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点2: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药动学】 脂溶性高,为四环素的5倍,土霉素的50倍。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又不受食物影响。原形药物大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又可再吸收,形成肝 肠循环。30%~40%原形自尿中排出又经肾小管重吸收,故t1/2长达20h,维持有效血药浓度24h以上,为长效四环素类药物。一般细菌性感染每日服 药一次即可。本品在肝内大部分以结合或络合方式变成无活性代谢物,由粪便排出,故对肠道菌群无影响,肾功能不全时仍可使用。
【抗菌作用】 抗菌谱类似四环素,但抗菌作用比四环素强2~10倍,且对土霉素、四环素的耐药金葡菌及脆弱拟杆菌有效。
【临床应用】 用于呼吸道感染如老年慢性气管炎、肺炎、麻疹及泌尿道和胆道感染,由于本品对肾无明显毒性,特别适用于四环素适应证而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感染者。
【不良反应】 本品刺激性大,常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口腔炎及肛门炎等,宜饭后服用。二重感染和皮疹少见。静脉注射出现舌 麻木及口内特殊气味。本品与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同服,可使其半衰期缩短为7h,并使血药浓度降低而影响疗效。
☆ ☆考点3: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
【药动学】 本品口服吸收完全,2~3h后血药浓度达高峰,食物影响不大,但含有二价、三价金属离子的碱性药物则影响本品吸收。人体内分布广 泛,脑和脑脊液的浓度较同类药物高,胆汁和尿中的浓度较血液中高10倍以上。大部分在肝内代谢,经肾缓慢排泄,t1/2为10~20h,药物在体内长时间 滞留于脂肪组织。排泄缓慢,24h内尿中排泄4.7%~6.3%,随粪排除约34%,与血清蛋白结合80%左右。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药理作用】 米诺环素常作为四环素类中的首选药物。抗菌活性比四环素强2~4倍,对耐四环素菌株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强于 对革兰阴性菌,尤以葡萄球菌更强,对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立克次体等也有作用。主要用于沙眼衣原体所致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如奴卡菌病和酒糟病,因其极 易穿透皮肤,特别适合于痤疮治疗。
【临床应用】 用于尿路感染、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脑膜炎及眼与耳鼻喉部感染。
【不良反应】 与其他四环素相同,但能引起可逆性前庭反应,包括恶心、眼花及运动失调,常在服药后即出现,停药后1~2天即可消失。长期服药者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
☆ ☆☆☆☆考点4:氯霉素
【药动学】 口服吸收完全,服药后2h血药浓度达峰值(10~13mg/L),血浆t1/2平均为2.5h,6~8h后仍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易通过血脑屏障、血眼屏障和胎盘屏障。氯霉素制剂的颗粒大小和晶型影响其吸收。肌内注射琥珀酸钠盐吸收慢,血药浓度低, 仅为口服同剂量的50%~70%,但维持时间长。该药大部分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灭活,少部分在肝、肾内转变为无作用的氨基水解产物。其原形药及其代 谢物迅速经尿排出,肾功能不良患者使用时应减量。
【抗菌作用】 氯霉素是低浓度具有抑菌作用高浓度具有杀菌作用的广谱抗生素。它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后者作用较强,特别是 对伤寒和副伤寒杆菌作用最强,为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对流感杆菌和百日咳杆菌的作用较其他抗生素强,对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也有效。对厌氧杆菌如脆弱杆 菌、梭形杆菌及梅毒螺旋体、衣原体、肺炎支原体也敏感,但对结核杆菌、多种病毒、真菌、原虫无效。对革兰阳性菌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四环素。氯霉素抗菌作用机 制主要是其结合到核糖体的50S亚基的A位,抑制肽酰基转移酶,干扰新的氨基酸结合到新的肽链上,使肽链不能延伸,从而抑制蛋白合成。
【临床应用】 氯霉素是一种高效的抗生素,曾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敏感菌感染,但它最大的缺点是抑制骨髓,故对其临床应用应严格控制。凡有合适的其他抗生素替代者,一般不主张选用氯霉素,严重感染而药敏试验满意时例外。目前主要用于:
1.首选用于治疗伤寒、副伤寒。采用小剂量(1g/日)可减轻骨髓的毒性,防止治疗性休克的发生。疗程不宜少于2周,否则会复发(体温降至正常后需继续服药10~14天)。对复发病人,再用本品治疗依然有效。但对伤寒带菌者无效。
2.治疗多种细菌性脑膜炎、脑脓肿有效。氯霉素在脑脊液中浓度较高,也常用于治疗其他药物疗效欠佳的脑膜炎患者。
3.治疗立克次体感染而忌用四环素的患者。
4.治疗某些敏感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对菌痢、百日咳、布氏杆菌病、斑疹伤寒等有良效。但因其对骨髓的毒性,不作首选药,不宜用于一般感染。
5.细菌性眼部感染。本品易通过血眼屏障,是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外眼感染、眼内感染、全眼球感染及沙眼的有效药物。
6.厌氧菌感染。对脆弱杆菌等厌氧菌有相当的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腹腔脓肿、肠穿孔腹膜炎及盆腔炎等厌氧菌感染。常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后治疗厌氧菌心内膜炎、败血症或脑膜炎等严重感染。
【不良反应】
1.骨髓毒性。氯霉素最突出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临床表现:①可逆性各种血细胞减少,其中粒细胞首先下降。这与剂量大(血药浓度超过 25~35μg/ml)、疗程长有关。一旦发现立即停药,容易恢复。②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虽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是一种与剂量无关的特异质反应,是 不可逆的而且是致命的,多见于儿童和妇女,多有过敏性疾病。可能与氯霉素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中与细菌相同的70S核糖体有关。为了防止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 应避免滥用,同时检查血象。
2.灰婴综合征。氯霉素对早产儿及新生儿容易引起循环衰竭,表现为呕吐、腹胀、腹泻、皮肤呈灰紫色、体温过低、休克、虚脱、呼吸不规则等,称灰婴 综合征。常在大剂量(每日100mg/kg以上)应用3~4天后出现,停药后可恢复,也可在数小时内死亡,可能与患儿肝内药酶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肾排泄能 力较差以及抑制细胞线粒体中氧化磷酸化有关。早产儿、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新生儿如病情需要也要慎用(不得超过25mg/kg)。
3.治疗性休克。也称治疗矛盾。大剂量应用氯霉素治疗伤寒或菌痢时,在短期内使大量细菌死亡,释放内毒素,产生治疗性休克。为预防其发生可同时给予大剂量氢化可的松(抗内毒素、抗休克)。
4.其他反应。氯霉素长期应用可发生二重感染,但不像四环素那样严重。胃肠道反应常见。少数患者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同其他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一样,氯霉素能拮抗青霉素和氨基糖苷类杀菌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