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恶性淋巴瘤及其实验诊断 |
1.霍奇金病的实验诊断 |
(1)定义、分型 |
(2)血象、骨髓象特征 | ||
2.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实验诊断 |
(1)B细胞肿瘤 | |
(2)T细胞和NK细胞肿瘤 | ||
十八、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实验室诊断 |
1.树突细胞肿瘤 |
|
2.肥大细胞增生症 |
| |
十九、其它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 |
1.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实验诊断 |
(1)概念 |
(2)血象、骨髓象特征 | ||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实验诊断 |
(1)概念 | |
(2)血象、骨髓象特征 | ||
3.类白血病反应的实验诊断 医.学全在.线提供. |
(1)概念 | |
(2)血象、骨髓象特征 | ||
(3)细胞化学染色特征 | ||
(4)与慢粒白血病的鉴别 | ||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诊断 |
(1)概念 | |
(2)血象与骨髓象特点 | ||
(3)细胞化学检查 | ||
二十、类脂质沉积病及其实验诊断 |
1. 戈谢病诊断 |
|
2. 尼曼-匹克病诊断 |
| |
二十一、血栓与止血的基本理论 |
1.血管壁止血功能 |
(1)血管壁的结构与调控 |
(2)血管壁止血功能 | ||
2.血小板止血功能 |
(1)血小板结构及特点 | |
(2)血小板生化组成、代谢 | ||
(3)血小板止血功能 | ||
3.血液凝血机制 |
(1)凝血因子种类、特性 | |
(2)凝血机制(内源凝血途径、外源凝血途径) | ||
4.抗血液凝固系统 |
抗凝物的种类及抗凝机制 | |
5.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
(1)纤溶系统组成及特性 | |
(2)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 ||
6.血液流变学 |
(1)血液流动性和粘滞性特性 | |
(2)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 | ||
7.血栓形成 |
(1)血栓类型 | |
(2)血栓形成机制 | ||
二十二、血栓与止血检验基本方法 |
1.筛查试验 |
(1)一期止血缺陷筛查试验 |
(2)二期止血缺陷筛查试验 | ||
2.血管壁检验 |
(1)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抗原检测和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检测 | |
(2)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检测 | ||
(3)血栓调节蛋白检测 | ||
3.血小板检验 |
(1)血小板生存时间 | |
(2)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检测 | ||
(3)血小板聚集试验 | ||
(4)血小板释放产物测定 | ||
(5)血浆血栓烷B2测定 | ||
(6)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 | ||
(7)血块收缩试验 | ||
4.凝血因子检验 |
(1)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 | |
(2)凝血因子含量与活性测定 | ||
(3)血浆因子ⅹⅢ定型试验 | ||
(4)血浆因子ⅹⅢ亚基抗原检测 | ||
5.生理抗凝蛋白检验 |
(1)抗凝血酶Ⅲ测定 | |
(2)蛋白C测定 | ||
(3)蛋白S测定 | ||
(4)活化蛋白C抵抗试验 | ||
6.病理性抗凝物质检验 |
(1)狼疮抗凝物测定 | |
(2)血浆因子Ⅷ抑制物检测 | ||
(3)血浆游离肝素时间(甲苯胺蓝纠正试验) | ||
7.纤溶活性检验 医.学全在.线提供. |
(1)血浆纤溶酶原测定 | |
(2)血浆纤溶酶原活化剂测定 | ||
(3)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测定 | ||
(4)血浆α2纤溶酶抑制物测定 | ||
(5)D-二聚体检测 | ||
(6)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 ||
(7)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 ||
8.血液流变学检验 |
(1)全血黏度检测 | |
(2)血浆黏度检测 | ||
(3)红细胞变形性检测 |
相关推荐:2014年四川省住院医师理论考试大纲汇总
更多住院医师规范化考试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