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75:藻、菌、地衣类中药-猪苓
[来 源] 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性状鉴别] ①药材:呈不规则条形、类圆形或扁块状,有的有分枝。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皱缩或有瘤状突起。质地致密而体轻,能浮于水 面,断面细腻,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气微,味淡。②饮片:为不规则的厚片,大小不一。周边灰黑色至黑色或黑褐色,凹凸不平,具不规则皱缩纹;切面 淡棕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质韧。气微,味淡、微涩。
[显微鉴别] 粉末:①菌丝团大多无色(内部菌丝),少数棕色(外层菌丝)。菌丝细长,弯曲,有的可见横隔,有分枝或呈结节状膨大。②草酸钙结晶众多,呈双锥八面体形或不规则多面体形,有时可见数个结晶聚集在一起。
[成 分] ①含水溶性多聚糖化合物猪苓聚糖。②麦角甾醇。③a-羟基二十四碳酸、生物素、粗蛋白等。
猪苓多糖有抗肿瘤作用,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考点176:藻、菌、地衣类中药-松萝
[来 源] 为松萝科植物松萝或长松萝的干燥地衣体。
[性状鉴别] 药材:松萝,呈丝状缠绕成团。地衣呈二叉状分枝,主枝基部较粗,越向先端分枝越多越细。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粗枝表面有明显的环状裂纹,故称"节松萝".质柔韧,略有弹性,不易折断,断面可见中央有线状强韧的中轴。气微,味酸。
长松萝:地衣体呈丝状,主轴单一,不呈二叉状分枝,两侧有细短的侧枝密生,侧枝似蜈蚣足状,故名"蜈蚣松萝".灰绿色。质柔软。以身干、色灰绿、拉之有弹性、无杂质者为佳。
☆ ☆☆☆考点177:树脂类中药-乳香
[来 源] 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及同属其他数种植物皮部切伤后渗出的油胶树脂。
[性状鉴别] 药材:呈乳头状、泪滴状或不规则小块,有时粘连成团块状。表面淡黄色,有时微带绿色或棕红色,半透明,有的表面无光泽并带有一层 类白色粉尘。质坚脆,断面蜡样,无光泽,少数呈玻璃样光泽。气微芳香,味微苦,嚼之粘牙,唾液成乳白色,并微有香辣感。
[成 分] ①含树脂。②树胶。③挥发油。
[理化鉴别] ①取本品与少量水共研,能形成白色乳状液。②本品遇热变软,烧之微有香气(但不应有松香气),冒黑烟,并遗留黑色残渣。③取粗粉0,05g,置小蒸发皿中,加入苯酚一四氯化碳(1:5)液1滴,即显褐色或紫色。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 ☆☆☆考点178:树脂类中药-没药
[来 源] 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同属其他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
[性状鉴别] 药材:呈不规则颗粒状或粘结成团块,大小不一。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凹凸不平,有光泽,或有时无光泽部分与有光泽部分相间,或有 时表面黄棕色相间,被有粉尘。质坚脆,破碎面呈颗粒状,带棕色油样光泽,并常伴有白色斑点或纹理;薄片半透明或近透明。气香而特异,味苦而微辛。
[成 分] ①含树脂。②树胶。③挥发油。
[理化鉴别] ①取本品与水共研,形成黄棕色乳状液。②粉末遇硝酸呈紫色。
☆ ☆☆☆☆考点179:树脂类中药-血竭
[来 源] 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中渗出的红色树脂。
[产 地] 主产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爪哇、苏门答腊、马来西亚等地。
[性状鉴别] 药材:原装血竭,呈四方形或不定形块状,大小不等。表面铁黑色或黑红色,常附有因摩擦而产生的红粉。断面有光泽或粗糙而无光泽,黑红色。研成粉末血红色。用火点燃,冒烟呛鼻,有苯甲酸样香气。无臭,味淡。
[成 分] ①含红色树脂酯。②黄烷类色素。③三萜类成分海松酸、异海松酸等。
[理化鉴定] 取粉末置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则熔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血红色,以火燃烧则发生呛鼻烟气。
[检 查] ①总灰分。②醇不溶物。③松香。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血竭素,不得少于1.0%.
☆ ☆考点180:其他类中药-海金沙
[来 源] 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
[性状鉴别] 药材:呈粉末状。为黄棕色或淡棕色的细小颗粒。体轻,捻之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缝滑落。气微,味淡。撒在水中则浮于水面,加热始逐渐下沉。置火中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