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医学
单元 |
细目 |
要 点 |
一、绪论 |
1.危重病医学概述 |
(1)危重病医学和ICU 产生的必要性和背景 |
3.名称及基本概念 |
(1)危重病医学 | |
二、应激反应 |
1.病理生理 |
(1)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 |
2.代谢和脏器功能的变化 |
(1)代谢的变化 | |
3.应激的调控 |
(1)降低机体反应的措施 | |
三、围手术期水、电解质平衡失常的 |
1.麻醉手术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
|
2.围手术期水、电解质平衡失常的诊治 |
(1)围手术期体液量平衡失常的诊治 ① 体液容量的估计 ② 体液治疗的实施 | |
3.体液治疗的监测 |
(1)循环监测 | |
五、围手术期血液酸碱平衡失常的诊治 |
1. 血液酸碱分析的参数及临床意义 |
(1)pH ① 概念 ② 临床意义 |
2.酸碱平衡失常的诊断 |
(1)分类和命名 ① 分类 ② 命名 | |
3.酸碱平衡失常的治疗 |
||
六、血液气体分析 |
1.血气监测参数及临床意义 |
(1)氧分压(PO2)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
2.血气监测与呼吸生理 |
(1)外呼吸与血气分析 ① 肺通气功能与血气监测 ② 肺换气功能与血气监测 | |
七、呼吸功能监测 |
1.肺功能监测 |
(1)通气功能监测 ① 静态肺容量 ② 动态肺容量 ③ 小气道功能 ④ 死腔率 ⑤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⑥ 呼气末二氧化碳 |
2.呼吸运动监测 |
(1)一般性观察 | |
八、血流动力学监测 |
1.动脉压监测 |
(1)无创伤性测量法 ① 手动测压法 ② 自动测压法 |
2.中心静脉压监测 |
(1)适应证 | |
6.周围循环监测 |
(1)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 |
7.循环功能的判断 |
(1)低血容量的判断 | |
九、心电图监测 |
1.应用范围 |
|
2.监测方法 |
(1)心电图监测仪器 ① 心电图监测仪类型 ② 监测ECG 时注意事项 | |
3.临床意义 |
| |
十、脑功能监测 |
1.颅内压监测 |
(1)颅内压的测定方法 |
2.脑血流和脑代谢监测 |
(1)脑血流监测方法 | |
3.脑电监测 |
(1)脑电图 www.lindalemus.com | |
十一、体温监测 |
1.体温监测的方法 |
(1)测温方法 |
2.体温监测的临床意义 |
(1)体温升高 ① 分度 ② 原因 ③ 处理 | |
十二、出凝血监测 |
1.出凝血监测 |
(1)临床监测 |
2. 出凝血监测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
(1)出凝血功能的术前评估 ① 血小板评估 ② 凝血因子评估 (2)术中与术后出血的分析 | |
|
① DIC 的病因 ② DIC 的诊断标准 ③ DIC 的监测 ④ DIC 的防治 | |
十三、氧疗 |
1.氧气吸入疗法 |
(1)氧疗的适应证 |
2.高压氧治疗 |
(1)基本原理与治疗作用 | |
十四、机械通气 |
1.基本原理 |
(1)起动 |
2.通气方式 |
(1)常用通气方式 ① 机械控制通气和机械辅助通气 ② 间歇指令性通气和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 ③ 分钟指令性通气 ④ 压力支持通气 ⑤ 呼气末正压和持续气压正压 | |
3. 正压通气 |
常用正压通气的呼吸机参数调节 ① 通气量 ② 吸呼比 ③ 通气压力 ④ 吸入氧浓度 (2)正压通气对生理的影响 | |
4.适应证和常规呼吸管理 |
(1)适应证 | |
5.撤机 |
(1)停机指征 | |
6.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防治 |
(1)气管导管相关性并发症 | |
十五、心脏除颤、复律与起搏 |
1.心脏除颤 |
(1)心脏除颤原理及除颤器 |
2.心脏电复律 |
(1)适应证 | |
3.心脏起搏 |
( 1)起搏器的构造和分类 | |
十六、急性中毒 |
1.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 |
(1)病史 |
2.急救和治疗 |
(1)急救措施 | |
3.常见的急性中毒 |
更多住院医师规范化考试相关内容推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