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细菌感染
1.掌握:
1)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特点:病原菌侵入途径,病理变化过程,两次菌血症,肠道病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2)典型伤寒的4期临床表现及主要并发症。
3)确诊的依据:与其他以发热为特征的疾病的鉴别。
4)一般治疗:病原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带菌者的治疗)与并发症的治疗。
2.熟悉复发与复燃。
3.了解:
1)流行病学:传染源(慢性带菌者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传播途径及人群易感性
2)伤寒性杆菌的性状、抵抗力和抗原的特性。
3)副伤寒的临床表现。
1.掌握:
1)潜伏期表现:急、慢性菌痢的临床表现。
2)流行病学资料、主要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粪便性状及显微镜检查、细菌培养)。
3)细菌性痢疾各型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2.熟悉:
1)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食物、水等)及人群易感性(可重复感染)。
2)一般治疗:病原治疗(抗菌药物的选用,耐药菌株的情况;慢性菌痢;抗菌药物内服与药物保留灌肠疗法);休克型及脑型菌痢处理。
3.了解:
1)主要的预防措施。
2)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病原体的肠毒素与侵袭力的作用;乙状结肠和直肠的病理特征;中毒性菌痢的发病机制。
3)病原学:痢疾杆菌的性状、抵抗力、分类及其在流行病学上的变迁。
更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