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脏血管检查
(一)心脏视诊
1.心前区隆起 心前区隆起是指胸骨下段与胸骨左缘第3—5肋骨及肋间隙局部隆起。
提示在幼年期,胸廓骨骼尚处在发育阶段,显著增大的右心室收缩期不断撞击前胸壁,致使
心前区隆起。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有右室肥大者,幼年时期的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有右室肥大
者,也见于患有大量心包积液的心包炎患者。
2.心尖搏动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为左心室长大的体征之一。因左心室的上方为心
耳部及心底部大血管,右侧为右心室及纵隔,均不能移动,而左侧为可推动的肺组织,下方
为可移动的隔肌。长大的左心室则向左下扩大,故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长大心尖搏
动向左侧移位,因右室长大时,右心室顺钟向转位而移向左侧,故心尖搏动移向左侧。
(二)心脏触诊
1.震颤 当血液流经狭窄的瓣膜口或异常通道时可产生湍流场,使瓣膜、心脏或血管
产生振动,被触之则为震颤。震颤出现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其临床意义也不相同。二尖瓣狭
窄时,.左房压力增加,左房与左室间的压力阶差增大,心脏舒张期血液由左房进入左室时通
过狭窄的二尖瓣而产生湍流场,故发生舒张期震颤。室间隔缺损时,左、右心室之间存在异
常通道,心脏收缩时,血液向右室分流形成漩涡;心脏舒张时,由于右室与左室间压力差
小,分流不明显,因此室间隔缺损为收缩期震颤。动脉导管未闭时,无论收缩期还是舒张
期,主动脉压力都明显高于肺动脉,血液都是由主动脉向肺动脉分流,故形成连续性震颤。
2.心包摩擦感 在收缩期;前倾位和呼气时最易触及。收缩期和舒张期脏、壁两层所
发生的位置改变一样,收缩期较舒张期短,故收缩期位置改变的速度快,导致心包摩擦感收
缩期明显。前倾位时,心脏更接近胸壁,故触诊更明显。呼气运动时,胸腔内压增大,肺循
环阻力增加并驱使肺循环血液更多地流人左心,左室容量负荷增大,致脏壁层心包膜摩擦增
大;深呼气时心脏沿长轴逆钟向转位,呼气末胸廓变小,使心脏更接近胸壁,故触诊更明
显。
(三)心脏叩诊
1.靴形心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导致左心室长大,并呈特殊的靴形心。主动脉瓣关闭
不全时,心脏舒张期,’左心室既要容纳左心房流人的血液,又要接收从主动脉返流的血液,
导致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大,左室肌纤维被动牵张,左室腔逐渐增大,心腰部相对内陷,形成
靴形心改变。主动脉瓣狭窄时,收缩期左心室的射血阻力增加,左心室收缩增强以提高跨瓣
压力差,维持静息时正常的心排血量,逐渐引起左心室肥厚,形成靴形心。高血压病时,外
周小动脉痉挛、狭窄,左室后负荷增加,心脏代偿性以肌节(心肌基本收缩单位)的数目增
加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引起左心室心肌肥厚,呈靴形心。
2.梨形心 由左心房与肺动脉扩大所致。因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又称二尖瓣型心脏。
二尖瓣狭窄时,舒张期血液由左房进入左室受阻,血液在左心房内潴留,使心房内压力和负
荷异常增高,左房发生代偿性扩大与肥厚。因肺静脉与左心房间无瓣膜,左心房压力增高,
可引起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继而扩张和淤血。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血容量长期超
负荷,可导致肺动脉压力增高,肺动脉高压导致肺动脉段扩张。由于左心房和肺动脉段部位
实为心腰部,左心房长大和肺动脉段扩张就使心腰部饱满或膨出,心浊音界呈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