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睑板腺囊肿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睑板腺囊肿

  
疾病名称(英文) cyst of tarsi gland
拚音 JIANBANXIANNANGZHONG
别名 蚕粒肿,中医:胞生痰核,胞睑肿核,病,目疣,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眼附属器官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睑板腺囊肿,为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及分泌物储留而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本病病程缓慢,无急性炎症的表现,可单发、也可多发。上睑较多见,常于囊肿较大时始被注意。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可能由于慢性结膜炎或睑缘炎而致睑板腺分泌物阻滞所引起,也可能与新陈代谢、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旺盛或因维生素A缺乏造成腺体上皮组织过度角化,从而使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有关。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病属胞睑疾病,胞睑内应脾胃,故本病的形成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凡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上阻胞睑脉络;或恣食炙搏厚味,痰热内生,阻滞胞络,致气血与痰热混结于睑内;或睑内针眼日久不溃,硬结不消,气血痰湿凝聚而发为本病。若素体脾虚、水湿不化,聚湿成痰,可致本病反复发作。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本病辨证有虚实之分。病初,肿核小,无压痛,属痰湿壅阻胞络;若皮肤微红或睑内红赤明显者,属痰热混结;痰核久患,突然红赤化脓,则属复感风热毒邪。痰核多发或此消彼生者,多属虚中夹实证。
本病以胞睑内有硬核为特征,应注意与针眼鉴别。针眼发于睑弦,发病急,局部红肿热痛,硬核与皮肤粘连,压痛明显,溃破后脓出即愈。而本病则发于眼胞皮里,发病缓慢,病程长,局部皮肤如常,硬结与皮肤不粘连,光滑且推之可移,无压痛。另外,本病若生于老年人,发展较快或术后很快复发,迅速增长,应注意与眼睑瘤区别。
1.痰湿阻结
证候:胞睑内生硬结,皮色如常,按之不痛,与皮肤不粘连。硬结大者,胞睑隆起,自觉重坠,
翻转睑内面,相应部位呈灰蓝色或青灰色。舌淡苔薄白,脉缓。
辨析:①辨证:以胞睑内面生硬结,皮色不变,舌淡脉缓为辨证要点。②病机:痰湿阻滞胞睑脉络,致使气血不行,痰瘀阻于睑内,气血混结,故渐起硬结;舌淡脉缓亦为痰湿内蕴之征。
2.痰热阻结
证候:胞睑可触及核状硬结,皮色微红,重者红肿,睑内面红赤或相应部位呈紫红色,甚者硬结自睑内面溃破。全身可有口干不欲饮,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辨析:①辨证:以胞睑生硬结,睑内红赤,或相应部位紫红,舌红脉滑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痰郁日久化热,痰热互结阻滞胞络,火重于痰,或复受外邪,故睑内硬结,局部紫红,皮色微红或红肿;舌红脉滑数为痰热之征。
3.脾气虚
证候:胞睑硬结,日久不消或此消彼长,反复出现。全身可有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脉弱。
辨析:①辨证:以硬结日久不消或反复出现,舌淡脉弱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聚而成痰,阻于胞络,故硬结反复出现;舌淡脉弱为气虚血弱之征。
西医诊断标准 本病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
1.慢性炎症扩展,偶然在眼睑皮下可触及粒至黄豆大小结节,无触痛,正对囊肿处之结膜面呈紫红色或灰白色。
2.囊肿可向结膜面自然溃破,排出胶样内容物,形成肉芽组织,而有异物感。
3.病理证实为巨细胞的肉芽肿性炎症。
凡具备第1~3项即可诊断此病。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自觉无疼痛不适或仅有沉重感。病程进展缓慢。眼睑皮肤下可触及坚硬肿块,边界清,无红肿压痛,与表面皮肤无粘连气对应部睑结膜面充血呈局限性暗紫色或灰蓝色斑。小的囊肿可自行吸收消退或逐渐增大,有的囊肿自睑结膜面破溃排出胶样内容物,于睑结膜面引起肉芽组织增生,呈蘑菇状,刺激结膜。少数可自睑皮肤面穿破。睑板腺囊肿有时可继发感染,形成内睑腺炎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睑板腺癌:患者年龄多为老年人,女性多见,不似囊肿可发于任何年龄。外观上看呈分叶状,色多灰红。常穿破结膜,呈灰白色菜花样团块,表面可形成溃疡,易出血。对可疑患者在霰粒肿手术时应将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以确诊。
2.眼睑结核:初发时呈极小结节,类似睑板腺囊肿。结节逐渐演变为浅性轮廓不清的疼痛性溃疡,呈颗粒状,并常有脓液覆盖。病理组织有干样坏死,是与睑板腺囊肿的主要区别。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硬块或红肿、疼痛均消失,创口愈合。
2.显效:硬块明显减小,或红肿、疼痛均消失,但留有明显瘢痕。
3.好转:硬块减小,或红肿、疼痛减轻。
4.无效:硬块未减小或继续增大,脓肿自行破溃,迁延日久,愈合后瘢痕较大或肉芽组织生长。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1.早期尤其小儿患者可在局部用1%白降汞或2%黄降汞眼膏涂抹,每日3~4次,并按摩热敷,部分囊肿常可吸收消退。
2.对部分霰粒肿可用地塞米松或强的松龙注入囊腔内,可缩小肿块,促进吸收。
3·手术治疗:较大的囊肿可行睑板腺囊肿摘除术。
中医治疗 本病多实证,或为痰热,或为痰湿,纵有虚证,亦多虚实夹杂。故治当以化痰散结立法。视其不同证情,分别合用清热、燥湿、益气等法。同时,可在局部配合应用有关外治法,以提高疗效。
(一)辨证选方
1.痰湿阻结
治法:化痰散结。
方药:化坚二陈丸(《医宗金鉴》)加减。法半夏10g,黄连6g,甘草3g,茯苓10g,陈皮6g,归尾10g,赤芍10g。日久不消去甘草,加昆布海藻;术后复发加防风红花;咽喉发堵者加苏梗厚朴;胃纳欠佳,加青皮莱菔子、槟榔
2.痰热阻结
治法:清热化痰散结。
方药:清胃汤((审视瑶函》)加减。山栀仁12g,枳壳9g,苏子9g,煅石膏12g,炒黄连6g,陈皮12g,连翘99,归尾10g,荆芥穗9g,黄芩10g,防风6g,生甘草3g。若红肿较盛,加银花蒲公英白芷、赤芍、生地
3.脾气虚弱
治法:益气化痰散结。
方药: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加减。党参12g,白术15g,茯苓12g,陈皮15g,半夏12g,黄芪20g,当归12g,生三片,大枣数枚。(二)其他疗法
1.初起局部按摩或湿热敷,促进消散。
2.外涂疗法:下列方药适用于本病各型初期。
(1)化痰膏:生半夏9g,生南星9g。共研细未,用醋调涂。
(2)唐氏眼膏:药物、天花粉、天南星、生地、公英各等量,冰片少许,液体石蜡。制法:将生地、天南星焙干,与花粉、公英共研细未,加入冰片,用醋调成膏,加入少量石蜡油,装瓶封口,置阴凉处待用。用时外敷患处,勿令入口。
(3)生南星磨醋,加冰片少许,调匀涂患处。
(4)清火眼丸或紫金锭用水调匀,外涂患处皮肤。
(5)生南星和醋磨浓汁,时时搽之,浅者数日即消,深者多搽数日,微微用指甲(局部消毒)挤出白粉即愈。
中药 1.二陈丸:每服6g,每日2次。本方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于痰热互结轻证。
2.平胃丸:每服6g,每日2次。本方燥湿和胃,理气化痰,用于本病痰湿阻结型。
3.内消瘰疬丸:每服6~9g,每日2次。本方软坚散结,消瘰化痰清热。适用于痰热互结证。
4.六君子丸:每服9g,每日2次。本方健脾理气化痰,用于本病脾气虚弱证。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病为睑板腺口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的一种脂肪性肉芽肿炎证。在治疗上要根据病情的轻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初期,局部热敷,以促进肿块消散,并用生南星磨醋调涂患处外,同时用化坚二陈汤加减内服。无效时考虑手术切除。老年人肿块迅速增大者,应将切除物送病检,排除肿瘤。霰粒肿红肿赤痛,甚则化脓者,为混合感染,应先按麦粒肿处理,炎证消退后,再按霰粒肿治疗。对反复发作的病例,可用六君子汤配合化痰散结之品,共奏健脾祛痰之功。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审视瑶函》谓脾生肿核证云:“此证乃脾外皮内,生颗如豆,坚而不痛。火重于痰者,其色红紫、乃痰因火滞而结。”扼要阐述了本病的临床特征和病因、病位。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