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药师《答疑周刊》2017年第6期
问题索引:
1.【问题】关于抗病毒药各自的特点,老师,能否帮忙总结?
2.【问题】老师,能否详细讲解一下关于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以及解救办法。
3.【问题】关于抗病毒药的一个综合分析题,如下题,希望老师帮忙解答。
具体解答:
1.【问题】关于抗病毒药各自的特点,老师,能否帮忙总结?
【解答】总结如下:
药物 |
特点 |
作用机制 |
鸟嘌呤核苷类似物,抗DNA病毒药物,是目前最有效的抗单纯疱疹病毒(HSV)的药物之一。HSV感染的首选药 |
在感染细胞内被HSV的胸苷激酶及宿主细胞的激酶磷酸化,生成阿昔洛韦三磷酸,可以竞争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也可掺入病毒DNA中,使DNA合成受阻 |
|
进入感染细胞内首先被激活为更昔洛韦三磷酸,后者与鸟苷三磷酸(GTP)竞争相应的酶,从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 |
||
碘苷 |
对RNA病毒无效。本品全身应用对宿主有严重毒性反应,故仅局部外用治疗HSV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引起的角膜炎、结膜炎 |
经体内磷酸化后,与去氧尿嘧啶核苷酸竞争磷酸化酶和DNA多聚酶,抑制病毒DNA的合成,也取代胸腺嘧啶核苷酸掺入病毒DNA,从而干扰病毒DNA的复制 |
齐多夫定 |
临床用于治疗艾滋病及重症艾滋病相关症候群 |
经宿主细胞酶的作用,转化为齐多夫定三磷酸,以假底物的形式竞争性抑制RNA反转录酶,并掺入到正在合成过程中的单链DNA中,终止病毒DNA链的延伸 |
对HIV包括对齐多夫定耐药的HIV以及乙肝病毒(HBV)均有抗病毒作用 |
作用机制同齐多夫定 |
|
特异性地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用于预防和治疗甲型流感,对乙型流感则无效 |
能选择性作用于包膜蛋白M2,阻断该蛋白的通道功能,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还能干扰病毒进入细胞,阻止病毒脱壳及其核酸的释出,也可改变血凝素的构型而抑制病毒装配 |
|
抗病毒谱较广,但对宿主细胞核酸合成也有一定作用,因此选择性不强 |
作用机制与进入细胞内磷酸化,竞争性地抑制病毒的三磷酸鸟苷合成,抑制病毒mRNA合成有关 |
|
干扰素 |
通过诱导机体组织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酶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
2.【问题】老师,能否详细讲解一下关于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以及解救办法。
【解答】
【急性中毒机制】有机磷酸酯类进入机体后,其含磷基团中亲电性的磷与胆碱酯酶酯解部位丝氨酸羟基中的亲核性氧进行共价键结合,生成磷酰化胆碱酯酶复合物。该复合物结合牢固而持久,不易水解,胆碱酯酶活性难以恢复,从而导致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内大量积聚,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
早期用胆碱酯酶复活药可部分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若抢救不当或中毒时间过长,可造成胆碱酯酶“老化”,此时再用胆碱酯酶复活药也难以奏效,必须待新生的胆碱酯酶出现才能水解乙酰胆碱。因此一旦中毒,必须迅速抢救并尽早使用胆碱酯酶复活药。
【急性中毒症状】急性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症状表现多样。轻度中毒以M样症状为主,中度中毒表现为M样和N样症状,重度中毒除M和N样症状外,还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急性中毒死亡可发生在5分钟至24小时内,取决于摄入体内的毒物种类、剂量、途径及其他因素等。
3.【问题】关于抗病毒药的一个综合分析题,如下题,希望老师帮忙解答。
患者,男性,36岁。有吸毒史,化验显示CD4+T淋巴细胞计数102个/μl,HIV(+),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
(1)对于该患者应给予的药物是
A. 齐多夫定+拉米夫定+阿巴卡韦
B. 拉米夫定+阿巴卡韦+克拉霉素
C. 阿巴卡韦+干扰素+金刚烷胺
D. 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利福平
E. 齐多夫定+阿巴卡韦+阿糖胞苷
(2)如果用药过程中又与阿昔洛韦合用,可产生
A. 严重嗜睡
B. 严重骨髓抑制
C. 严重肝损害
D. 严重呕吐
E. 严重粒细胞减少
【解答】(1)A【答案解析】治疗艾滋病主张联合用药疗法(鸡尾酒治疗法),可显著提高疗效,延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性产生,并减轻药物的毒性反应。一般采用三联疗法,如齐多夫定与拉米夫定和阿波卡韦合用,或齐多夫定与拉米夫定和蛋白酶抑制药合用。
(2)A【答案解析】合用阿昔洛韦,有可能产生嗜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