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床意义
1.红细胞增多
(1)相对性增多
见于严重呕吐、腹泻、排尿过多、休克、多汗、大面积烧伤,由于大量失水,血浆量减少,血液浓缩,使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浓度相应增多,仅为一种暂时的现象。
(2)绝对性增多
①生理性增多
如机体缺氧和高原生活、胎儿、新生儿、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骨髓释放红细胞速度加快等;
②病理代偿性和继发性增多
如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山病和肿瘤(肾癌、肾上腺肿瘤等)患者;
③真性红细胞增多,为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进,红细胞计数可达(7.0~12.0)×1012/L。
2.红细胞减少
(1)造血物质缺乏 由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引起。
(2)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多种理化因素所致再障贫血、白血病、癌症骨转移等。
(3)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
先天失血或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性贫血、出血等。
(4)继发性贫血
如各种炎症、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病。
四、血红蛋白(Hb)
(一)简述
血红蛋白是组成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血红蛋白量减少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但不能确定贫血的类型。参考值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80~190g/L
(二)临床意义
1.血红蛋白增多
(1)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病等。
(2)创伤
大量失水、严重烧伤等。
2.血红蛋白减少
(1)出血
血红蛋白量减少的程度与红细胞相同,见于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关节炎及急、慢性肾炎所致的出血。
(2)其他疾病
血红蛋白量减少程度比红细胞减少程度严重,见于缺铁性贫血,由慢性反复出血引起,如胃溃疡、胃肠肿瘤、妇女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红细胞减少的程度比血红蛋白量减少程度严重,见于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如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及慢性肝病所致的贫血等。
五、血小板计数(PLT)
(一)参考范围:
(100~300)×109/L
最佳选择题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参考范围是
A.(10~50) ×109/L
B.(50~100) ×109/L
C.(100~300) ×109/L
D.(300~500) ×109/L
E.(500~700) ×109/L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9/L。
血小板主要作用有:
①对毛细血管的营养和支持作用;
②通过黏附、聚集与释放反应,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
③产生多种血小板因子,参与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而进一步止血;
④释放血小板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发生退缩,促进血液凝固。
(二)临床意义
1.血小板减少
(1)生成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障性贫血、各种急性白血病等。
(3)分布异常 脾肿大、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稀释。
(4)其他疾病 弥散性血管内出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症、某些感染、出血性疾病等。
(5)用药 药物中毒或过敏。如甲砜霉素有骨髓抑制作用。
2.血小板增多
(1)创伤 急性失血性贫血,脾摘除术后、骨折出血后,可见一过性血小板增多。
(2)其他疾病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病、类白血病反应、霍奇金病、恶性肿瘤早期、溃疡性结肠炎等。
六、红细胞沉降率(ESR)
(一)简述
ESR也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的沉降距离。一般说来,除一些生理性因素外,凡体内有感染或坏死组织的情况,血沉就可加快。
参考范围:魏氏(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二)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快
女性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至分娩后3周内)
2.病理性增快:
(1)炎症 风湿病、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感染所致的炎症。
(2)组织损伤及坏死 如手术、创伤、心肌梗死等。
(3)恶性肿瘤 迅速增长的恶性肿瘤血沉增快,而良性肿瘤则血沉多正常。
(4)各种原因所致高球蛋白血症
如多发性骨髓瘤、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炎、贫血、高胆固醇血症等。
以上是本栏目相关辅导资料,祝大家考试顺利!
想获取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医学全在线网-执业药师频道;还可关注我们的微信医学全在线官方微信。
执业药师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