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痰饮
B.悬饮
C.溢饮
D.支饮
E.留饮
学员提问:ABCDE各分布在哪?谢谢了!
答案与解析:答案选D。仲景《金匮要略》,始有痰饮之名,更以痰饮咳嗽,列为专章。谓饮有四种: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又提及留饮、伏饮,后人因有五饮、六饮之名。但所谓留饮、伏饮,是指水饮留而不行,伏而不出,实指饮病之新久浅深,四饮也不外于留、伏之理,并非四饮之外,另有留饮和伏饮。更有增澼饮、流饮为八饮者,殊不足采。据《金匮要略》所论,痰饮仅属饮中之一种,而诸饮又俱统于痰饮,痰饮每多相提并论。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其所谓留饮,即饮之留而不行者。伏饮,即饮之伏而不出者。
【中医诊断学】患者脘腹隐痛,痞胀不舒,食后胀甚,食欲不振,嗳气,面色萎黄,倦怠神疲,舌淡苔白,脉弱,宜诊为( )
A.脾气虚证
B.胃气虚证
C.胃阳虚证
D.胃肠气滞证
E.脾阳虚证
学员提问:有胃气虚吗?不是脾气虚吗?解释一下好吗?
答案与解析:胃气虚证是指胃气不足,胃的机能减退,影响胃的受纳、腐熟功能,以致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胃脘痞胀,食后胀甚,或隐隐作痛,按之觉舒,不思饮食,恶心呕逆,时作嗳气,或干呕范围,面色萎黄,少气,神疲乏力,声低懒言,自汗眩晕,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故答案选择B。
【中药学】患者,女,妊娠6个月。疲乏倦怠,嗜睡懒言,四肢无力,近来胎动不安。治疗首选药物是( )
A.桑寄生
B.续断
C.杜仲
D.紫苏
E.白术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E?
答案与解析:答案E。根据疲乏倦怠,嗜睡懒言,四肢无力,表明气虚,加上近来胎动不安,说明应安胎治疗,综合考虑,治疗当补中益气,同时可以安胎的药物最为合适,同时具有两种作用的就是白术。白术,性味:性温,味苦、甘。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用量6~12g。
具有健脾益气,促进水谷运化,有能安定胎元。又可补气燥湿以消除妊娠恶阻。大剂量可以用到30-60克。
【方剂学】中虚邪陷,寒热错杂而脘痞呕逆者,治宜选用( )
A.理中丸
B.旋覆代赭汤
C.半夏泻心汤
D.吴茱萸汤
E.大柴胡汤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C,可以选理中丸吗?
答案与解析:半夏泻心汤
【功用】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 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鸡下利,舌苔腻而微黄。(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答案选择C。
【中医内科学】患者,李某。男性,71岁,原有“肺痨”,迁延不愈,出现咳吐浊唾涎沫,质黏稠,偶有咳痰带血,咳声不扬,口干咽燥,午后潮热,形体消瘦,舌红而干,脉虚数。其诊断为( )
A.肺痈初期
B.肺痨虚火灼肺证
C.虚热肺痿
D.肺痨气阴两虚证
E.肺痨肺阴亏虚证
学员提问:其诊断为:肺痿?为什么?
答案与解析:肺痿虚热证:症状
咳吐浊唾涎沫,其质较粘稠—肺阴亏虚,虚火内炽,灼津为痰。
或咳痰带血—阴虚肺燥,咳伤肺络
咳声不扬,甚则音哑—肺津不足,金破不鸣
气息喘促—肺失滋润,宣降失职,肺气上逆
口渴咽干,午后潮热,皮毛干枯—虚火内盛,阴亏津伤,皮毛失荣
舌红而干,脉虚数—阴虚火盛,肺津不足之象
患者符合肺痿虚热证的临床表现,故答案选择C。
【针灸学】某男,36岁,鼻流浊涕,色黄腥秽,兼见头昏、记忆衰退,舌红,苔黄腻,脉数。除主穴外,宜对证选取( )
A.少商、商阳
B.曲池、阴陵泉
C.丰隆、足三里
D.百会、神庭
E.内庭、曲池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择曲池、阴陵泉?
答案与解析:答案选B,身热曲池有特效,其功重在清气分。脾热大都阴陵泉,阴陵还能清胸热。
【内科学】患者因突然心悸、气短来医院急诊,心电图表现有连续发生的房性早搏,其心电图应诊断为( )
A.偶发房性早搏
B.频发房性早搏
C.室性心动过速
D.房性心动过速
E.交界性心动过速
学员提问:为什么 ?
答案与解析:答案选D.早搏,一般是因为心脏内某一部分的兴奋性过高而引起,若心房内有一处兴奋性过高而产生的早搏,便称为房性早搏;如在房室结或心室内有较高的兴奋点引起的早搏,则称为房室结性或室性早搏。作心电图检查可以将其分辨出来。按早搏发生的频度,每分钟在6次以上的,被称为频发性早搏,不足6次的为偶发性早搏。若早搏两两成双地出现,则称为二联律;若三个三个一组出现,则称为三联律。因此,可以诊断。
【医学伦理学】医患之间非技术关系不包括( )
A.道德关系
B.利益关系
C.合作关系
D.法律关系
E.文化关系
学员提问:答案E怎么解释?
答案与解析:文化关系:医患双方由于文化、信仰、宗教、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彼此都有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的问题,这对建立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