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 第一章 药物分析的任务与发展 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药品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的一门学科。目的是保证人们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药品用于防病、治病、诊断疾病、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的物质。 药典是一个国家关于药品标准的法典,是国家管理药品生产与质量的依据。 第2章 药物分析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般为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报告。 取样: 鉴别:判断真伪。 检查:称纯度检查,判定药物优劣。 含量测定:测定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检验报告必须明确、肯定、有依据。 计量仪器认证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进行监督检查。符合经济合理、就地就近。第二节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验证内容: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一、准确度: 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百分回收率表示。 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二、精密度: 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过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1、 重复2、 性:相同3、 条件下,4、 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5、 性。至少9次。 6、 中间精密度:同7、 一个实验室,8、 不同9、 时间不同10、 分析人员用不同11、 设备12、 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3、重现性: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分析方法被法定标准采用应进行重现性试验。 三、专属性:指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用于复杂样品分析时相互干扰的程度。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圴应考察专属性。 四、检测限: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无须定量。用百分数、ppm或ppb表示。 五、定量限: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测定结果应具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六、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七、范围:能达到一定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的条件下,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八、耐用性:指在一定的测定条件稍有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第三节 药物分析的统计学知识 测量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差。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真实值:是有经验的人用最可靠的方法对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的平均值。 系统误差:(1)方法误差 (2)试剂误差 (3)仪器误差 (4)操作误差 偶然误差:不可定误差或随机误差,由偶然原因引起。可增加平得测定次数。 测量值的准确度表示测量的正确性,测量值的精密度表示测量的重现性。精密度是表示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只有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后,才可用精密度同时表达准确度。 提高分析准确度方法: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2、减少测量误差 3、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4、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校准仪器、做对照试验、做回收试验、做空白试验) 有效数字的处理:0.05060g是四位有效数字。首位是8或9,有效数字可多记一位。PH=8.02是两位有效数字。四舍六入五成双原则。修约标准偏差或其他表示不确定度时,修约结果可使准确度估计值变得差一点。S=2.13----2.2 G检验法、4d法,>舍去。 第四节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和基本内容 原则: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检验方法:准确、灵敏、简便、快速。 (一)、名称: (二)、性状:1、外观、臭、味和稳定性 2、溶解度:一定程度上反映药品的纯度。 3、物理常数 (1)馏程:2000规定:在标准压力(101.3kPa)下,按药典装置,自开始馏出的第五滴算起,至供试品仅剩3-4ml或一定比例的容积馏出时的温度范围。 (2)熔点:系指一种物质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3)凝点:系指一种物质由液体凝结为固体时,在短时间内停留不变的最高温度。 (4)比旋度:具光学异构体分子的药物,旋光性能不同。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准确至0.01 。 (5)折光率:光线自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两种介质密度不同,光的进行速度发生变化,即发生折射现象,遵从折射定律。对于液体药品,尤其是植物油,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测定溶液的浓度。 (6)粘度: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共三法,毛细管内径。 (7)吸收系数: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 (三) 鉴别:用理化方法或生物学方法来证明药品真实性的方法。对已知物。 (四) 杂质检查:有效性,纯度要求和安全性。 1、有效性试验 2、酸碱度 3、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4、无机阴离子:氯化物和硫酸盐。 5、有机杂质 6、干燥失重和水分 7、炽灼残渣:指硫酸化灰分,用于考察有机药物中混入的无机杂质。一般限度为0.1% 。 8、金属离子和重金属检查 每日剂量0.5g---以上且长期服用的品种。 9、硒和砷:硒检查有:醋酸地塞米松、醋酸曲安奈德及醋酸氟轻松。第一法:古蔡氏法 10、安全性检查 (五)含量测定或效价测定: 理化方法称含量测定 生物学方法或生化方法测定称效价测定。 1、 容量分析法:化学原料药含量测定的首选法。 中和法、非水滴定法、银量法、络合法、碘量法、重氮化法。 2、 重量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3、 繁琐,4、 不5、 能应用容量法时用。挥发法、萃取法、沉淀法 6、 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原料药避免。 7、 气相色谱法:分离效果优越,8、 对含杂质和挥发性的原料药效好。维生素E 9、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多组分抗生素,10、 生化药品或因杂质干扰测定。常规方法又难分离药品。
第三章 药典知识 中国药典:凡例(30条)、正文、附录和索引。 溶解度:极易溶解: < 1ml中溶解 温度: 水浴温度: 98---100 易溶: 1 --- 10ml 中溶解 热水: 70----80 溶解: 10 --- 30ml 中溶解 微温或温水 :40----50 略溶: 30 --- 100ml 中溶解 室温: 10----30 微溶: 100 ---1000ml 中溶解 冷水: 2-----10 极微溶:1000---10000ml 中溶解 冰浴: 0 几乎不溶:10000ml 中不能完全溶 放冷:放冷至室温 液体的滴系指在20 C时,1.0ml水相当于20滴。 粉末粗细: 最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粗粉: 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240%的粉末。 中粉: 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 细粉: 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极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最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阴凉处: 不超过20 C 凉暗处:避光不超过20 C 冷处:2----10 C 称1.0,指0.06---0.14 。 称2.0g,指1.5---2.5 g 2.00g 指1.995---2.005g 。 精密称定:准确至千分之一。 称定:准确至百分之一。 取用量为“约”: 10% 垣重:连续两次差异在0.3mg以下,干燥离第一次1小时后,炽灼离第一次30分后。 第四章 物理常数测定法 一、熔点:第一法:测定易粉碎固体药品:先干燥,熔点135 C以上,105 C干燥,135 C以下,五氧化二磷干燥器。装入供试品高度3mm,距2.5mm。升温速度每分钟1---1.5 C。 第二法:测定不易粉碎固体药品:先熔融,两端开口吸入 ,高度10mm ,放置24h。0.5 C 第三法:测定凡士林及其他类似物质。3次或5次 鉴别,反映药品的纯杂程度 二、旋光度测定法:比旋度:偏振光透过1dm且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度。用于鉴别药物或检查药物的纯杂程度、含量测定。 以溶剂作空白校正,调节温度至20 C 0.5C 。供试液不显混浊或有小粒。 公式: 三、折光率测定法:指光线在空气中进行的速度与在供试品中进行速度的比值。鉴别、纯度、含量 折光率因温度或光线波长的不同而改变。20 C 0.5 。 读到0.0001 公式: n----溶液的折光率 n----同温度时水的折光率 F---被测液浓度增加1%时折光率增加数。 用作葡萄糖的快速测定用。 四、粘度测定法:用于区别或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粘度分三种:动力粘度:帕秒 (Pa.s) 运动粘度:平方毫米每秒(mm /s) 第五章 化学分析法 第1节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以质量为测量值的分析方法。将被测组分与其他分离,称重计算含量。精确到0.1-0.2 % 对低含量组分测定误差较大,尽量避免用。水分测定,药品中水中不溶物、炽灼残渣、灰分仍用。 一、挥发法:利用被测组分具有挥发性或将其转化为挥发性物质,称取挥发前后挥发性物质算含量。 1、 直接挥发法:测吸收剂增加的量 2、 间接挥发法:测样品所减少的量 二、萃取法:(提取重量法)用互不相容的溶剂萃取后称重,适用于有机药物的测定。 三、沉淀法:沉淀形式-称量形式 步骤:取样-溶解-加沉淀剂使其沉淀-过滤-洗涤-干燥(或炽灼)-至垣重-称量-计算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要求:沉淀溶解度小,要纯净,易于过滤和洗涤,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重量分析法对称量形式要求:称量形式的组成应固定,化学稳定性高,分子量要大。 1、 沉淀形成的过程包括晶核的生长和沉淀微粒的生长两个过程。 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沉淀溶解损失不3、 超过0.2mg 不4、 影响。 (1)同离子效应: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沉淀剂,则构晶离子(与沉淀组分相同的离子)浓度增大,使沉淀的溶解度降低的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 加入沉淀剂一般过量,易挥发过量50-100%,不挥发过量20-30% 。 (2)盐效应:由于强电解质的存在而引起沉淀溶解度增大的现象,称盐效应。 (3)酸效应:溶液的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称酸效应。 对弱酸盐影响较大。 (4)络合反应:进行沉淀反应时,若溶液中存在有能与构晶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的络合剂时,则会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甚至不产生沉淀,这种现象称络合效应。 5、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1)共沉淀:产生原因有表面吸附(主要)、形成混晶、包埋或吸留(不能清洗除去,重结晶陈化) (2)后沉淀:放置过程中沉淀吸出。 第二节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利用酸和碱在水中以质子转移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1) 强酸滴定强碱: 如NaOH滴定HCl 一般浓度以0.1000mol /l ,突跃范围4.3-9.7,指示剂 :酚酞、甲基红、甲基橙 (二)强碱滴定弱酸: 如NaOH滴定HAc,突跃范围PH 7.74-9.7 ,计量点PH8.72 。选碱性范围指示剂酚酞、百里酚酞。不能用酸性指示剂甲基红,甲基橙。 (三)强酸滴定弱碱:HCl 滴定NH .H O ,PH6.24-4.3 ,计量点PH5.28 ,选甲基红、溴甲酚绿 。 (四)强碱滴定多元酸:两个计量点,用甲基橙和酚酞的混合指示剂。 第3节 沉淀滴定法 沉淀反应必须定量、迅速、有指示剂确定终点、吸附现象不妨碍终点。生成难溶性银盐的反应。 银量法:利用AgNO 为标准溶液的沉淀滴定法。按所用指示剂不同分: 1、 铬酸钾法(MoHr法):在中性溶液中,2、 加入K CrO (1ml)作指3、 示剂,4、 用AgNO 标5、 准液滴定 。 滴定条件:指示剂用量适当、酸度不过低过高、剧烈振摇、不宜测定I 和SCN、除去干扰离子。 6、 铁矾指7、 示剂法(Volhard法):用NH SCN为标8、 准溶液,9、 Fe为指10、 示剂,11、 在硝酸酸性液中测定。 滴定条件:被测物Cl时,注意沉淀转化(过滤、加有机溶剂、用高浓度Fe指示)、强酸中 三、吸附指示剂法(Fajans法):用硝酸银标准溶液和吸附指示剂确定终点的方法。 第四节 配位(络合)滴定法 EDTA(二乙胺四乙酸)与金属离子络合的特点:几乎全部、1:1关系、可在水中滴定、大多无色 影响络合反应平衡因素:酸度增高,MY稳定性降低;其他络合剂存在时也降低MY稳定性。 第5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获得电子的物质称氧化剂(电位高),失去电子的物质称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是否完全用平衡常数K,K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不说明反应速度 。 指示剂三类:自身指示剂、特殊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 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一)、碘量法:1、直接碘量法:终点:过量一滴I与淀粉(KI液)生成蓝色吸附物。碘本身淡黄色。 条件:只能在酸性、中性、弱碱性进行。避免曝光和放置时间长(氧化)。 2、间接碘量法:只能在弱酸性、中性、弱碱性进行,增大KI量。 (二)、溴量法:主要测定芳香胺类和酚类有机药物。苯环上有羟基和氨基,邻位和对位氢易溴代反应。 一般用定量的溴酸钾与过量的溴化钾产生新生态的溴来代替。提高温度加快反应。 (三)、铈量法:用邻二氮菲亚铁作指示剂 优点:Ce (SO ) ,稳定,长时、曝光、加热不引起浓度变化 、在HCl下测定、大部分有机物不作用,特别适合糖浆剂、片剂等制剂测定。 (四)、高锰酸钾法:自身指示剂 条件:强酸中进行(氧化能力强)、用H SO 调节酸度(无氧化还原性) (五)、高碘酸钾法: (六)、亚硝酸钠法:在盐酸下与芳伯胺或芳仲胺化合物起重氮化反应。 条件:温度不宜过高(防HNO 分解),强酸,滴定不宜过快。 第六节 非水滴定法 碱量法:以冰醋酸(或其他溶剂)为溶剂,高氯酸作滴定液、结晶紫为指示剂测定弱碱性物质及盐类。 酸量法:以甲醇钠为滴定液、麝香草酚蓝作指示剂,乙二胺等为溶剂滴定弱酸性物质及盐类。 原理:1、溶剂的酸碱性:弱酸性物质溶于碱性溶剂时,可增强物质的相对酸度。 2、溶剂的离解性:溶剂的自身离解常数越大,突跃范围越大,终点越敏锐。 3、溶剂的极性:溶剂在极性强的溶剂中,介电常数大,易离解,酸(碱)强度大。 4、拉平效应与区分效应:水(拉平)、冰醋酸(区分)。 碱的测定: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为滴定剂,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质。测定碱性基团的药物: 胺类、氨基酸类、含氮杂环、有机碱的盐、弱酸盐。生物碱、咖啡因、盐酸麻黄碱、扑尔敏。 酸的滴定:羧酸类:苯甲酸 酚类、苯酚:磺酰胺类、磺胺嘧啶。 第六章 分光光度法 第一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基本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波长长(频率小)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频率大)的光线能量大。 100nm 200nm 400nm 800nm 400um 1m 通指 X-射线 紫外区 可见区 红外区 微波区 无线电波区 Beer-lambert定律: A=E l c A--吸收度 E-吸收系数 l ---液层厚度 c---溶液浓度 吸收度浓度与厚度的关系。是吸收光度法的基本定律,重要前提是单色光。 摩尔吸收系数:指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mol/L , 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用 表示。 百分吸收系数:指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W/V) , 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用 表示。 影响Beer定律因素:化学因素,光学因素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主要部件: 1、 光源:要求光谱的光源,2、 氢灯和钨灯(350nm) 3、 单色器:进口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棱镜和光栅)、聚焦透镜和出口狭缝组成。 4、 吸收池:用光学玻璃制成的吸收池,5、 只能用于可见光区。用熔融石英(氧化硅),6、 可见紫外光区。 7、 检测器:光电池:(硒光电池:用于可见光;硅光电池:紫外可见光) 内阻小,8、 易疲劳。 光电管:内阻高,电流易放大 。 9、 讯号处理和显示器 三、定性与定量方法: (一)、定性鉴别:是多数有机化合物具有吸收光谱特征。一般用对比法。 1、对比吸收光谱特征数据 2、对比吸收度(或吸收系数)比值 3、对比吸收光谱的一致性 (二)、纯度检查:杂质检查与杂质限量检测 (三)、含量测定: 1、吸收系数法 2、标准曲线法 3、对照法 第二节 荧光分析法 荧光分析法:利用荧光的物理特性而进行定性与定量测定的方法。荧光法比紫外可见灵敏。 荧光光度计:激发光源、样品池、检测器、滤光片和单色器。 第三节 红外分光光度计 红外线:波长大于0.76um,小于500um的电磁波。 Hooke定律来描述分子的伸缩振动。 当分子的振动频率与入射的红外频率相同时,分子对红外产生吸收。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 基频峰: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线,振动能级由基态(V=0)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产生的吸收峰。 倍频峰:振动能级由基态跃至第二、三激发态。统称泛频峰。 吸收峰:用于鉴别官能团存在的吸收峰称特征吸收峰。 指纹区:1250-400cm (8.0-25um)的低频区称为指纹区。 红外分光光度计主要部件: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棱镜和光栅)和检测器(真空热电偶)及记录装置。
第七章 色谱法 第一节 概述 色谱法:是一种物理或物理化学分离方法。用于定性鉴别、纯度检查、含量测定。 分配系数: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时的浓度之比。 K= 容量因子:又称质量分配系数,即达到分配平衡后,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之比。 第二节 薄层分析法 一般指吸附薄层色谱法,固定相为吸附剂的薄层吸附法。K值越大随展开剂移动的速度越慢。 比移徝:在薄层色谱法中,组分的迁移距离( )与展开剂的迁移距离( )之比称为比移值( ) 。 R 最佳范围是0.3-0.5 ,可用范围是0.2-0.8 。 吸附剂:吸附薄层色谱法的固定相。常用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硅藻土、纤维素和聚酰胺。 硅胶:在105-110 C加热30分,使硅胶吸附力增加,称为活化。具微酸性,适分离酸性中性物质。 氧化铝:碱性、中性、酸性。中性用得多。 制备薄层板:要求吸附剂涂布均匀表面光滑,使用前检查均匀度。2000版用机械涂布法。活化。 吸附剂与展开剂的选择:分离极性较强的组分时,宜选用活性低(活度级别高)的薄层板,以极性强的展开剂展开。反之 点样:体积宜在20ul 以下,样径不超过2-3mm ,点间距离为1.5-2.0cm,距底2.0cm 。 显色方法:直接喷雾法、浸渍法、压板法。 定性分析方法、纯度检查、定量分析方法(洗脱测定法和直接测定法)。 第三节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为气相色谱法。不适用于难挥发和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分析。 原理:各组分在固定相与载气(流动相)间分配系数不等,按大小依次被载气带出色谱柱,小先流出。 一、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 一个组分的色谱峰用三项参数:峰高或峰面积(用于定量)、峰位(用保留值表示,用于定性)、峰宽(用于衡量柱效)。 (1)、保留时间 (tR) :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的色谱峰顶点的时间间隔。 (2)、死时间 (t0):分配系数为零的组分的保留时间。 (3)、相对保留值 (r):两组分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4)、半峰宽 (Wh/2):峰高一半处的峰宽。 (二)、塔板理论: 塔板理论方程式(高斯方程式): 理论塔板式数: 理论塔板高度: (三)、速率理论: H=A+B/u+Cu 影响塔板高度的因素:1、涡流扩散 2、纵向扩散 3、传质阻抗 二、气相色谱仪: (1)、色谱柱:固定相与柱管组成。 填充柱、毛细管柱; 分配柱、吸附柱 (2)、固定液:高沸点的液体,操作下为液态。 甲基硅油、聚乙二醇等 选择原则:按相似性、按主要差别、按麦氏差别选择。 (3)、载体:化学惰性的多孔性微粒 (4)、毛细管色谱柱:开管型、填充型 (5)、检测器:1、浓度型检测器:热导检测器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2、质量型检测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中国药典2000对气相色谱规定:除检测器种类、固定液品种及特殊指定的色谱柱材料不得任意更改外,其他均可适当改变,色谱图于30min内记录完毕。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