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喹酮为吡嗪异喹啉衍生物,为广谱驱虫药。对寄生于人体内的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均有高效驱杀作用,本品亦有驱绦虫作用,但对线虫和原虫感染无效。
【药动学】 吡喹酮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于服药后1~2h内达到血药峰浓度。因本品首关消除多,限制了其生物利用度。吸收后迅速分布于组织,以 肝、肾中含量最高。药物在肝内迅速代谢为羟基化合物,经肾排出,24h内排出用药量的90%.t1/2健康人为1~1.5h,晚期血吸虫患者则明显延长。
【抗虫作用】 吡喹酮除对血吸虫有杀灭作用外,对其他吸虫,如华支睾吸虫、姜片吸虫、肺吸虫以及各种绦虫感染和其幼虫引起的囊虫病、包虫病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医学全在线网站www.med126.com
吡喹酮口服后,能使血吸虫成虫、童虫虫体产生痉挛性收缩,并失去一切活动能力,几乎全部进行肝移,在肝中被网状内皮系统所消灭。
吡喹酮的驱虫作用可能由于其增加虫体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使Ca2+大量内流,导致虫体Ca2+大量增加,而产生痉挛性收缩致死。如果除去 培养液中的Ca2+或加入Mg2+,则可取消上述作用。由于虫体痉挛性麻痹,使虫体不能附着于血管壁,随血流冲入肝,即出现肝移。在肝内因失去完整体被的 保护,易被吞噬细胞所消灭。吡喹酮对哺乳动物细胞膜无上述作用,才使其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临床应用】 本品为目前临床治疗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病的首选药。对急性血吸虫病,有迅速退热和改善全身症状的作用,远期疗效也可达85%以上。对有心、肝等并发症的晚期患者亦可完成治疗。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轻微、短暂。服药后产生腹部不适、恶心、腹痛及头晕、头痛、肌肉震颤、乏力等。偶可出现心脏反应如心电图T波倒置、心律失常等。可能由于吡喹酮增加心肌细胞内Ca2+,使其膜电位改变,引起的心肌收缩性异常可用维拉帕米对抗。
☆☆考点2:乙胺嗪
【药动学】 本品口服,在小肠迅速吸收,3h达血药浓度高峰,t1/2为8h,48h后从血中消失。本品均匀分布于人体各组织,成虫及微丝蚴体内的浓度与人体组织内的浓度相似。大部分在体内氧化消失,在肝内代谢,仅10%~20%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抗虫作用】 乙胺嗪对丝虫无直接杀灭作用,具有哌嗪超极化样作用,使微丝蚴迟缓性麻痹,并能驱使血中微丝蚴集中到肝微血管内,被网状内皮系统所吞噬;亦可作用于成虫,但疗效稍差。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抗丝虫病。治疗马来丝虫病的疗效优于斑氏丝虫病。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低。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昏、头痛等反应,并与剂量有关。在治疗过程中,大量微丝蚴和成虫死亡,由其释放出的异体 蛋白质可引起过敏反应,个别甚至发生咽喉水肿及支气管痉挛等现象。所以在治疗马来丝虫病时宜口服抗组胺药物。乙胺嗪对蛔虫亦有作用,但因其使蛔虫躁动而产 生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或蛔虫性阑尾穿孔,故有大量蛔虫者在治疗前宜先驱蛔。
☆考点3:伊维菌素
伊维菌素是来源于放线菌C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具有广谱抗寄生虫和抗螨、昆虫等节肢动物的作用,尤以抗丝虫作用突出。与海群生相比,本品疗 效高,作用迅速,但不能消灭体内的成虫。每隔6个月给药1次,可将血中微丝蚴控制在低水平。对类圆线科虫病、蛔虫病、鞭虫病和蛲虫病等均有较好的疗效,但 对钩虫病的疗效较差。敏感寄生虫和昆虫具有与本品高亲和力的谷氨酸门控的Cl-通道,活化此通道,使Cl-进入肌细胞,引起虫体松弛性麻痹。口服后 18~36h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肌痛和咳嗽等症状。本品可进入乳汁,新生儿对其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