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吉林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内科学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掌握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化、微生物学、
医学统计学中与普通内科专业有关的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普通内科专业(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常见传染病)的基础理论。
3、掌握临床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X线、超声、CT、MRI等)、内镜诊断学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
1、熟悉与内科有关的外科学、神经病学、妇产科学、
儿科学、肿瘤病学等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临床
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
流行病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
1、熟练掌握普通内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并能及时正确处理上述疾病引发的并发症。对本专业的一些少见病和涉及其他学科的一些疾病有一定了解,能对其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熟练掌握普通内科专业的急症、危重病(急性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脑卒中、器官功能衰竭、酮症
酸中毒、重症
肺炎、
肺栓塞、中毒性菌痢、
流行性出血热、
支气管哮喘、
气胸、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DIC等)的救治。
3、掌握普通内科一般疑难病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如:
发热原因待查、淋巴结/肝/脾肿大原因待查、颅内高压综合征、副癌综合征等。
4、熟练掌握普通内科各项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常用组织活检术及呼吸机、除颤器的使用等。
5、熟悉普通内科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操作技术,能熟练阅读与分析报告结果;如:心电图、胸部X线、CT、内镜检查、骨髓细胞分析及常用临床检验化验项目等。
6、对普通内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等知识均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能做到合理用药。
7、对普通内科发展与动态要有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三、学科新进展
1、熟悉普通内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如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传染病等的研究进展,特别是一些重大疾病(如:心血管病、
糖尿病、恶性肿瘤);如:一些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一些诊疗新技术;如:放射性核素检查技术的单光子发射断层心肌显像(SPECT)、核磁成像检查技术(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技术(CT)等临床检查技术在本专业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或治疗上的应用价值。
2、对相关学科近年来的进展有一定的了解。
3.对普通内科近5年来的新进展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附:普通内科专业病种
1、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
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
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症、各类肺炎、肺栓塞、支气管
肺癌、
肺脓肿、
肺结核、胸膜腔积液、气胸、
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矽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
2、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性
猝死与心肺复苏、
高血压病、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疾病、
心包疾病、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夹层、
多发性大动脉炎、心脏疾病的介入治疗等。
www.med126.com3、消化系统疾病
食管疾病、胃炎、
胃癌、
消化性溃疡、
肠结核、
结核性腹膜炎、炎症性肠病、
大肠癌、
肝硬化、原发性
肝癌、
肝性脑病、
消化道出血、肠癌、慢性
腹泻、功能性胃肠病、胰腺炎、急性中毒等。
4、泌尿系统疾病
肾小球肾炎、药物等引起的
肾小球疾病、
肾病综合征、
IgA肾病、
间质性肾炎、隐匿性肾炎、
尿路感染、肾小管酸中毒、肾动脉狭窄、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及肾移植的有关问题。
5、血液系统疾病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粒细胞减少和缺乏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增生性疾病、脾功能亢进、出血性疾病如DIC、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管性紫癜、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等、输血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等。
6、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
痛风、
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疾病;如:Cushing综合征、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等。甲状旁腺疾病、
下丘脑疾病、
垂体瘤、代谢综合征、
肥胖症、
低血糖症、血脂代谢异常、
骨质疏松症等等。
7、风湿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
韦格纳肉芽肿、系统性
红斑狼疮、系统性
血管炎、
干燥综合征、
多发性肌炎和
皮肌炎等。
8、传染病
病毒感染性疾病如
病毒性肝炎、乙型脑炎、
麻疹、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
单核细胞增多症、
艾滋病等;细菌感染性疾病如
伤寒、
细菌性痢疾、
败血症、
破伤风、流行性脑
脊髓膜炎等;螺旋体病如
钩端螺旋体病、
梅毒等;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如
阿米巴病、
疟疾、
血吸虫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