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合成镇痛药
合成镇痛药按化学结构类型主要可分为:吗啡喃类、苯吗喃类、哌啶类和氨基酮类。
1.吗啡喃类
吗啡的结构中去掉E环称为吗啡喃,左啡诺镇痛作用比吗啡增强4倍,而且由于亲脂性加大,作用时间可维持8小时。布托啡诺是阿片μ受体拮抗剂,同时是κ受体激动剂,成瘾性小。这种具有激动-拮抗双重作用的药物,被称为部分激动剂。代表药物为酒石酸布托啡诺。
酒石酸布托啡诺
【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和稀酸。需密闭保存,注射液要避光保存。
【临床用途】本品用于中度和重度疼痛患者的镇痛,也可作为麻醉的辅助用药,肌内注射后10分钟开始显效,可持续3~4小时。药理作用类似喷他佐辛,长期使用本品可导致吗啡类药物的依赖性,但本品被滥用的可能性较小。
2.苯吗喃类
吗啡喃进一步除去C环称苯吗喃类,但在C环断裂处保留小的烃基作为C环的残基,使立体构型与吗啡更相似。这类结构的显著特点是氮原子上甲基衍生物的镇痛作用通过κ受体激动剂介导,大多对μ受体有拮抗作用,成瘾性低,也属于具有激动-拮抗双重作用的拮抗性镇痛药。
喷他佐辛(镇痛新)
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作用于κ型受体,大剂量时有拮抗吗啡的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镇痛,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3.优点是副作用小,成瘾性小,是第一个非麻醉性镇痛药。
它的类似物还有非那佐辛,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10倍,并有肌肉松弛的作用,成瘾性很小。在苯环上引入对氟苯酮得到氟镇痛新(ID-1229),镇痛作用强于非那佐辛。
3.哌啶类
哌替啶是第一个合成类镇痛药,镇痛作用相当于吗啡的1/6~1/8,成瘾性也显著降低。在哌啶环的3位引入甲基,得到一对光学异构体阿法罗定和倍他罗定。当哌替啶结构中哌啶环上的氮一甲基以较大的基团取代时,可使镇痛作用增强。
例如匹米诺定(去痛定)。在苯基和哌啶之间插入氮原子,使原来的酯成为酰胺,得到4-苯胺基哌啶类,镇痛作用更强,其中芬太尼镇痛作用比吗啡强80倍。在芬太尼哌啶环4位引入小的烷基或烷氧基团,1位引入杂环,可得到活性更强的药物,例如舒芬太尼和阿芬太尼。
(1)盐酸哌替啶(度冷丁)
【化学名称】1-甲基-4苯基-4-哌啶甲酸乙酯盐酸盐。
【结构特点】本品结构中含有酯键,但由于苯基空间位阻的影响,水解的倾向性较小。
【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mp.186~190℃。易吸潮,遇光易变质,故应密闭保存。易溶于水或乙醇,溶解于氯仿,几乎不溶于乙醚。水溶液pH为4.5~5.5.pKa为8.7.
盐酸哌替啶水溶液用碳酸钠试液碱化后,可析出油滴状的哌替啶,放置后渐凝为黄色或淡黄色的固体,mp.30~31℃。
哌替啶口服给药受首过效应影响,生物利用度约为50%,故采用注射给药。
【体内代谢】本品在肝脏代谢,主要为酯水解和N-去甲基化产物如哌替啶酸、去甲哌替啶酸和去甲哌替啶,并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肾脏排泄。去甲哌替啶的镇痛活性仅为哌替啶的一半,而惊厥作用则大两倍。
【临床用途】哌替啶为阿片μ受体激动剂,镇痛活性仅为吗啡的1/10,且成瘾性弱,不良反应减少。但本品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常用于分娩疼痛的止痛,对新生儿呼吸抑制作用的影响也较小,本品还具有解痉作用。
(2)枸橼酸芬太尼
【临床用途】芬太尼系哌替啶结构改造得到的镇痛药,其镇痛机理与吗啡相似。本品的镇痛效力强,成瘾性亦强。其镇痛作用出现较快,持续时间短。可用于麻醉前给药及诱导麻醉,在各种手术中作为辅助用药与全麻药合用。
【体内代谢】芬太尼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及约10%的原型药物经肾由尿排出。一般不良反应可出现低血压、眩晕、视觉模糊、恶心、呕吐等。
4.氨基酮类(苯基丙胺类)
本类药物无吗啡类药物通常具有的哌啶环,是一种开链的高度柔性分子。代表药物为美沙酮和右丙氧芬。
(1)盐酸美沙酮
【理化性质】本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mp.230~234℃。本品游离碱的pKa(HB+)为8.3,1%的水溶液pH为4.5~6.5.水溶液不稳定,在光照下变色。
【结构特点】本品的C-6为手性碳,其左旋体[α]25D-145°,镇痛活性大于右旋体。临床使用外消旋体。
【体内代谢】在体内主要代谢途径是N-氧化、N-去甲基化、苯环羟化及羰基还原等。代谢产物仍具镇痛作用且作用时间较长。
【临床用途】本品为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强过吗啡和哌替啶。适用于各种剧烈疼痛,并有显著镇咳作用。本品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安全度小。但本品的成瘾性较小,临床上用于戒除海洛因成瘾的替代疗法。
(2)右丙氧芬
【结构特点】本品临床使用右旋体,用于轻度和中度疼痛的止痛,其镇咳作用很小,而左丙氧芬主要用于镇咳,几无镇痛作用。
【临床用途】本品主要用于与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复方制剂中。在推荐剂量时副作用较吗啡小很多;但过量使用,会导致严重的毒副反应,甚至致死。
5.其他合成镇痛药
(1)盐酸布桂嗪
【临床用途】本品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1/3,显效速度快,一般注射后10分钟起效。临床上用于各种疼痛,如神经痛、手术后疼痛、腰痛、灼烧后疼痛、排尿痛及肿瘤痛。偶有恶心或头晕、困倦等,停药后即消失,连续使用本品可致耐受和成瘾,故不可滥用。
(2)苯噻啶
【临床用途】本品为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组胺作用及较弱的抗乙酰胆碱作用,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有镇静作用。
(3)盐酸曲马多
【结构特点】本品结构中2-[(二甲氨基)甲基]与1-(3-甲氧基苯基)呈反式,临床用外消旋体。为μ阿片受体激动剂,还可通过抑制单胺的重摄取阻断疼痛的传导。
【临床用途】镇痛作用显著,ED50比吗啡大9倍。用于中重度、急慢性疼痛的止痛。对呼吸抑制的作用小,成瘾性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