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问诊的选题和设计;
临床询问意义重大。其宗旨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提高医学、教学、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建设发展,保障人民健康。近几十年来,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探索的丰硕成果,极大地推动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蓬勃发展,如耳显微外科、神经耳科、内窥镜鼻窦外科、颅底外科、鼻变态反应、喉癌功能性保留手术、口咽及下咽癌的手术治疗、大面积缺损的手术修复等。作为临床医生,在承担繁重临床工作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临床工作。
临床医生具有临床工作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完成临床问诊的科学论文应该不难,但出有分量、高质量的临床问诊文章就不容易了。除了思想上的重视,充分发挥现有的条件和潜力外,还需要掌握科学临床问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而提高临床问诊的质量,也就是要有临床流行病学的知识。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的交叉学科,形成了一套临床调查的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是临床研究设计、测量和评价,简称DME。也就是说,在设置好题目之后,需要有一个严密周到的设计,否则无法很好的控制影响因素,无法得到真实可靠的结果。
选题是临床问诊的第一步,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关系到问诊的有效性。选题的科研思路(构想)目的要明确,切实可行;要先进,就是要创新,是科研的核心和灵魂;而且科学可行。首先目的要明确,就是解决临床上的新问题。结合自己的知识、专业特长和经验,平时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提出急需解决的新问题,进一步查阅文献资料,掌握探究的最新动态,使探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建立在充分的理论基础上,期望通过努力完成任务。
内容广泛,包括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治疗还包括手术改进、药物选择、疗效评估、新技术的应用(如激光、微波、射频、ct、MRI等。),技术创新等。课题类型多样,包括调查询问、数据分析、前瞻性临床询问、实验观察询问和技术创新等。调查,如鼻咽癌的病因学、分泌性中耳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等。数据分析,包括病例分析、临床经验总结和病例报告。病例分析就是对已经确诊和治疗的病例进行分析。资料要详实完整,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但部分临床资料不全,检查项目不全,没有遵循统一的诊断依据和疗效判定标准(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制定了四种疾病的标准),组间比较差,肿瘤治疗缺乏完整的随访结果等。这些都影响结论的可信度。有些案例太少,结论没有说服力。一般情况下,案例分析不应少于50个案例。只有积累更多的案例,才能总结出内在的规律性。分析应该全面和现实。
临床经验总结,据统计,这类文章在中文连载杂志中约占论文的60%。总结出来的经验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见解,无论是疾病诊疗的一点点改进,疗效的提高,对疾病熟悉程度的加深,肯定还是否定,科研资料的新的积累和补充,都可以理解为符合创新精神,但程度不对等。一般来说,科学的发展是渐进的,遵循延续与发展相结合的模式。所以所谓的创新和重复要具体分析,有时看似重复,但却有重要的理论或实践意义,比如喉癌与吸烟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虽然有很多报道,但使研究更加深入,探索非吸烟因素的影响和被动吸烟的作用。值得学习的教训将是难忘的。经验总结必须建立在作者丰富的该领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使个人经验得到总结和升华。很难想象,很少有参与手术的患者,仅凭病历就能总结出多年来上百次的手术经验,他们只能听从别人的建议,甚至提出错误的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