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点79:治未病的原则
1.未病先防
(1)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重视精神调养;加强身体锻炼;注意生活起居;人工免疫。
(2)消灭病邪,防止邪气侵害:药物杀灭病邪;讲究卫生;避免病邪侵害;防范各种外伤。
2.既病防变
(1)早期诊治。
(2)控制疾病的传变。
☆☆☆☆☆考点80:正治与反治
1.正治:又称逆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逆,是指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正治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2.反治:又称从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
(2)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
(3)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适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
(4)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
☆ 考点81:治标与治本
1.急则治其标:如水臌病人,当腹水大量增加,腹部胀满,呼吸喘促,大小便不利的时候,应先治疗标病的腹水。大小便不利,可用利水、逐水法,待腹 水减轻,病情稳定后,再调理肝脾,治其本病。又如大出血病人,无论属于何种出血,均应采取应急措施,先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后,病情缓和,再治本病。再如某 些慢性病患者,原有宿疾又复感外邪,当新病较急之时,亦应先治外感以治其标,待新病愈后,再治宿疾以治其本。
2.缓则治其本:如肺痨咳嗽,其本多为肺肾阴虚,故治疗不应用一般的止咳法治其标,而应滋养肺肾之阴去治其本。又如在急性热病中、后期伤阴,则应养胃滋肾等。
3.标本兼治:是指标病本病并重,则应标本兼治。如虚人感冒,素体气虚,反复外感,治宜益气解表,益气为治本,解表是治标。又如表证未解,里证又现,则应表里双解,亦属标本同治。
☆ ☆☆☆☆考点82: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
1.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如气虚、阳虚的病人,应采取补气、补阳的方法治疗;阴虚、血虚的病人,应采取滋阴、补血的方法治疗。
2.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如表邪盛者,宜发汗解表;邪在胸脘上部,如痰涎壅塞,宿食停滞,或食物中毒等,宜用吐法;医学全在线网站www.med126.com
3.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实病证,而且两者同时兼用则扶正不留邪,祛邪又不会伤正。
4.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则应先祛邪而后扶正。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瘀血不去,则崩漏难止,故应先用活血祛瘀法,然后补血。
5.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由正气过于虚弱,若兼以攻邪,则反而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而后祛邪。
☆☆考点83: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因时制宜: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为"因时制宜".《素问o六元正纪大论》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正是这个道理。
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为"因地制宜".如外感风寒证,西北严寒地区,用辛温解表药量较重,常用麻黄、桂枝;东南温热地区,用辛温解表药量较轻,多用荆芥、防风。这也是地理气候不同的缘故,所以治病应因地制宜。
3.因人制宜: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叫做"因人制宜".
(1)年龄: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亏虚,患病多虚证,或虚实夹杂,治疗虚证宜补,有实邪的攻邪要慎重,用药量应比青壮年较轻。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故治小儿病,忌投峻攻,少用补益,用药量宜轻。
(2)性别:如在妊娠期,对峻下、破血、滑利、走窜伤胎或有毒药物,当禁用或慎用。产后应考虑气血亏虚及恶露情况等。
(3)体质:体质有强弱与寒热之偏,阳盛或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阳虚或阴盛之体,慎用寒凉伤阳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