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第四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不足所致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一)病因
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当;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疾病或药物影响。
(二)临床表现:好发于3月~2岁小儿
1.初期:
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3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枕秃、Ⅹ线片检查多正常,或仅见临时钙化带稍模糊。血钙浓度正常或稍低,血磷浓度降低,钙磷乘积稍低(30~40),碱性磷酸酶增高或正常。
2.激期:除初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
骨骼改变
(1)头部:①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婴儿。②方颅:多见于8~9个月以上小儿③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④出牙延迟。
(2)胸廓:胸廓畸形多发于1岁左右小儿①肋骨串珠②肋膈沟(赫氏沟)③鸡胸或漏斗胸。
(3)四肢:①腕髁畸形:多见于6个月以上小儿,状似手镯或脚镯;②下肢畸形:1岁左右站立行走后小儿,“O”型腿或“X”型腿。
(4)脊柱后突或侧弯,骨盆畸形。
血生化及骨骼X线改变:血清钙稍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常低于30,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X线检查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骺软骨明显增宽,骨骺与骺端距离加大;骨质普遍稀疏,密度减低,可有骨干弯曲或骨折。
3.恢复期:患儿临床状减轻至消失。血清钙磷数天内恢复,碱性磷酸酶4~6周恢复,X线表现2~3周后恢复。
4.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小儿。遗留骨骼畸形。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血清25-(OH)D3(正常10~80μg/L)和1.25-(OH)2D3(正常0.03~0.06μg/L)水平在佝偻病初期就已明显降低,为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
(四)预防和治疗
1.预防:自出生2周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每日生理需要量为400~800ⅠU。
2.治疗:医.学全在线提供www.lindalemus.com
(1)一般治疗:
(2)维生素D制剂①口服法:每日给维生素D0.2~0.4万ⅠU,或1,25-(OH)2D3(罗钙全)0.5~2μg,2~4周后改为预防量。②突击疗法:肌注维生素D320~30万ⅠU,1个月后随访若明显好转,改预防量口服。
第五节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维生素D缺乏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表现为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多见于4个月~3岁的婴幼儿。
(一)临床表现:惊厥、手足搐搦、喉痉挛,无热惊厥最常见。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血清钙低于1.75~1.88mmol/L(7~7.5mg/dl),或离子钙低于1.0 mmol/L(4mg/dl)。
2.鉴别诊断:
①低血糖症:血糖低于2.2mmol/L。医.学全在线提供www.lindalemus.com
②低镁血症:血镁低于0.58mmol/L(1.4mg/dl)。
③婴儿痉挛症:突然发作,头及躯干前屈,手握拳,下肢弯曲至腹部,伴点头抽搐和意识障碍,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十秒,脑电图有高幅异常节律,多伴智力障碍;
④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血磷高>3.23 mmol/L(10mg/dl),血钙低<1.75mmol/L(7mg/dl),颅骨Ⅹ线可见基底节钙化灶。
(三)治疗
1.急救处理: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或地西泮迅速控制症状,对喉痉挛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2.钙剂治疗
3.维生素D治疗
2011年考试冲刺!医学高级职称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