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点3:微囊化方法
微囊的制备方法可归纳为物理化学法、物理机械法和化学法3大类。
1.物理化学法
本法在液相中进行,囊心物与囊材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相析出,又称相分离法。其微囊化步骤大致可分为囊心物的分散、囊材的加入、囊材的沉积和囊材的固化。相分离法可分为单凝聚法、复凝聚法、溶剂-非溶剂法、改变温度法和液中干燥法。
(1)单凝聚法。在高分子囊材(如明胶)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使囊材溶解度降低而凝聚并包裹药物成囊的方法。是相分离法中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凝聚剂有强亲水性电解质如硫酸钠或硫酸铵的水溶液,或强亲水性非电解质如乙醇或丙酮。
基本原理是:将药物分散(混悬或乳化)在明胶的水溶液中,调pH为3.5~3.8,然后加入凝聚剂去强烈的夺取明胶分子水化膜中的水分子,使明胶 溶解度降低,从溶液中析出而凝聚成囊。此时凝聚过程是可逆的,一旦解除促进凝聚的条件,就会发生解凝聚,使凝聚囊很快消失。在制备过程中可以利用这种可逆 性,经过几次凝聚与解凝聚过程,直到析出满意的凝聚囊。最后,为使囊壁完全交联固化,调pH为8~9,加入37%甲醛溶液,使之成为不凝结、不粘连、不可 逆的球形微囊。
影响高分子囊材凝聚的主要因素是囊材的浓度、温度及电解质的性质:囊材浓度越高,越易凝聚;温度升高,不利于凝聚;电解质中的阴离子促进胶凝作用比阳离子大。
(2)复凝聚法。是使用两种带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复合囊材,在一定条件下,两种囊材在溶液中将发生正负电的结合而凝聚成囊的方法。是经典的微囊化方法,适合于难溶性药物的微囊化。
可作复合材料的包括:明胶-阿拉伯胶(或CMC、CAP、海藻酸盐)、海藻酸盐-聚赖氨酸、海藻酸盐-壳聚糖、海藻酸-白蛋白、白蛋白-阿拉伯胶等。
(3)溶剂-非溶剂法。是将囊材溶于某溶剂中(作为溶剂),然后加入一种对囊材不溶的溶剂(作为非溶剂),使囊材溶解度降低,引起相分离,使药物 包裹到囊心中的成囊方法。药物可以是固态或液态,药物可混悬于或乳化于囊材溶液中,但必须对溶剂和非溶剂均不溶解,也不起反应。常用囊材的溶剂和非溶剂的 组合见下表:
常用囊材的溶剂、非溶剂
(4)改变温度法。本法不需加入凝聚剂,而是通过控制温度成囊。常用乙基纤维素作囊材,先在高温下将其溶解,降温时溶解度降低而凝聚成囊。
(5)液中干燥法(溶剂挥发法)。从乳浊液中除去分散相挥发性溶剂以制备微囊的方法称为液中干燥法。
2.物理机械法
本法是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在气相中进行微囊化的方法,需要一定设备条件。
(1)喷雾干燥法。可用于固态或液态药物的微囊化,粒径范围5~600μm.
喷雾干燥法的影响因素包括混合液的黏度、均匀性、药物及囊材的黏度、喷雾的速率、喷雾方法及干燥温度等。
微囊带电容易引起粘连,避免粘连的方法是在囊材溶液中加入聚乙二醇、二氧化硅、滑石粉及硬脂酸镁作为抗粘剂,或在处方中使用水或水溶液,或采用无间歇连续喷雾工艺,均可减少微囊带电而避免粘连。
(2)喷雾凝结法。将囊心物分散于熔融的囊材中,再喷入冷气流中凝聚成囊的方法。常用的囊材有蜡类、脂肪酸和脂肪醇等,它们在室温均为固体,在较高温度能熔融。
(3)空气悬浮法(流化床包衣法)。本法制备的微囊粒径一般在35~5000μm范围,囊材可以是多聚糖、明胶、纤维素衍生物及合成聚合物。
3.化学法
是利用单体或高分子在溶液中发生聚合或缩合反应,形成囊膜而制成微囊的方法。其特点是不加凝聚剂,通常先制成W/O或O/W型乳剂,再利用化学反应交联固化。包括界面缩聚法和辐射交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