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办医减负的政策障碍十个试点城市不需要审批开设诊所。今明两年,北京、上海、沈阳等10个城市将开展临床病历管理试点,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改善民生。以下是相关通知内容。
国家政策进一步放开了社会医疗。
5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拓展社会办医空间,政府对社会办医区域总量和空间布局不作规划限制;允许在职或无薪医务人员报考医疗机构;提高审批效率,年底前,各地要建立社会办医跨部门联动审批机制。今明两年将在北京、上海、沈阳等10个城市开展门诊病历管理试点,进一步促进社会医疗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改善民生。
会议指出,社会办医可以通过划拨、协议转让、租赁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可按规定享受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在医院等级评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支持社会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合作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开展远程医疗协作,共享医学检查、影像等服务。支持社会医疗机构优先在三级公立医院开展康复护理服务。
之所以频频帮社会办医疗,和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有关,医疗资源的可及性还是有问题的。为了解决看病难的问题,社会办医有望成为有力的补充。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注册和实际运营的诊所近22万家,平均每个省份超过7000家。诊所平均从业人数为2.6人,其中医生1.4人,护士1.2人。内科、口腔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骨科、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业务占门诊业务的90%以上,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诊所的发展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如人力资源短缺、医疗服务能力低下、行业监管困难等。
“文件规定,中级以上,在医疗机构执业满五年,才能申请开办诊所。这个条件本身就具有挑战性。首先,大医院的医生没有动力出来办诊所。做个门诊,做个讲座,很正常。但是,一旦他们出来办诊所,多点执业,院长不仅不愿意,还承担风险。更何况大医院医生收入比较好,出来的动力不足。想出来办诊所的多是二级以下医院,诊所需求高的地方多是县级以下地区。但是这个条件对他们来说也是苛刻的,乡镇卫生院很多医生都有少量的医师资格证。”当地一家诊所的医生说。
据上述诊所医生介绍,目前诊所的医疗信息无法与乡镇医院、县医院对接,只有患者的信息存在自己的电脑里。但转院也存在问题,只能通过120系统转院,不能直接从门诊转到上级医院。
为进一步明确诊所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充分发挥诊所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拟开展试点工作
上述《指导意见》简化了诊所准入程序,取消了设置诊所的规划限制,将诊所由执业许可改为备案管理。修订诊所基本标准,从注重设备设施等硬件的考核,转向对医生资质和能力的考核。同时,鼓励在医疗机构执业满五年并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专职或兼职开设专科门诊。鼓励将诊所纳入医联体建设,支持诊所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对诊所的信息监管提出明确要求。同时要求门诊建立电子病历系统,规范医疗文书书写和管理,确保门诊医疗质量和安全。
相关阅读:
诊所改革试点地区中医诊所基本标准(2019年修订版)
口腔医学改革试点地区诊所基本标准(2019年修订)
关于印发《诊所改革试点地区中医诊所和中医(综合)诊所基本标准(2019年修订版)》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本市普通诊所审批备案管理的通知
五大部门关于印发促进诊所发展试点意见的通知
以上内容由边肖医学在线收集整理。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分享给你的朋友。想了解更多体检信息,复习资料,准备干货,请关注医学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