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耆简介
1952 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进修2年后调到卫生部北京医院内科工作,曾任中央首长保健医师。曾两次在德国心脏病中心工作2年多。曾任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大内科主任、北京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中德医学协会秘书长、德国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1993年离休。现任北京医院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卫生局全科医学工程办公室顾问、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顾问委员会主任,担任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国医师杂志、临床误诊误治杂志、中国全科医学、中国社区医师杂志、中国实验诊断杂志的编委和顾问。发表医学论文80余篇,医学科普作品200余篇,主编《老年常见病咨询》等五部著作。1985年获中央保健委员会奖状,1991 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证书。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3等奖。
前言
医生诊疗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两方面的积累:一是阅读文献,吸取他人的知识经验; 二是多看病人,从实践中充实自己。
通过实际工作,结合理论,联系病人具体情况进行临床思维,指导诊断治疗,最终可能产生正确的结果。当然,也难完全避免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及时汲取其中正确时的经验和产生错误时的教训,就能使自己逐渐成长起来。
老医生们在多年临床工作中经历了成千上万的病例,其中,有的由于存在某些特点或复杂性,因而留下深刻印象,终生不忘。
这些特别有意义的病例,长期保存在老医生们的头脑里。除了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偶然想到,作为一种事例或“掌故”,即兴讲给年轻医生听外,很少有机会在论文或教科书中正式出现。能够听到这些“病例故事”的人,多半感到很有启发,有“顿开茅塞”之感,但受众一般不多。实际上,随着时间消逝,大量有意义的病例最后难免被遗忘、湮没。
这些浸透着老医生们的心血,甚至以病人的健康为代价,贯穿着重要经验教训的病例,是临床医学的宝贵财富。这些财富,一方面是老医生们大量拥有的,另一方面又是年轻医生们迫切需要的,应该引起广泛重视,使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基于以上考虑,一些富有经验的医生,应该通过回忆和必要的查证,把这些病例撰写出来。要求内容详实、生动,并以该病例为基础进行讨论,提出应吸取的经验教训,使它比在教学查房时的即兴传授,内容更加系统和完整,可读性增强,并使更多的人通过阅读受到教益。
年轻医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自己的直接经验,当然非常重要,但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总是相对局限的。对工作在基层和社区的医生来说,亲自经历多种复杂病例的机会可能更少;获取直接经验,有时难免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我们相信,正如“火会烧伤人”那类教训不必每人亲自经历一样,有些病例,通过老师辈的讲述,也能起到深刻的警示作用。
希望这些材料,能有助于读者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增加见识,促进成材。
希望更多有经验的医生关注此事,继续提供这类资料,使其内容不断丰富。
[本站资源必须使用迅雷下载,网际快车(flashget)等其他下载工具均无法下载] [本站一般无下载不了的资源] |
常见问题: 资料为什么无法下载? 文件为什么打不开? 更多问题... |
下载地址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