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
三级
四级
服务
浙江|河南|广东|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山东|山西|湖南|安徽|江西|福建|黑龙江|湖北
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重庆|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辽宁|吉林|海南|内蒙古|全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营养师 > 复习资料 > 正文:2012公共营养师辅导: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2012年公共营养师考试辅导: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2-8-17 营养师考试论坛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肥胖与糖尿病、高脂蛋白血症、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缺血性心脑疾患、癌症、变形性关节炎、骨端软化症、月经异常、妊娠和分娩异常等诸多慢性复发性疾病的发生有明显有关系,如肥胖人群中的糖尿病发病率为70%~80%、高血压病为30%~5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正常体重者的2倍;20~30岁的肥胖妇女比正常体重妇女患胆囊疾病的危险性要高6倍,在60岁左右的肥胖妇女中几乎有1/3可能发生胆囊疾病;极度肥胖者的肺功能可能发生异常,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梗阻性睡眠呼吸暂停(打鼾)和肥胖性低通气量综合征,原因可能与咽部脂肪增多有关。此外,肥胖者的内分泌和代谢常较易发生异常。如男性的血浆睾酮浓度可能降低,妇女通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的规律性紊乱或月经异常的频率增加,且腹部脂肪增加也可预示妇女发生乳腺病的危险性增加等。

    还有研究表明,中等度肥胖(BMI≥27)的人群中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美国癌症学会提供的资料亦表明,男性和女性的BMI为22~25时死亡率最低;若BMI达到30的人群中的死亡率即明显增加,若BMI接近40时的死亡率达到最高峰。

肥胖的流行病学

    据调查,欧洲的中年人中肥胖率为15%~20%,且东欧有些国家的妇女中肥胖率高达40%~50%;美国人群中体重的超重率已超过33.3%,肥胖率为22%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而美籍非洲人和墨西哥人的妇女中肥胖率则高达40%;在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中以及波利尼亚人群中的肥胖率甚至达到80%。

    我国在1982年、1989年和199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城市青壮年中的超重率分别为9.7%、12.0%和14.9%,农村青壮年中的超重率分别为6.1%、7.5%和8.4%,且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我国的肥胖率若增加1%,就意味着在人群中增加1000万肥胖者。

    目前,肥胖人群的年龄已有渐趋年青化的态势。如中欧美等发达国家中的婴幼儿肥胖率已达16%,14岁左右的学生中为7%~10%;日本在1988年调查资料中显示,该国中小学生中的肥胖率约为8%~11%;芬兰报告该国6岁以下儿童的肥胖率为3%~10%。

    香港1995年的调查资料显示,当地3~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总肥胖发生率约为10.8%(其中,男性为11.28%,女性为8.93%)。我国于1986年对8城市中0~7岁儿童的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肥胖儿童检出率为0.91%,男性0.93%,女性0.90%;而1996年调查结果表明,男性为2.2%,女性为1.9%,较10年前分别增加了2.36倍和2.11倍。

    大量观察证实,许多成年人的肥胖都肇始于自己的童年。学龄前即肥胖的儿童在进入成人期后发生肥胖的危险度是非肥胖儿童的20~26倍;学龄期肥胖的儿童在进入成人期后发生肥胖的危险度是是非肥胖者的3.9~5.6倍。

肥胖发生的内因

    肥胖发生的内因是指肥胖发生的遗传生物学基础。遗传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现已证明人体的第15号染色体有缺陷,可导致一种罕见的畸形肥胖;二是遗传物质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肥胖。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后一种情况,并已发现有近20种基因突变与肥胖的发生有关。环境因素在肥胖发生、发展上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大多数情况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学者做过统计,肥胖大约有40%~70%由遗传因素决定,环境因素占30%~60%;还有学者认为遗传因素只占30%,而环境因素却占到了60%以上。因此在理解肥胖发生的原因上,不可忽视环境因素的作用。

肥胖发生的外因

(1)饮食因素:饮食诱导肥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胚胎期,由于孕妇能量摄入过剩,可能造成婴儿出生时体重偏重,或超重;出生后人工过量喂养,如过早断奶、早期添加固体食物、孩子进食速度快、进食量大、偏爱油腻和甜食、吃零食等,都可能是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成年人则以进食量过大、膳食配歺中甜食与脂肪量过大、进食规律紊乱等。

(2)社会因素:我国儿童肥胖率的递增速度恰巧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吻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显著提高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如交通发达、方便、快捷,电视普及等,但人们的活动量却明显减少。由于现代人坐着的时间明显比活动时间增多,且人们的许多社会性饮食活动已不再以获得营养为目的,以致其能量的摄入量往往大于支出量,剩余能量储积于体內从而引起肥胖。

(3)行为、心理因素: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能很容易地获得各种食物资源。为此,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尤其是儿童对食物的需求行为,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这种以主观心理需求为目的的饮食行为,常常背离了营养学的根本原则,以致其能量的摄入量往往大于支出量,而成为引起肥胖的原因之一。

    此外,也不能忽视肥胖儿童的心理障碍问题。如孩子在群体中受到排斥和嘲笑时,自卑感会增强,性格渐趋抑郁,久之即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为了排遣郁闷,常以进食为安慰,以致情况恶化。可见,肥胖可致心理、行为异常,而心理、行为的异常又使之更肥胖,两者互为因果,更难予以控制与纠正。

2012公共营养师考试复习资料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