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缩宫素针最为恰当的应用时机
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24h内的失血量超过500mL,产后出血是导致孕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0/0~3%,但是由于分娩时收集和测量失血量有一定的难度,加之医生的心理作用,往往失血量估计偏少,其实际的发生率可能远高于此。而剖宫产术中出血也是剖宫产最常见而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旨在通过缩宫素针在术中不同时机的应用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对比研究中探讨最为恰当的缩宫素针的应用时机。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5月至2011年11月在某院住院行剖宫产的产妇共1800例,其手术指征分别为癫痕子宫、巨大儿、前置胎盘、胎位不正、过期娃振、娃振期高血压病、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胎盘早剥等,选择600例因癫痕子宫而行择期剖宫产的孕妇作为研究组,将改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各组间孕周、胎儿大小等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均无凝血功能异常。
1.2研究方法
A组200例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针20u,B组200例于切开子宫下段吸净羊水静脉注射缩宫素针20u,C组200例于切开子宫下段吸净羊水娩出胎头后静脉注射缩宫素针20u,三组病例均与胎儿娩出后吸净羊水后开始计算出血量(容积法)。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l1.5软件录入和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胎盘剥离时间
A组为(2.1士1.6)min,B组为(1.7士1.2)min,C组为(1.6士1.1)min.
B组、C组与A组相比PO.05,无统计学意义。
2.3产妇一般情况
三组产妇术中均行无创心电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监测生命体征,脉搏均值:A组(85±8)次/分钟,B组(87士7)次1min,C组(84土9)次/min,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吸均值:A组(20士5)次1min,B组(20士的次1min,C组(18±3)次1min.。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压均值:A组100~130/60~90mmHg,B组100~126/60~90mr世尬,C组100~130/60~95mmHg.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三组间均未见水纳满留现象。
3.讨论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出血超过50伽止,然而,由于娃振期血容量增加,使产妇对出血的耐受性增加,分娩时失血500mL认为是正常生理量,使孕妇血指标回复到非孕状态,故有学者主张阴道分娩出血量达500mL,子宫产出血量达1000mL时定义为产后出血。但这一标准仍未达成一致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剖宫产术中出血在产后出血中地位,积极有效的防治剖宫产术中出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缩宫素针的主要药理作用是加强子宫收缩,口服极易被消化液破坏,因而口服缩宫素针无效,经鼻粘膜则很快吸收,但吸收不稳定,作用时效约20min,肌内注射起效慢,但持续时间较长约30~60min,静脉滴注立即起效,注射完毕持续作用时间约2min.一般为1~6min,经肝肾代谢,由肾脏排泄,尚未见子宫体注射起效时间及半衰期的报道。据临床观察子宫体注射可见注射部位子宫肌肉立即收缩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常规剖宫产术中缩宫素针的应用是胎儿娩出后宫体立即注射缩宫素,而程志厚等认为剖宫产术中缩宫素针直接子宫体注射易引起子宫肌层的局部收缩,有可能造成胎盘嵌顿,因而主张静脉应用缩宫素针。当然,亦有报道,剖宫产手术在胎儿娩出后,迅速将子宫搬出腹腔并快速按摩子宫10~2s,同样起到促进宫缩,从而造成胎盘的剥离。
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剖宫产术中出血较正常阴道分娩出血量增多,并且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阴道分娩,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直接原因是宫缩乏力及切口出血,因此,加强宫缩使胎盘尽可能快的与子宫发生剥离,对有效的控制术中出血,对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组实验结果显示在胎儿娩出前静脉注射缩宫素针,较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针对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因为快速静脉注射缩宫素针加强了宫缩,胎盘剥离时间缩短,子宫切口边缘伤口血窦被压迫,产后出血明显减少。三组资料显示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需要注意的是,C组缩宫素针的应用要求术者对胎儿的娩出要有十足的把握,腹壁及子宫切口要适中,以免胎头娩出困难时造成子宫切口的撕裂延长,反而增加术中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