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
1)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登革出血热的分型。
2)登革热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地区及流行季节);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减少,血清学检查及病毒性分离)的诊断价值。
3)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熟悉:
1)发病机制:两次病毒血症;促进性抗体的作用;血管通透性增加。
2)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通过传播媒介埃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易感性与免疫力;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
3)针对发热,出血及脑膜脑炎的对症治疗。
3.了解:
1)病原学:登革热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为4个血清型。
2)预防措施的重点:防蚊和灭蚊。
1.掌握:
1)临床表现:分为4期;极期的主要表现。
2)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浆液性脑脊液改变、血清学检查及病毒分类)。
3)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严格季节性(夏秋季),10岁以下儿童多见;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主要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血清学检查可助确诊。
4)治疗:重点是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3个主要危重症状的处理。
2.熟悉:
1)发病机制:病毒入侵部位、病毒血症。
2)流行病学特点: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
3)与中毒性菌痢、其他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及化脓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3.了解:
1)病原学:病毒的特点。
2)预后:并发症、后遗症和恢复期症状。
更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