应用 | (1)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 |||
1)原理,参考值 | 掌握 | 1,2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2)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 | ||||
1)原理,参考值 | 掌握 | 1,2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3)G6PD测定 | ||||
1)原理,参考值 | 了解 | 1,2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4)丙酮酸激酶测定 | ||||
1)原理,参考值 | 了解 | 1,2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3.红细胞酶缺陷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1)红细胞G6PD缺陷症 | 熟练掌握 | 3 | |
(2)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症 | ||||
十一、血红蛋白异常所致的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 1.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 (1)血红素 | 了解 | 1,2 |
(2)珠蛋白 | 了解 | 1,2 | ||
(3)生理性血红蛋白 | 熟练掌握 | 1,3 | ||
(4)血红蛋白的功能 | 了解 | 2 | ||
2.血红蛋白异常的检验及其应用 | (1)血红蛋白电泳 | |||
1)原理 | 了解 | 2 | ||
2)参考值 | 掌握 | 1,3 | ||
3)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2)抗碱血红蛋白测定 | ||||
1)原理,参考值 | 熟练掌握 | 1,2 | ||
2)临床意义 | 熟练掌握 | 3 | ||
(3)异丙醇沉淀试验 | ||||
1)原理,参考值 | 掌握 | 1,2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4)红细胞包涵体试验 | ||||
1)原理,参考值 | 掌握 | 1,2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5)HbA2测定 | ||||
1)原理,参考值 | 熟练掌握 | 1,2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6)珠蛋白肽链分析 | ||||
1)原理,参考值 | 掌握 | 1,2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7)红细胞镰变试验 | ||||
1)原理,参考值 | 掌握 | 1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3.血红蛋白病的实验诊断 | (1)血红蛋白病的定义和分类 | 熟练掌握 | 1,3 | |
(2)镰状细胞性贫血 | 掌握 | 1,3 | ||
(3)血红蛋白E病 | 了解 | 1,3 | ||
(4)高铁血红蛋白血症(HbM) | 了解 | 1,3 | ||
(5)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 了解 | 1,3 | ||
(6)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
1)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熟练掌握 | 2,3 | ||
2)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熟练掌握 | 2,3 |
十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 1.自身免疫性溶血的检验及其应用 | (1)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定义和分类 | 掌握 | 1,2 |
(2)抗人球蛋白试验 | ||||
1)原理,结果 | 熟练掌握 | 1,2 | ||
2)临床意义 | 熟练掌握 | 3 | ||
(3)冷凝集素试验 | ||||
1)原理,结果 | 掌握 | 1,2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4)冷热溶血试验 | ||||
1)原理,结果 | 掌握 | 1,2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1)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熟练掌握 | 2,3 | |
(2)冷凝集素综合征 | 掌握 | |||
(3)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 掌握 | |||
十三、铁代谢障碍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 1.红细胞铁代谢与功能 | (1)铁的代谢 | 掌握 | 1,3 |
(2)铁的功能 | 了解 | 2 | ||
(3)铁代谢障碍 | 了解 | 2 | ||
2.铁代谢的检验及其应用 | (1)血清铁测定 | |||
1)原理,参考值 | 了解 | 1,2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2)血清铁蛋白测定 | ||||
1)原理,参考值 | 了解 | 1,2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3)血清总铁结合力测定 | ||||
1)原理,参考值 | 了解 | 1,2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4)转铁蛋白饱和度测定 | ||||
1)原理,参考值 | 了解 | 1,2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5)转铁蛋白测定 | ||||
1)原理,参考值 | 了解 | 1,2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3 | ||
(6)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测定 | ||||
1)原理,参考值 | 了解 | 1,2 | ||
2)临床意义 | 掌握 | 2,3 | ||
3.缺铁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1)缺铁性贫血的分期 | 掌握 | 3 | |
(2)血象与骨髓象特点 | 掌握 | 1,2 | ||
(3)铁染色与铁代谢的检查特点 | 熟悉掌握 | 2,3 | ||
4.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1)血象与骨髓象特点 | 掌握 | 2,3 | |
(2)铁染色与铁代谢的检查特点医学 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 | 掌握 | 3 | ||
十四、脱氧核苷酸合成障碍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 1.维生素B12缺乏症和叶酸缺乏症的实验诊断 | (1)血象与骨髓象特点 | 熟练掌握 | 3 |
(2)维生素B12和叶酸含量变化 | 掌握 | 2,3 | ||
2.恶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1)血象与骨髓象特点 | 了解 | 2,3 | |
(2)维生素B12和吸收试验 | 3 | |||
十五、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 1.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1)概念与发病机制 | 了解 | 2,3 |
(2)血象与骨髓象特点 | 熟练掌握 | 3 | ||
(3)诊断标准 | 熟练掌握 | 3 | ||
(4)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 熟悉掌握 | 3 | ||
2.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的实验诊断 | (1)概念 | 熟悉掌握 | 3 | |
(2)血象与骨髓象特点 | 掌握 | 2,3 | ||
3.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1)概念 | 了解 | 1,2 | |
(2)血象与骨髓象特点 | 2,3 | |||
十六、白血病概述 | 1.白血病特点 | (1)白血病概念 | 掌握 | 1,3 |
(2)急性白血病临床特征 | 2,3 | |||
2.急性白血病分型 | (1)细胞形态学分型 | 掌握 | 2,3 | |
(2)免疫学分型 | 1,2 | |||
(3)细胞遗传学分型 | 1,2 | |||
(4)分子生物学分型 | 1,2 | |||
3.急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 (1)急性白血病缓解标准 | 掌握 | 2,3 | |
(2)急性白血病复发标准 | ||||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标准 | ||||
十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 | 1.形态学检查 | (1)血象 | 熟练掌握 | 1,3 |
(2)骨髓象 | ||||
(3)FAB形态学分类 | ||||
2.其他检查 | (1)细胞化学染色 | 掌握 | 1,3 | |
(2)免疫学检查 | ||||
(3)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 ||||
十八、急性髓性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 | 1.Mo的实验诊断 | (1)血象 | 掌握 | 1,2 |
(2)骨髓象 | 掌握 | 2,3 | ||
(3)细胞化学染色 | 掌握 | 2,3 | ||
(4)免疫学检查 | 掌握 | 1,2 | ||
(5)染色体检查 | 了解 | 1,2 | ||
(6)电子显微镜检查 | 了解 | 1,2 | ||
2.M1的实验诊断 | (1)血象 | 掌握 | 1,2 | |
(2)骨髓象 | 掌握 | 2,3 | ||
(3)细胞化学染色 | 掌握 | 2,3 | ||
(4)免疫学检查 | 了解 | 1,3 | ||
(5)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 了解 | 1,3 | ||
3.M2的实验诊断 | (1)血象 | 掌握 | 1,2 | |
(2)骨髓象 | 掌握 | 2,3 | ||
(3)细胞化学染色 | 掌握 | 2,3 | ||
(4)免疫学检查 | 了解 | 2,3 | ||
(5)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 掌握 | 1,2 | ||
4.M3的实验诊断 | (1)血象 | 熟练掌握 | 1,2 | |
(2)骨髓象 | 2,3 | |||
(3)细胞化学染色 | 2,3 | |||
(4)免疫学检查 | 1,2 | |||
(5)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 1,2 | |||
5.M4的实验诊断 | (1)血象 | 掌握 | 1,3 | |
(2)骨髓象 | 掌握 | |||
(3)细胞化学染色 | 掌握 | |||
(4)免疫学检查 | 了解 | |||
(5)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 了解 | |||
6.M5的实验诊断 | (1)血象 | 掌握 | 1,2 | |
(2)骨髓象 | 掌握 | 2,3 | ||
(3)细胞化学染色 | 掌握 | 2,3 | ||
(4)免疫学检查 | 掌握 | 1,2 | ||
(5)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 了解 | 1,2 | ||
7.M6的实验诊断 | (1)血象 | 了解 | 1,3 | |
(2)骨髓象 | ||||
(3)细胞化学染色 | ||||
(4)免疫学检查 | ||||
(5)染色体检查 | ||||
8.M7的实验诊断 | (1)血象 | 掌握 | 1,2 | |
(2)骨髓象 | 2,3 | |||
(3)细胞化学染色 | 2,3 | |||
(4)免疫学检查 | 1,2 | |||
(5)染色体检查 | 1,2 | |||
(6)电子显微镜检查 | 1,2 | |||
9.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实验诊断 | (1)脑脊液检查 | 掌握 | 1,2 | |
(2)脑脊液蛋白测定 | 1,2 | |||
(3)诊断标准 | 2,3 | |||
10.微量残留白血病的实验诊断 | (1)免疫学检查 | 了解 | 1,2 | |
(2)细胞遗传性检查 | ||||
(3)分子生物学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