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课程统考
中医内科学考试指南
(2015年版)
一、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 《中医内科学》(田德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题型:1、单选题(60分)
2、多选题(10分)
3、是非题(10分)
4、材料题(20分)
三、例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请选择1个答案,每小题1分,共60分)
喘证痰浊阻肺型的最佳治疗方案是:【__________】
A、苏子降气汤 B、定喘汤 C、涤痰汤
D、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E、温胆汤
(二)多选题(每小题请选择2个或2个以上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瘀血腹痛的特点是【__________】
A、 腹部刺痛 B、 痛无休止 C、 痛处不移
D、 痛喜揉按 E、 入夜尤甚
(三)、是非题(共10题,每题1分)
感冒的病程一般为3-7天【__________】。
A、正确 B、错误
(四)材料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胡某,男性,46岁。因“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2年余,复发3天。”于2011年1月5日入院。
患者2年前因饮食不慎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服用中药后症状消失。以后常因饮食不慎、疲劳等原因导致症状复发,以饥饿、夜间疼痛为主,自服“雷尼替丁”“四方胃片”等胃药可缓解,一直没有系统诊治。3天前饮酒后上腹部疼痛再次发作,以餐前和夜间9点以后疼痛明显,进食后疼痛减轻,无放射痛,伴嗳气、泛酸、纳差,大便每日2次,质烂,色黄,无恶心呕吐、发热、头痛等症状 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www.lindalemus.com。
BP110/80mmHg HR80次/分 R20次/分 T36.8℃
神清,营养良好,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疸、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心肺(-),腹平软,剑突下偏右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莫非氏征(-),麦氏点无压痛,腹水征(-),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弦细。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单选题(每小题请选择1个答案)
(1)该病人中医诊断为【__________】。
A、胃痛 B、腹痛 C、泻泄 D、胁痛 E、呃逆
多选题(每小题请选择2个或2个以上答案)
(2)西医诊断可初步考虑为【__________】。
A、急性胰腺炎 B、胃溃疡 C、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E、急性阑尾炎 F、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G、慢性浅表性胃炎
四、复习指南
(一)总论
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进行复习。
(二)各论
1.下列常见内科病证的概念、源流、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及研究进展。(重点掌握)
感冒、咳嗽、肺痈、肺胀、哮病、喘证、痰饮、血证,心悸、心痛、不寐、郁病、癫狂、痫病、痴呆、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疾、便秘、腹痛、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郁病、水肿、淋证、癃闭、腰痛、消渴、痹病、痿病、内伤发热、虚劳、厥证。
2.下列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一般掌握)
肺痨、汗证、噎膈、呃逆、痉证、瘿病、疟疾、遗精、关格、颤震、癌症。
3.下列病证的比较鉴别
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 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www.lindalemus.com。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3)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
(4)肺痈与肺痿
(5)痰饮、支饮、悬饮、溢饮。
(6)肺痈与肺痨。
(7)哮病与喘证。
(8)实喘与虚喘。
(9)肺胀与咳嗽、喘证、痰饮。
(10)肺胀与心悸、水肿。
(11)肺痨与虚劳。
(12)溢饮与风水
(13)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
(14)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
(15)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16)厥心痛与真心痛。
(17)真心痛与胃痛、胁痛、悬饮。
(18)惊悸与怔忡。
(19)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
(20)癫、狂、痫证。
(21)中风、厥证、痫病、痉证。
(22)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
(23)刚痉与柔痉。
(24)暑厥、食厥、痰厥。
(25)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
(26)诸腹痛的部位、性质、特点。
(27)引起昏迷的常见病证。
(28)以下列方药为主方治疗的病证:龙胆泻肝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归脾汤、金匮肾气丸、失笑散、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等。
(29)噎膈、反胃、梅核气、呕吐。
(30)呃逆与干呕、嗳气。
(31)泄泻与痢疾 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www.lindalemus.com。
(32)干霍乱与腹痛。
(33)腹痛与疝气、肠痈。
(34)胃痛与真心痛。
(35)阴黄、阳黄、急黄、瘟黄。
(36)积证与聚证。
(37)鼓胀与水肿。
(38)阳水与阴水。
4.下列病证的转化联系
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后,由于失治误治,往往转化成另外病证,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病证之间的转化过程、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1)感冒与咳嗽。
(2)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
(3)肺痈、肺痨、咳嗽、喘证、哮证与肺痿。
(4)哮证与喘证。
(5)咳嗽与喘证。
(6)咳嗽、喘证、痰饮与肺胀。
(7)肺胀与心悸、水肿。
(8)心痛与心悸。
(9)心悸与不寐。
(10)泄泻与痢疾。
(11)活人败毒散与葛根芩连汤治疗痢疾。
(12)痢疾的预后与转归。
(13)呕吐与反胃。
(14)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在病理上的联系与转化关系。
(15)鼓胀常见合并症的诊治。
(16)淋证与癃闭。
(17)淋证、癃闭与水肿。
(18)消渴与中风、胸痹。
(19)消渴常见合并症的诊治。
(20)头痛与眩晕。
(21)头痛、眩晕与中风。
(22)下列病证的调护特点:胸痹、郁证、水肿、中风、癃闭、消渴、虚劳、痹证、胃痛、泄泻、痢疾及呕吐等。
(23)湿、水、饮、痰相互转化在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发展的意义。
(24)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25)肺痨与虚劳。
(26)痿证与痹证。
5.历代著名医家和医著
中医内科学是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医学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历代医家、医著的学术思想,医学流派对内科学的理论与临床都有一定作用和意义。掌握并运用有关学说、医论旨在更好地了解历史沿革,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医疗水平。
(1)历代医家在内科学发展中的主要成就。
(2)《医学心悟》论咳嗽病理。
(3)《医学正传》论哮与喘。
(4)《证治汇补》论肺胀 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www.lindalemus.com。
(5)《景岳全书》论血证病理。
(6)《血证论》论治血四法。
(7)《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论治吐血三要法。
(8)《医学正传》论九种心痛证治。
(9)《四明心法》论吐酸病理。
(10)《医宗必读》论治泻九法。
(11)《景岳全书》论痰与饮、泄与痢的异同。
(12)刘河间论痢疾治法。
(13)《金匮要略》论胸痹。
(14)《医宗必读》关于积聚分期论治。
(15)《内经》、《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关于眩晕的论述。
(16)《内经》张仲景、朱丹溪、王履、张景岳、王清任等论中风病因病理。
(17)《外科正宗》论瘿病 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www.lindalemus.com。
(18)《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医宗必读》论水肿。
(19)《内经》论痹病。
(20)《内经》论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