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
(1)期望所配伍的药物产生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复方降压片等在临床上已达到了增强疗效的目的。
(2)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如磺胺药与甲氧苄氨嘧啶(TMP)配伍联用、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联用。
(3)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用吗啡镇痛时常配伍阿托品,以消除吗啡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及对胆道、输尿管及支气管平滑肌的兴奋作用。
(4)为了预防或治疗合并症而配伍其他药物。
2.药物配伍变化的目的
根据药物和制剂成分的药理作用和理化性质,合理设计处方,预先了解可能发生的配伍变化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正确的处理方法,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医疗及生产质量事故的发生。
☆☆☆考点2:配伍变化的类型
1.物理的配伍变化
几种药物相互配合时,常常可能发生分散状态或其他物理性质的改变,造成药物制剂不符合质量标准或医疗的要求,常见的配伍变化有:]
(1)析出沉淀或分层。某些溶剂性质不同的制剂相互配合使用时,常因药物在混合后的溶液体系中的溶解度较小而析出沉淀。例如,酊剂、醑剂等是以乙醇为溶剂的,若与某些药物的水溶液配合使用,其中的有效成分可能析出沉淀。
(2)潮解、液化和结块。与吸湿性很强的药物或制剂如干浸膏、冲剂、乳酶生、干酵母、胃蛋白酶、无机溴化物等配伍时,在制备、应用或贮存中可发生 潮解与液化,其原因有:①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下降而吸湿;②形成低共熔混合物,如牙科常用的消毒剂、止痛剂系利用苯酚与樟脑或苯酚、麝香草酚与薄荷脑的 共熔作用而制成液体滴牙剂。
散剂、颗粒剂由于药物吸湿后又逐渐干燥而结块。结块表明制剂变质,可能导致药物分解失效。
(3)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乳剂、混悬剂中分散相的粒径可因与其他药物配伍,也可因久贮而粒径变粗,或分散相聚结或凝聚而分层或析出,导致使用不便或分剂量不均匀,甚至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下降。
某些胶体溶液可因加入电解质或其他脱水剂使胶体分散状态破坏而产生沉淀。某些保护胶体,当加入浓度较高的亲水性物质如糖浆、乙醇或强电解质可使保护胶失去作用。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2.化学的配伍变化
(1)变色。药物制剂配伍引起氧化、还原、聚合、分解等反应时,可产生有色化合物或发生颜色变化。例如维生素C与烟酰胺即使干燥粉末混合也会产生橙红色。
(2)混浊和沉淀。液体剂型配伍应用时若配伍不当,可能发生混浊或沉淀。①pH改变产生沉淀。由难溶性碱或难溶性酸制成的可溶性盐,水溶液常因 pH值的改变而析出沉淀,如水杨酸钠或苯巴比妥钠的水溶液遇酸或酸性药物后,会析出水杨酸或巴比妥酸。②水解产生沉淀。如苯巴比妥钠溶液因水解反应能产生 无效的苯乙基乙酰脲沉淀。硫酸锌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锌沉淀。③生物碱盐溶液的沉淀。大多数生物碱盐的溶液,当与鞣酸、碘、碘化钾、溴 化钾或乌洛托品等相遇时,能产生沉淀。黄连素和黄芩苷在溶液中能产生难溶性沉淀。④复分解产生沉淀。无机药物之间可由复分解而产生沉淀。如硝酸银遇含氯化 物的水溶液时即产生沉淀。
(3)产气。药物配伍时,偶尔会遇到产气的现象。如溴化铵、氯化铵或乌洛托品与强碱性药物配伍,溴化铵和利尿药配伍时,可分解产生氨气。乌洛托品与酸类或酸性药物配伍能分解产生甲醛。
有些药物配伍后产生气体属于正常现象。如含漱用的复方硼酸钠溶液、碱性芳香溶液,在配制时产生二氧化碳是正常的。又如泡腾散剂、泡腾片在服用时,却是利用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4)分解破坏、疗效下降。许多药物在固体状态或溶液中加入一定的稳定剂时,处于较无毒的状态,当与一些药物制剂配伍后,pH、离子强度、溶剂等 发生变化而变得不稳定。如维生素B12与维生素C混合制成溶液时,维生素B12的效价显著降低。乳酸环丙沙星与甲硝唑混合不久,甲硝唑浓度降为90%.
(5)发生爆炸。大多数由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配伍时引起。如碘与白降汞混合研磨能产生碘化氮,如有乙醇存在可引起爆炸。
3.药理的配伍变化
药理的配伍变化也称为疗效的配伍变化,是指药物配伍使用后,它们在体内过程相互影响,造成药理作用的性质、强度、副作用、毒性等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