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白细胞检查 |
1.概要 |
(1)粒细胞 |
(2)单核细胞 | ||
(3)淋巴细胞 | ||
2.白细胞计数 |
(1)检测原理 | |
(2)方法学评价 | ||
(3)质量控制 | ||
(4)参考值 | ||
(5)临床意义 | ||
(6)操作方法 | ||
3.白细胞分类计数 |
(1)检测原理 | |
(2)方法学评价 | ||
(3)质量控制 | ||
(4)参考值 | ||
(5)临床意义 | ||
4.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
(1)检测原理 | |
(2)方法学评价 | ||
(3)参考值 | ||
(4)临床意义 | ||
(5)操作方法 | ||
5.白细胞形态检查 |
(1)检测原理 | |
(2)方法学评价 | ||
(3)临床意义 | ||
四、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
1.概述 |
|
2.检测原理 |
(1)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 | |
(2)光散射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 | ||
3.检测参数 |
(1)检测参数 | |
(2)检测结果及表达形式 | ||
4.血细胞直方图 |
(1)白细胞直方图 | |
(2)红细胞直方图 | ||
(3)血小板直方图 | ||
5.方法学评价 医.学全在.线提供. |
(1)仪器性能的评价 | |
(2)干扰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因素 | ||
(3)血细胞分析仪的室间质评与室内质控 | ||
6.临床意义 |
(1)部分检测参数的临床意义 | |
(2)红细胞直方图在贫血中的应用 | ||
五、尿液检查 |
1.尿液生成和标本采集及处理 |
(1)尿液生成机制 |
(2)尿液检验目的 | ||
(3)尿液标本采集方法 | ||
(4)尿液标本处理、保存与质量控制 | ||
2.尿液理学检查 |
(1)尿量:质量控制、参考值、临床意义 | |
(2)尿颜色和透明度 | ||
(3)尿比密测定 | ||
(4)尿渗量测定 | ||
(5)尿气味:正常尿、病理性尿 | ||
3.尿有形成分检查 |
(1)检测方法、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 | |
(2)尿细胞检查 | ||
(3)尿管型检查:形成机制与临床意义 | ||
(4)尿结晶检查:生理性、病理性结晶 | ||
(5)尿沉渣定量检查 | ||
4.尿液化学检查 |
(1)尿液酸碱度测定 | |
(2)尿液蛋白质检查 | ||
(3)尿糖检查 | ||
(4)尿液酮体检查 | ||
(5)尿液胆红素检查 | ||
(6)尿液尿胆原和尿胆素检查 | ||
(7)尿血红蛋白检查 | ||
(8)尿液本周蛋白检查 | ||
(9)尿液微量清蛋白测定 | ||
(10)尿液蛋白电泳 | ||
(11)尿液肌红蛋白检查 | ||
(12)尿液β2-微球蛋白测定 | ||
(13)尿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 | ||
(14)尿液Tamm-Horsfall 蛋白测定 | ||
(15)尿乳糜液和脂肪检查 | ||
(16)其他化学物质检查:含铁血黄素等 | ||
5.尿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 |
(2)尿沉渣分析仪 | ||
(3)仪器性能评价 | ||
六、粪便检验 |
1.标本采集 医.学全在.线提供. |
(1)概述 |
(2)标本容器 | ||
(3)标本采集 | ||
2.理学检查 |
(1)量 | |
(2)外观 | ||
(3)寄生虫及结石 | ||
3.化学检验 |
(1)隐血试验 | |
(2)脂肪 | ||
(3)胆色素 | ||
4.显微镜检查 |
(1)操作方法 | |
(2)细胞 | ||
(3)食物残渣 | ||
(4)结晶 | ||
(5)病原生物 | ||
(6)粪便分析工作站 | ||
5.质量控制 |
(1)标本采集与运送 | |
(2)显微镜检验的质量控制 | ||
(3)隐血试验的质量控制 | ||
七、脑脊液检验 |
1.标本采集与处理 |
(1)脑脊液检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2)标本采集与处理 | ||
2.理学检查 |
(1)颜色 | |
(2)透明度 | ||
(3)凝固性 | ||
(4)比密 | ||
3.显微镜检查 |
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 |
4.化学与免疫学检查 |
(1)酸碱度 | |
(2)蛋白质 | ||
(3)葡萄糖 | ||
(4)氯化物 | ||
(5)酶学 | ||
(6)蛋白电泳 | ||
(7)免疫球蛋白 | ||
(8)其他检查 | ||
5.病原生物学检查 |
(1)细菌学检查 | |
(2)寄生虫检查 | ||
6.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 |
(1)质量控制 | |
(2)临床应用 |
相关推荐:2014年四川省住院医师理论考试大纲汇总
更多住院医师规范化考试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