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法:
1. 视诊
2. 探诊
3. 温度刺激试验
4. X线检查
5. 透照
(二)标准:
1.浅龋:位于牙冠部时一般为釉质龋或早期釉质龋,发生于牙颈部时则是牙骨质龋和(或)牙本质龋,亦有一开始就是牙本质龋者医 学全,在线.搜集.整理www.lindalemus.com。位于牙冠的浅龋有可分为窝沟龋和平滑面龋,前者早前表现为龋损部位色泽变黑,黑色色素沉着区下方为龋白斑,呈白垩色改变,用探针检查。
时有粗糙感或能钩住探针尖端,后者早期一般呈白垩色点或斑,可逐渐变为黄褐色或褐色斑点,用探针或牙线配合X线片自己检查可能作出早期诊断。早期诊断疑为浅龋时刻定期追踪复查,或借助于其他诊断手段,如荧光显示法、显微放射法、氩离子激光照射法。最常用的常规诊断方法是作X线片检查。
鉴别:
①釉质钙化不全:表面光滑,白垩状损害可出现在牙面任何部位;
②釉质发育不全:探诊时损害局部硬而光滑,病变呈对称性;
③氟牙症(斑釉症)受损牙面呈白垩色至深褐色,患牙为对称性分布,地区流行情况。
2.中龋:龋病进展到牙本质。患者对酸甜饮食敏感,过冷过热饮食也能产生酸痛感觉,冷刺激尤为显著,但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龋洞中处有病变牙本质外还有食物残渣、细菌等。临床特征典型,诊断较易。
3.深龋:龋病进展到牙本质深层。可见很深的龋洞,易于探查到,位于邻面检查较难时应结合患者主观症状仔细检查。若洞口开放,则常有食物嵌入洞中,食物压迫使牙髓内部压力增加,产生疼痛,遇冷、热和化学刺激时,产生的疼痛较中龋时更加剧烈。根据患者主观症状、体征、结合X线片易于确诊。
鉴别:
①可复性牙髓炎
②慢性牙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